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军在实兑地区惨遭失败,英国方面借此反对按计划实施“安纳吉姆”作战行动。罗斯福也赞同英国的意见。至此,反攻缅甸计划再次遭受挫折而被搁置一边。
(三)“三叉戴会议”与“茶碟计划”
1943年5月12日至23日,罗斯福、丘吉尔以及英、美高级军事幕僚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代号为“三叉就会议”。这次会议还邀请了中印缅战区指挥官韦维尔、史迪威、陈纳德列席,中国代表宋子文也应邀出席,这是首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盟国战略会议。欧洲战场的战略作战计划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会议还对“安纳吉姆”计划进行了讨论。中国坚持实施以收复全缅甸为目标的“安纳吉姆”计划。但英国则持反对态度。
在远东问题上,丘吉尔一如既往,心里考虑的是政治目的,“英国人并不希望看到中国在战争结束时取得日本曾经拥有的那种强大的地位。如果中国居于强大的地位,英国的旗帜就不能长期在香港上空飘扬。”'〔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30页。'
因此,英国方面强烈地反对实施缅甸战役。英国主张绕过缅甸,进攻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最终收复新加坡。美国军事首脑尤其是马歇尔和金,力主实施缅甸战役。
美国的参谋长们警告英国轻视支援中国抗日的努力:“‘安纳吉姆’行动计划应予实施并贯彻到成功结束。如果因英国反对而使这个计划无法执行,那么美国就要扩大和加强太平洋的行动以支援中国。”'〔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6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61页。'
基于英国方面的态度,罗斯福和美国的高级军事幕僚们一起研究了反攻缅甸计划,认为:反攻缅甸之案如付取消,亚洲战局将见严重;而全力攻缅,供应欧洲之物资,又将不给,两全之法,惟有缩小缅战范围,先从北缅开始,如果得手,则太平洋战略既可配合,滇缅路交通亦可打通。
蒋介石在得知英、美对反攻缅甸问题的态度后,立即电示宋子文:“反攻缅甸计划,必须照卡港会议及重庆会议完全实施,倘仅占取缅北至曼德勒为止,不特无补中国战场,且徒牺牲兵士,中国决不再蹈去岁覆辙,望以坚决反对之意,通知英美当局。”'梁敬■:《史迪威事件》,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128页。'
宋子文在5月17日的美英联合参谋团会议上力促履行“安纳吉姆”行动计划,吁请同盟国实践诺言。但是,宋子文的陈辞,仍未能改变英、美方面的决心。5月20日,美国参谋团在英国参谋团的影响下制订出第220号“击败日本方案”,方案着重于中国军队从印度与云南出击,打通滇缅公路,也就是只收复缅甸北部。很少使用英国海军作战。
宋子文据理力争,丘吉尔仍坚持说,反攻缅甸只有计划,并无决议;如果英国军官曾作保证,也是越权。他还宣称:“目前考虑进军缅甸是非常愚蠢的”。'〔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66页。'
经宋子文晋谒罗斯福进一步阐述中国方面的意见后,在美国的压力和推动下,丘吉尔接受了实施有限的缅甸战役的计划,同意把“1943年雨季结束时在缅甸北部发动的战役作为打通滇缅公路的基本措施”,并同意“在印度继续进行行政准备,以最终发动相当于‘安纳吉姆,行动计划的规模的海外作战”。'〔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67页。'
5月25日,罗斯福将已经会同丘吉尔核定的反攻缅甸方案交宋子文转呈蒋介石,其要点如下:
一、尽先集中可用物资于阿萨姆、缅甸区域内,以建立(及加强)通达中国之地面设备,期干秋初达到每月1万吨之运量,同时扩大阿萨姆航空设备,以加紧在缅对日空战,增强驻华空军补给物资。
二、陆空有力攻势之作战,将于1943年雨季结束后开始,中美军队,由阿萨姆经利多、英帕尔进攻缅甸。中国军队,同时由云南进攻,作为打通滇缅路之一重要步骤。
三、以海陆军攻击缅甸海岸。
四、阻遏日本在缅海上交通。
五、采取有效手段,以获取孟加拉湾之制海权。
上述方案没有对“仰光登陆、南北缅水陆两路同时夹击”作出部署。这就在实际上缩小了“安纳吉姆”计划的作战目标和范围。这个缩小了的反攻缅甸计划被称为“茶碟”计划。“茶碟”计划大大削弱了英国在反攻缅甸战役中承担的义务,进一步加重了中国的负担,使反攻缅甸的作战任务主要由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担任,英军只担任助攻。作战目标主要是收复缅北和打通由利多经胡康河谷、密支那、八莫连接滇缅路的中印公路;同时扩大并加强中印空运。为了使蒋介石同意不包括仰光的缅甸作战,罗斯福提议授予蒋介石和何应钦荣誉军团勋章,以此作为对他们的抚慰。7月12日,蒋介石表示同意参加“茶碟”作战计划行动,并以书面形式答复罗斯福。但他仍希望美国派遣强大的地面部队从印度一侧参战,期待英国的陆海力量能够控制盂加拉湾,并取得缅甸沿岸的控制权。
(四)魁北克会议和缅甸作战方案
1943年夏,为研究盟军的战略,英、美两国首脑和军事当局再次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召开会议。收复缅甸的作战计划,再次被列入议程进行商讨。会上,英国仍坚持其在“三叉戟会议”上已被否决的绕过缅甸、夺取新加坡的作战计划。英国认为中国并非战时必不可少的伙伴,中国战后的强盛,也许就是大英帝国远东厄运的开始。同时,英国也不再相信印度军队愿为英帝国打仗。在此情况下,英国不愿作出重大努力,仅仅为支援中国而冒险在缅北的荒山中作战。
美国则认为,要迫使日本投降,必须攻人日本本土,而欲攻日本本土,则必须利用中国基地与人力,这就必须打通中国国际通路,充实中国军备。如果中国不能在大陆牵制住日军,日军必然出扰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美国必将无暇顾及欧洲战场。因此,反攻缅甸之役,并非只是关系亚洲一隅,且关系欧洲与太平洋全局。
最后,英、美在共同的政治利益下,统一了欧洲作战战略计划,同时就攻日战略达成一致,作出两项决定:一是打败德国12个月内必须击败日本;二是美国向中太平洋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作战。在反攻缅甸作战问题上,英、美两国也达成妥协,决定反攻缅甸之日期,定在1944年2月中旬,以夺取密支那、实兑与兰里岛为目标,至于南缅水陆夹击的两栖攻击行动,须视北缅的战事进展及准备程度而定。成立东南亚战区统帅部指挥之,以蒙巴顿为统帅,以史迪威为副统帅。
10月2日,蒙巴顿、萨默维尔等经印飞渝,向蒋介石转呈罗斯福、丘吉尔致蒋介石密函及会议决议案。10月19日,蒋介石召集何应钦、商震、刘斐、林蔚与蒙巴顿、史迪威、萨默维尔开会,决定:
(一)攻击日期于1944年1月15日开始;
(二)中国驻印军在到达甘马因以前,可由英国将领指挥,并以蒙巴顿为反攻缅甸的总指挥。
同时蒋介石还指出:
(1)对于敌人军力之估计不宜过低。
(2)利多方面之华军,须有预备队之配备。
(3)孟加拉湾必须有绝对优势之海空军,实行水陆夹击。
(4)中印空运无论何时总应维持每月1万吨之运量。
蒙巴顿称大批英国海军增援舰艇不久可到。萨默维尔表示维持每月1万吨空运量大概没有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对收复缅北作战,中、美、英均持积极态度,且都有具体准备,三方都愿密切合作,并达成了相应的协议。但是,对南缅水陆夹攻之实施,英方尚在游移之中。
(五)开罗会议对反攻缅甸作战计划的定夺
1943年11月23日至27日,在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以及三国高级军事幕僚参加的开罗会议上,关于对日作战方面首先讨论了蒙巴顿提出的北缅作战“锦标保持人”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提出的反攻缅甸的作战方案为:
(1)阿拉千方面:英印第15军,预定1月15日进至孟都及布迪当之线,视情况进攻实兑。
(2)英帕尔方面:英印第4军预定1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