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等等。
(3)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哲学的作用,善于运用科学的力量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例如,在透析科学技术的本质,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把握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解决科技发明和创新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等等方面,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哲学论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更需要科学论证,而哲学论证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从科学假设到科学理论的形成,从科学理论的形成到新技术的产生,从科学技术的付诸实践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成果的获得,既需要反复的实验、实践,也需要不断的科学论证和哲学论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如何评价科技应用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怎样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反地,它愈益显示出科学技术越发展,越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易命制选择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
1.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主流
(1)科学主义思潮以实证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它们推崇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只属于价值世界,是以体验为特征的纯主观世界。
(2)人本主义以存在主义为代表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根源而予以批判。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
(1)阶级属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西方哲学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存在和发展。
(2)理论实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贯穿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3)社会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现代西方哲学除了直接服务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之外,更多的远离社会现实,脱离社会发展。
(4)发展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派别林立,形态多变,更替频繁,是短暂性和多变性的哲学。
3. 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
(1)有助于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
(2)有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反两方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力求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易命制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它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哲学”;同时它又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
3.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伟大飞跃。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它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为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思想原则,而且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方案的有效实施,都是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回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揭示了执政党先进性的实质和内容,提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成为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旗帜。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新时期治党的根本点,赋予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任务以新的内涵,指明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途径,科学回答了“进入新世纪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课题,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