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暑天勿遗大便于干地。
△好生之士,己虽不伤物命,然身没之后,不能必子孙之必从。故年高向善者,宜预立遗嘱一通,戒其断杀行慈,永绝荤祭。
言语部
禽兽临刑片刻,哀号最属堪怜。霜刀沸水在其前,一语无由置辩。想是宿生在世,口中不发嘉言。君今目击此奇冤,启齿须存方便。
△好生者,侍食于主,勿言某味食之有益,某味食之无益,使其主营心于口腹。
△戒杀之人,不应言某处河渠宜浚,某处淫祠宜修,某处神明宜献,某处官府宜交,某处田园宜改,广开种种杀业。
△明理之士,勿言某人好生,应长寿而反夭亡;某人好杀,应夭亡而反长寿;某人茹荤,而色力康强;某人茹蔬,而形容憔悴。
△父母眷属疾病,宜延名医疗治,兼劝以专心念佛,勿创问卜求神之议。
△遇病患之人,宜以正理谕之,勿言某家因祷而生,某家不祷而死。
△疗治诸般杂症,有害于生灵者,勿传其方。栽花种树之法,亦宜然。
△伤生为业之人,纵家道颇丰,但当劝其改业,不应称其营生之善。
△见人放生,宜赞叹以成其美,切勿发阻挠之言,退其善念。
△亲友前,勿言我嗜某物。
△烹饪之节,其职司之膳宰,不应言某物当若何调剂,某物当若何调剂。
△见闻富家盛馔,勿出欣羡之语。
△途中见水陆异类,但当发救济之心,勿量其轻重美恶、价值贵贱。
△好生者,不应向人言某处河中有鱼,某物林中有鸟,某处市中有某物。
△高楼废庙之上,见有雀巢生卵,宜方便庇护,勿向儿童言。草木上有蝉、蝶、蜻蜓等物,亦如之。
△遇蜈蚣、蜥蜴、蜂虿、蚖蛇等物,不当向人言在某处。遇恶蚁者,勿言聚蚁之所。
△毒鱼毒鼠之药,其法慎不可告人,见之即须灭其迹。谤佛之书,尤甚。
△好生之士,不应劝人畜养鸡、鸭、羊、豕、鹰、猫、猎犬等伤生之物。
劝戒部
蘧耻独为君子,舜思善与人同。发心度世贵含宏,在在期于感动。若藉一身一口,徒然舌敝耳聋。迭相化导易为功,可与言时休纵。
△好生者,居近君之位,宜以仁慈之理,启沃君心,劝君修文偃武,薄赋轻徭。更诏天下各府州县,皆建放生之所,勒石题铭,永垂不朽。
△亲友赴任,宜劝其方按临时,即禁屠戮犬牛。若其地有长河大泽,可为放生池者,劝民勒石,以垂永远。
△血食神庙,祷祀者所毕集。宜将生死有命之理,鬼神堕落之原,杀业终偿之故,或引佛言,或述因果,勒一碑文于此。
△城门庙寺,及众人属目之所,皆当以戒杀因果粘出。
△亲友诞期,宜乘间劝之放生,且使永为定例。
△求子求名之士,所求既切,宜以戒杀劝之。
△远适他所,至亲友家,不妨先致戒杀文一首。
△人穷反本,理势固然。故有病之人,宜极口劝其戒杀。
△至星卜之家,宜劝其勿判人祷祀。
△遇造伤害物命之器者,宜劝其改业。
神咒部
密语流传东夏,堪称乳酪醍醐。阿伽妙剂疗沉疴,烦恼林中甘露。加持一言半偈,犹能拔济三途。赀财不费救生多,慎勿忘于跬步。
△早起,未举足时,先诵“行步不伤虫蚁咒”七遍,然后投足于地,则无误伤之患。咒曰: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误伤时,愿汝即时生净土。唵地利日(音支)利娑婆诃。
△好生者,称宝胜如来名号,书“护生陀罗尼”,沉于河井,诸虫皆生善趣。咒曰: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
△种播五谷,须以谷子一升,加持神咒二十一遍,杂种子中种之,自然不被虫食,无螽蝗之患。咒曰:多掷咃,娑罗跋题,那虵婆题。
△好生者,志欲持斋,势所不能,食肉时,宜先默持神咒三遍。咒曰:多绖咃,阿捺摩阿捺摩,阿视婆多阿视婆多,那舍那舍,陀呵陀呵,婆弗婆弗,柯慓多弭,莎呵。
△见人网鱼捕鸟,屠割异类,当发大慈心,默念佛菩萨名号,或持“大悲”、“往生”、“准提”神咒,最有利益。咒繁不录。
强恕部
一指投于沸汤,遍体皆如刀割。从来杀报难逃脱,万劫纷纷酬答。片念杀机微动,勇猛回头止遏。力行善事如饥渴,渐与仁慈符合。
△好生者,欲断杀业,先静念异类众生,当子母相聚之时,彼此依依不舍,与人类子母恩情难割之状,初无少异。如是一想,则慈心发矣。
△静观异类众生,饮食不继,处处求食,困苦万状。当念吾等或遇饥荒,初无少异。如是一想,则慈心发矣。
△静观异类众生,当被执之时,或惊走,或哀鸣,甚至登屋逾垣,投隙遁野。与吾人类忽遭王难,恐怖惊惶,初无少异。如是一想,则慈心发矣。
△静观异类众生,当临刑之际,或五脏已刳,而双眸犹视,或咽喉初断,而两足犹伸。与吾人类遇病将死,现各种绝命之态,初无少异。如是一想,则慈心发矣。
△静观异类众生,当宰割之后,杀一羊,则众羊落胆,捕一鸟,则群鸟惊飞。与吾人类当劫掠屠城之际,或见父母血肉淋漓,或见妻孥节节支解,初无少异。如是一想,则慈心发矣。
忏悔部
堪骇娑婆浊世,凡夫颠倒昏迷。恶缘日炽善缘微,愁杀眼光落地。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忏无期。怨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
△好生者,遇兵戈扰攘之日,见尸骸遍野。当念此是屠戮罪报所致,我等宿世今生,必造此业,将来亦当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遇饥馑之世,人类相食。当念此是暴殄天物、饥饿众生所致,我等既犯此业,将来亦当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见人遇火焚水溺、骨肉分离。当念此是填穴覆巢、水漂汤燖所致,我等将来,或亦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见年少妇女,忽遭产难,子母夭亡。当念此是破卵伤胎所致,吾等宿业因缘,或当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见病者万苦缠身,脓血被体。当念此是鞭挞众生所致,吾等业报忽来,他年或当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见重囚身陷牢狱,经年枷锁。当念此是笼系众生所致,吾等若曾犯此,报至定当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见人遇虎啖蛇伤、悬梁服鸩。当念此是刀杖毒药、枉害众生所致,我等他日,保不尔尔。念已,即行忏悔。
发心部
杳杳十方国土,无非性量包涵。众生未度我之愆,手握乾坤八面。要与人天大众,多生多劫周旋。发心二字广无边,佛佛于中显现。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处于母胎,受大苦恼,母被杀时,子亦随毙。当作宿生眷属想,发广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皆莲华化生,不受胞胎种种苦楚。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戴角披毛,背负天日。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皆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威德巍巍,光照无边国土。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幽闭牢笼,不得自由。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有大威力,飞行自在,遍游十方,而无所畏。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坐卧粪秽,甘之如饴,糟糠水草而外,余无所食。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皆以禅悦为食,诸天妙膳,随意充满,自然生于七宝楼阁之内,万福庄严,不可具说。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相食相诛,常怀恐怖。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各各和悦,各各爱敬,乃至梦中不生嫌隙。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负重奔驰,偿他宿债。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多生重罪,尽得消除,债主怨家,同于眷属。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有声无语,就死之际,但能哀鸣,不能控告。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皆得智慧辩才,善能分别世出世间之道。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在锋刃之下,此也啼唤哀哀,彼也血声咯咯。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凡受刀兵之苦者,尽行度脱,得无量寿,耳中不闻生死之名。
△发心菩萨,见诸异类,子母抛离,雄雌分散。当发大誓愿:愿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众生,母子处处团圆,夫妇人人偕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