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签订了协议:在太平洋及远东方面的军事行动将继续进行,以保持对日本的压力,一旦德国战败,便立即对日本发动全面攻势。会后,由于盟军在补充兵力、协调具体作战计划和其他后勤准备工作方面占用了大量时间。相当一段时间内,太平洋战场一度处于相对的沉寂状态。
    1943年5月12日至25日,美、英两国首脑再度聚会华盛顿,协调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战略,根据北非、苏德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局,确定美、英新的战略和军事行动计划。首脑会议决定:1943年7月1日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5月1日实行“霸王”,计划,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后来回忆说:华盛顿会议最后确定:
    “1、同俄国和其他盟国合作,尽早促成欧洲轴心国家的无条件投降。
    2、与此同时,与太平洋的其他有关国家合作,维持并扩大对日本施加不懈的压力,以便继续削弱日本的军事力量,达到可以迫使日本投降的地步。……
    3、在欧洲轴心国家失败时,与其他太平洋国家合作,如果可能的话,并与俄国合作,充分发挥美国和英国的力量,尽早促成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伦敦1971年英文版,第722页。'
    华盛顿会议结束时,英国正式接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备忘录所阐述的太平洋战场作战方案:
    “(1)由潜水艇封锁日本向东印度群岛输送石油的航线;
    (2)一旦得到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基地就立即实行对日本的持续轰炸;
    (3)进攻日本本上。”'〔英〕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下册,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并协议,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进行太平洋的进攻战。'〔美〕波特、尼米兹合著:《大海战》,1960年新泽西英文版,第278页。' 但是,待到战役实施时,由于英国没有从地中海战场抽调兵力,主要是由美军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军队的协助下,发动有限的攻势作战。战役的主要目的是夺取和保持作战主动权,进一步消耗日军兵力,夺取战略阵地,准备以后的全面反攻。
    日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败北后,名噪一时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又被美国空军击毙。太平洋上的制空权、制海权开始落入美军手中。
    日军大本营估计到:总的战争形势,轴心国已处于不利地位,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反攻正在加紧准备,日本与同盟国家之间战争实力的差距正日益悬殊。日本决心采取“确保并稳定要域”的防御战略,以岛屿基地群为支柱,由陆军进行独立持久的防御作战,确保海军能集中兵力,在有利的要地实施决战。
    1943年5月中旬起,盟军先后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方面对日军展开反攻和进攻。掌握了制空权的盟军,攻势凌厉,并逐步改逐岛作战为越岛作战,避开日军坚固设防的岛屿,大胆地向后方日军防守薄弱的岛屿发起进攻,从而使前方岛屿失去作用。这种避实击虚的战术,很快使盟军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日军由于失去了制空权,兵力分散,防不胜防,处处被动,加上兵力运输、粮弹补充都十分困难,屡战屡败,伤亡极大,许多残兵败将被迫逃往岛内密林里困死于饥饿中。8月初,日军不得不撤出阿留申群岛的全部陆海军;至11月初,曾经企图坚守的新乔治亚群岛、所罗门群岛和新凡内亚的东南部,也相继被盟军攻克。至此,日军在北太平洋的防卫线被迫撤至于岛群岛:西南太平洋上的主阵地被彻底摧垮,俾斯麦群岛防线的主要堡垒腊包尔完全处于盟军海空控制之下;中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特鲁克群岛也失去屏障,从而,使盟军打开了向菲律宾进军的通路。在这些战役战斗中,日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仅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战役中,日军就“损失了13万生命和70艘、21万吨舰艇,同时参加战斗的飞机8000架也被全歼了。”'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7页。'
    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有限的攻势作战,基本上达到了战役的主要目的。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几个重要方向开始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日军大本营里昔日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被抑制了,野心勃勃的军国主义者也开始产生隐优。
    (三)美、英联军在北非——地中海战场的进攻
    1943年4月20日,美、英联军集结20个师和4个旅的兵力,开始对被驱至北非突尼斯北部境内的德、意侵略军发动猛攻,经几度廖战,盟军终于突破德、意军防线,于5月7日攻占突尼斯市和比塞大港。13日,退至波尼半岛的德、意军队2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残存于北非的德、意侵略军全部被肃清。
    盟军全面占领北非后,地中海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意大利本上已完全暴露在盟军的袭击之下;英、美军队夺取了地中海的制海权,盟军可将北非作为空军基地和陆军集结地,对侵入南欧的德、意侵略军发动进攻。盟军利用这一有利形势,于7月10日发起对西西里岛的进攻战役。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位于亚平宁半岛和北非之间,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望,是意大利南部的重要屏障。岛上驻有意大利军队9个师、德国军队2个师,共25。5万人。意军由于在北非的惨败,士气十分低落,恐战、厌战情绪日益严重。战役由盟军第15集团军群负责实施。该集团军群辖英军第8集团军和美军第7集团军,共13个师,总兵力47。8万人,作战飞机4000余架、战斗舰艇3200艘,战役发起后,防守海岸的意军迅速瓦解。此后,盟军连续向北推进,于8月18日占领西西里全岛。此役,德、意军共损失16。7万人,其中德军3。7万人。近10万名德军和意军经墨西拿海峡撤至意大利本土南部。
    德国和意大利侵略军在北非、地中海和西西里岛的连续惨败,孕育着日、德,意轴心的解体。
    二、意大利投降,日、德、意轴心解体
    (一)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危机和墨索里尼的下台
    意大利侵略军在欧洲战场和北非、地中海战场屡战屡败,军力消耗很大,加深了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危机。1943年,意大利全国工农业生产普遍下降,国债累累,通货膨胀,国家预算赤字猛增,入不敷出,与1939年同期相比,工业生产下降35%,农业生产下降20%,国债从1460亿里拉增加到4050亿里拉,货币发行额从280亿里拉增加到790亿里拉,预算赤字从120亿里拉上升到870亿里拉,国家总收入只敷总支出的36%,全国物价飞涨,食品匮乏,黑市猖撅,民不聊生。广大工人为了争取民主,改善生活,不断举行示威和罢工。1943年夏天,罢工浪潮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都灵迅速蔓延到意大利各个城市。农民、商人也纷纷支持罢工。意大利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抵抗运动也日益发展。工人们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而且还表示要和平,要自由,提出要打倒墨索里尼的口号。
    意军虽与德军联合作战,但备受德军歧视。德军傲慢粗暴,任意侮辱意军官兵,战场上最危险的任务经常分配给意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22万入死伤过半,仅剩8万余人。德军还在意大利境内横征暴敛,为所欲为。意军上下,怨声载道。意大利军队士气极度低落,反战情绪日益增长,已无法再继续进行这场战争了。
    意大利统治集团决定抛弃墨索里尼,以摆脱这场危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国王埃曼努尔与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商量解决的办法。意大利法西斯党内一些元老也研究把他们的领袖赶下台的方案。1943年7月17日,盟国空军轰炸了罗马等城市,这就加速了墨索里尼下台的进程。7月24日,意大利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举行会议,该党元老迪诺·格兰迪提出一项提案,要求恢复君主立完制度,把军队指挥权交还国王。经过激烈讨论,25日凌晨,通过了该项提案。25日下午5时,墨索里尼被召进王宫,国王宣布解除他的一切职务。不久,他被隔离软禁。国王任命前总参谋长巴多里奥组织新政府。
    至此,墨索里尼在意大利21年的独裁统治宣告结束。
    (二)意大利投降,投入同盟国一方
    巴多里奥掌权后,立即宣布解散法西斯党,全国实行戒严。虽说战争尚未停止,但巴多里奥的密使已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与盟国代表就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