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
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
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心。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
有定者不应思:令我见如实、知如真。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
如真。
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不应思:令我厌。但法自然,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
得厌。
有厌者不应思:令我无欲。但法自然,有厌者便得无欲。
有无欲不应思:令我解脱。但法自然,有无欲便得解脱一切淫(贪)、怒
、疑。(中·四三)(伤歌逻经)
※这是从持戒↓不悔↓欢悦↓喜↓止↓觉乐↓定心↓知如真↓厌↓无欲,最
后解脱贪、镇、疑的过程,是戒、定、慧,修学次第的更进一步细分了。
过程中,强调「但法自然」;也就是强调「因果相应;水到渠成」的作用
:但依著正确的方法去做,就能随顺法的特性,自自然然,毫不勉强地,
一步步自我提升了。
98。若以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
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者,则以有余称说无余。
若离此法世尊施设无余涅盘者,则凡夫亦当般涅盘,以凡夫亦离此法故。
但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
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
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
也。
昔拘萨罗王波斯匿,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彼作是念:以何方便,令
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
其中间布置七车。从舍卫国出,乘初车至第二车,舍初车,乘第二车至第
三车,乘第三、四、五、六车,舍第六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
。(中·九)(七车经)
※中阿含七车经的譬喻,常被用来作为佛法修学,必要有一定次第的诠释。
然而,经中也表现著另一层讯息:那就是解脱修学的完整性──从舍卫国
,必要走完每一寸距离,才能到达婆鸡帝城。
修行也是这样的,需要点点滴滴地去完成,是水到渠成;聚沙成塔的整体
性功夫。经中说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
、道迹断智净,简要地来说,就是戒、定、慧、解脱了。
解脱(无余涅盘),是对①戒净、②心净、③见净、④疑盖净、⑤道非道
知见净、⑥道迹知见净、⑦道迹断智净等内容的完成而说的,缺了这七个
内容的任何一个,就无法完成解脱了。
99。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杂·四六三)
※注意力的集中(止),有助于进行深刻的观察(观);敏锐的观察力,能
尽早地察觉到游散的思绪,而迅速地予以导正,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增上。
100。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盘。(杂·三四六)
※什么是法住智?《瑜伽师地论》归纳成「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
杂阿含经会编》中册第六十五页,印顺法师编);杨郁文先生注解为「知
晓一切世间因果道理」(《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第二册第六十五
页注一);印顺法师解释为「缘起被称为法性、法住」(《空之探究》第
一五一页,《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十四及二十八页)。而涅盘智,则是
契入涅盘的体验。
「先知法住,后知涅盘」,是早期佛教僧团中,对修行次第的一贯主张。
而后来的龙树菩萨,提出「不由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的主张,正是这
种精神的重现。
缘起的世间,有著千差万别。修行者,并不是在要求自己忽略这个千差万
别,而是在清除内心,因为这个千差万别,所引起的贪、镇、疑。
另外,从经中故事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佛陀时代,也有不会初禅
以上禅定技巧的阿罗汉解脱圣者。
十一、无常
无常,是这个世间,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现象。这是佛陀,经过精确的观
察,所发掘的真理,也是整个佛教理则的根本立足点。
为什么会是无常的呢?进一步观察,原来,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
的条件支持著,所以,只要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起了变化,那么,这
个存在就得跟著被改变,这就是佛陀所说的「缘起法」理则了。
更因为任何一个存在,都受限于所支持的因缘条件,连所支持的因缘条件
(也是一种存在),也还得受限于其所支持的因缘条件,所以,就不会有
一个能单独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在指挥、控制著什么,这就是佛陀
所说的「无我」了。
从观察无常,而获得苦、空、非我的结论,是《阿含经》的一贯立场与修
行方法。观察到无常,可以破除永恒、主宰的主张(无我)。体认到没有
办法永远地拥有什么(无我所),贪爱,也就不会再那么有意思了。
这是从无常的体认著手,来导正理智上的错误──我见无明,以及情感上
的错误──贪爱。
101。阿难: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
苦,此有何义?
世尊: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以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杂·四七三)
102。色、痛(受)、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
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增·三一七)
103。当观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非我。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己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一)
※对不喜欢无常,而意图拥有永恒的一般人来说,无常,在根本性质上,就
等于是苦了,哪怕是也有苦、乐、不苦不乐的觉受夹杂。所以,佛陀从一
切皆苦谈起,给一般人一个反省,以及如实观察的课题,其实是无关于所
谓悲观与乐观的。
一般人,对于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所精确组合的生命现象
,无法洞悉其间各种因缘条件的来龙去脉,以及高度的相互依存性,所以
,总要相信其中会有一个指挥控制的核心。而这个核心,是不受改变,永
远存在的,这才是真正的「我」。其实,这还是没有离开追求永恒、圆满
的意图。这样的意图,在无常的事实,以及苦的感受下,必然是要被推翻
,而失去立足点的。
是无常,是因缘条件的关系,所以没有独立性、永恒性、主宰性。没有真
正是我能拥有的,或被拥有的,这就是空的含义了。能够作这样的观察,
就称为「正观」。能「正观」的人,就会产生厌离。厌离什么呢?是厌离
于欲贪(喜贪)啊!因为能体认到,并没有什么能永远地被拥有,更没有
能贪的真我,欲贪的主、客观舞台都瓦解了,就是解脱圣者的境界了。
104。于无常、变易、不安隐色、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作如
是想而不见真实。
色、受、想、行、识为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不见是我、异我
、相在。当知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
外、若唣、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不是我、不异我、不
相在,是名如实知。
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己作,自知不受后有。(杂·三O)
※意图在属于无常、变易、不安稳特性的五蕴中,去找出一个真正的「我」
,来和另一个五蕴的真正的「我」比个高下(我胜、我等、我劣),这只
不过是一个离开事实的想像罢了。佛陀所教导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