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攻。同时,中共中央还电令东江纵队向粤北发展。
    10月,八路军第359旅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挑选4200人组成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通称南下支队),辖4个大队。南下支队由第359旅旅长王震任司令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长王首道任政治委员。第359旅除南下支队外,留下的部队由副旅长苏进等领导,继续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屯田任务,并准备作为南征第二梯队,待机南下。中央派往鄂豫边区工作的干部900余人,编为两个大队,第1大队由贺炳炎、廖汉生带队,第2大队由文建武、张治台带队,随同南下支队南下。
    南下支队经过充分动员准备后,于11月9日从延安出发,经绥德螅蜊峪一带东渡黄河,过同蒲铁路。侦察南渡黄河地点时,幸运地发现垣曲以东15公里处的马蹄牢黄河渡口已结为厚两尺宽1公里的冰桥,12月27日南下支队人马辎重顺利地通过冰桥跨过黄河。尔后越陇海铁路进入八路军豫西部队新开辟的地区。又沿熊耳山、伏牛山山麓南下,在新四军第5师河南挺进兵团接应下,通过平汉铁路,于1945年1月27日进抵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第5师领导机关会师,随行干部大队安全抵达鄂豫边区。
    南下支队在大悟山地区休整17天后,1945年2月14日继续南下。为保证南下支队安全渡过长江天险,新四军第5师派熟悉长江沿岸情况的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体学率领所属第40、第41团配合南下支队,一起挺进湘鄂赣边。2月19日至23日晨,南下支队和第40、第41团从黄冈以东分批渡过长江,26日在大冶以南的大田贩击退尾追的日军独立混成第84旅,歼敌100余人。这次战斗的胜利,给鄂南人民以极大鼓舞。随后南下支队向湘赣边前进。
    南下支队南下期间,华南、西南正面战场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日军打通了湘桂铁路,占领了桂林、柳州、南宁,至1945年1月26日打通了粤汉线,湘南、粤北也成为敌后。鉴于华南战局发生的上述变化,中共中央对南下支队究竟在何处创立根据地有了新的考虑,并多次征询南下支队的意见。当南下支队尚在长江以北大悟山新四军第5师处休整时,1945年2月11日,毛泽东致电王震、王首道:“原定9旅以湘、资间之衡宝地区为中心似须再加考虑,此事待你们进到株、醴地区时再行决定”。'9旅即第359旅,湘、资指湘江、资水、株、醴指株洲,醴陵。'
    3月26日,南下支队进占湖南乎江县城。在乎江,南下支队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由4个大队扩编为6个支队。同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先在湘鄂赣边建立立脚点,而后再继续南进。3月31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你们在湘北工作一时期,建立联系南北之中间根据地,然后再南进”,并再次指出:“但要注意策略勿主动进攻顽军,待其来攻然后打击之,站在自卫立场上。”4月15日,南下支队撤离平江,返抵鄂南通山、崇阳地区,再次与留在鄂南的张体学批挥的第40、第41团会合。5月,成立了湘鄂赣边区临时党委、行政公署和军区。王震任军区司令员,王首道任边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张体学任军区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军区副政治委员,聂洪钩任行署主任。
    6月18日,由第359旅第2梯队和警备第1旅一部组成的八路军游击第2、第3支队,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张启龙、文年生率领下,由延安出发,兼程南下。湘鄂赣军区准备等这两个支队到达后一同南进。
    湖南抗日救国军自过江后滞留湘鄂赣边区的几个月时间里,正是欧洲战场发生大变化的时期。5月8日,法西斯德国投降,预示着日本法西斯也行将崩溃。6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湘鄂赣边区党委和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指出:“现在距日寇崩溃只应估计尚有一年半,时间很迫促”。并明确指示,放弃在湘中建立根据地的计划,湖南抗日救国军主力及张启龙、文年生率领的后续部队均应取道敌占区向南(取道敌顽接合部走之字路),直至湘粤边界,与广东部队连接,创立五岭根据地。
    湘鄂赣边区党委和军区遵照上述指示,决定留两个支队配合新四军第5师部队坚持湘鄂赣边区抗日斗争,主力南下湘粤边。
    7月7日,主力部队3000人由大幕山出发,经10日行程进抵平江西南的桃花山,留湘阴、长沙、岳阳、平江地区一部,其余部队于7月24日夜至25日拂晓,由长沙北面的铜官、下洞子湾之线西渡湘江,27日进抵宁乡县所属的新田湾。在这里,收到毛泽东7月22日发来的一份电报,毛泽东指示:
    “你们的唯一任务是争取目前一刻千金的时间,在粤北湘甫创立五岭根据地,并与广东我军连成一片”。并询问估计多少时间可到五岭山脉。30日,部队到达湘潭西南25公里处的上桥,王震、王首道当天向毛泽东作了报告,称:若由湘潭、衡山间东渡湘江,沿粤汉路南下,两星期可到湘粤赣边。8月4日,毛泽东指示将这一报告转发广东及张启龙、文年生,并指示:“请广东区党委速筹划向北江、小北江发展,'小北江指广东怀集、连县、连山、阳山地区。' 迎接二王。请文、张部争取迅速南下。”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东江纵队即派遣1000余人由罗浮山地区兼程北上,以接应八路军南下。
    8月6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从湘潭与衡山之间的龙船港东渡湘江,沿粤汉铁路东侧南下。28日,部队到达粤北南雄县西北的百顺地区,因受国民党大军围攻,难以立足,同时判断东江纵队将被迫不能北上。鉴于日本投降,时局迅速变化,原定任务难以完成,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于9月7日奉令北返。9月27日在鄂城地区北渡长江。
    10月上旬,在礼山(今大悟县)地区与新四军第5师再次会师,10月中旬奉命恢复第359旅番号,归第5师指挥。
    张启龙、文年生指挥的八路军游击第2、第3支队,进到河南新安地区时,正值日本投降,旋即奉命转赴东北。
    南下支队向湘粤边进军,历时近一年,转战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7省,克服了严寒酷暑和山河险阻,到达了目的地,由于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虽未能实现创建五岭根据地的战略企图,但是,南下支队勇敢地挺进敌后,推动了所经地区的人民抗日斗争,对巩固和发展中原解放区起了积极作用。
    三、南下苏浙皖边
    日军在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同时,为了确保京沪杭三角地带,防止美军在浙江东部沿海登陆,谋求沿海海上交通和舰艇基地的安全,1944年8月至10月实施浙东作战。8月22日,日军第13集团军以第70师从武义附近进攻中国第3战区,占领丽水,9月9日占领温州。9月27日,又以独立混成第62旅,在海军协同下,在福州沿海登陆,10月4日占领福州。
    这时,美国有在中国东南沿海实施登陆作战的设想,并希望将来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时能得到中共的配合。1944年8月21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代政治委员饶漱石、参谋长赖传珠:新四军第5师地区美军已派人去,我们已允许其设无线电网并向其供给情报,还答应允许他们派人来新四军军部井在上海及沿江沿海设无线电网,其目的不但目前便利美军轰炸日军,而且准备将来登陆作战取得配合。
    9月27日,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我军为了准备反攻,造成配合盟军条件,对苏浙皖地区工作应有新发展的部署,特别是浙江工作应视为主要发展方向”,为此,中央建议除浙东游击纵队、苏南部队积极发展外,派叶飞(新四军第1师副师长)、朱克靖等率两个主力团,并由华中局抽调苏南、浙江籍一批干部,随同南渡长江,汇合江南第16旅共同担任南进浙江的任务;中央还建议恢复新四军第6师师部。
    10月9日,华中局表示“我们完全拥护中央关于发展苏浙皖与浙江的方针。”并根据熟悉浙江情况的第1师师长粟裕的请求,决定由他率领苏中第一批主力部队,执行南进任务,24日中央回电同意。
    为了配合美军登陆,并准备夺取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大城市,11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致电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请他们考虑下列步骤:成立苏浙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苏南及全浙,将来必要时设立中央分局领导之,准备再从第1~第4各师共调5~6个团南进;准备抽调大批干部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