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不断塑改体型和习惯。 

       狗的野生祖先是狼,由于它具有易驯养、灵敏、快速等特点,往往是人 

  类狩猎中的好帮手,所以狗最早被驯化。根据现有的资料,北美依达科的贾 

  瓜尔洞中发现,年代为10000年以上的家养狗,英国的斯达、卡尔中石器遗 

                                                           ② 

  址,年代为距今9500年左右也发现了家狗的骨骼 。西亚最早的狗是在卡约 

  努发现,年代为9000年以前,中国磁山,裴李岗遗址中也有狗的骨骸,年代 

  在8000年以前。 

       羊是较温顺的动物,饲料简单,也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已有 

  的资料表明在西亚、萨威、克米,沙尼达遗址中出土了最早的家羊骨骼,年 

                                                                                       ① 

  代在11000年以前,西亚,耶利哥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9000年的山羊遗骸 。 

  中国8000年前裴李岗遗址,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也出现了许多羊的骨骼。 

       猪是在约9000年以前被人类驯化的家畜,卡约努遗址中出土了最早家养 

                                                                   ② 

  猪的骨胳,耶莫遗址中出土了8500年以前的家养猪骨骸 ,希腊最早的新石 

  器遗址中,如阿尔吉萨、尼亚、尼科米底西和克诺萨斯等也发现了家猪的骨 

  骸。中国磁山,裴李岗遗址(8000年以前)和河姆渡遗址(7000年以前)发 

  现了大量的家猪骨骸,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陶猪。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是平行发展,后来在一些靠近草原牧场的地方, 

  人们发现畜牧业比农业更有利,便以畜牧业为主,又由定居生活转向不定的 

  游牧生活,畜牧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社会上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和以 



① 参见杨建华《两河流域史前时代》,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年。 

② 参见海格斯等《家畜和农业的起源》,剑桥1972 年版。 

① 参见杨建华《两河流域史前时代》,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版。 

② 参见同上书。 


… Page 27…

畜牧业为主的两大群体,这便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 

工。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可靠的衣食之源,使人们过上 

了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在此基础上,随着农业和畜牧业技术的发展,人们 

生产出日益丰富的产品,提供出一定的剩余劳动产品,这就为人类进入文明 

社会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 Page 28…

                              3。原始手工业 



      (1)陶器制作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对泥土的粘性,可塑性有所认识,知道泥土加 

水调和后可以捏塑成各种形状,人类还可能发现粘土泥坯经过日晒与火烧而 

变硬,从中受到启发,这些都是陶器发明的先决条件。随着农业的出现,人 

们过上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对煮熟和储存食物的用具有强烈的要求,陶器便 

应运而生了。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区普遍使用了陶器。 

     早期制陶主要采用手制和模制的方法,手制就是直接用于捏成形,或用 

泥条盘筑法,泥条分段衔法和泥片贴塑等方法对陶坯加工成形。然后再经火 

烧。模型是用编织容器或葫芦等作为模具,把粘土涂在容器上,经火烧后而 

成器。早期的陶器胎壁厚薄不匀,且粗糙,火候也较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 

西亚的穆赖拜特遗址中发现了5件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手制陶器,这些陶 

器制作粗糙,未烧透,气孔犹存。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距约1万年前 

的陶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陶器制作技术在不断地提高,距今7000—6000 

年前,在欧洲流行线纹陶文化,其陶器虽仍为手制,但器型和图案都已固定 

化,器型为半球形的圜底钵和葫芦形的长颈瓶,陶器上一般都饰有回旋纹, 

曲折纹、平行纹等线形刻纹。中国距今约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流行红陶和 

彩陶,如著名的人面鱼纹陶盆、鹿纹陶盆,反映出这时期陶器制作已具备了 

相当高的水平。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就是普遍运用 

陶轮制陶。陶轮是一个装有直立转轴的圆盘,把和好的陶土或粗坯放在陶轮 

的中央,使陶轮转动,同时用手捏陶土或用工具使陶土成形,并使坯面光洁。 

用陶轮制成的陶器、胎壁均匀,外型美观,还可大大提高生产率。这时期陶 

窑的结构有所改善,烧陶温度提高,可达1000℃。距今约4000年前中国山 

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用陶轮制出的单色无彩的新型陶器,以黑色 

为主,胎极薄,有的仅达0。5毫米,素有“蛋壳陶”之称,相当精美,代表 

了这时期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人类一项伟大的创举,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改 

变天然性质的开端。陶轮的发明更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 

类早期使用的一种原始的加工机械,也是迄今一切旋转切削机具的始祖。 

     制作陶器需要一定的技术,特别是当陶轮出现以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 

掌握这门技术的。于是渐渐出现了掌握制陶技术的专门人员,而后形成了一 

门制陶手工业,手工业的出现常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 

工。 

      (2)纺织 

    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可能先学会用葛、麻等具有韧性纤维的植物,像 

编筐篮那样织成布,后来有了纺轮,可纺出细软的纱线,人们便设法把一根 

根纱线依次系在一根木棍上,另一端也以同样的方法系在另一根木棍上,并 

把这两根木棍固定了的纱线绷紧,这样就可像编席子一样有条不紊地编结 

了,通常人们把一根根的纵向纱称为“经纱”,依次横向织入的纱称“纬纱”, 

当经纱组成的经面被纬纱交织完毕,织物就编成了,这是较原始的织布方法, 

效率较低。距今约9000—8000年前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哈吉拉尔遗址中发现 

了世界上较早的纺轮,与此同期的恰塔尔休于遗址中还发现了纺织品,估计 


… Page 29…

这时期的纺织品是采取上述较原始的织布方法织成。 

     后来人们在原始织布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始织布机,其原理是用木棍 

把经纱的单、复分开,只要提起一根木棍,所有的经线单数或复数都抬起来, 

纬线可一下子穿过,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为了使经、纬交织紧密,再用 

一把扁平的木刀把纬线打紧。我国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木棍和 

扁刀,有学者根据民族学资料推论它们很可能就是这种原始织机的组件。 

     中国的纺织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6300—6000年前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中出土了以野生葛为原料织成的葛 

布。距今5300—4300年前,浙江、吴兴、钱三漾遗址中出土了麻布,据研究 

这两类麻布均是运用原始织机织成的。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土丝带、丝线 

等,经鉴定为家蚕丝织物,织物密度约为每厘米47根。从中不难窥视到当时 

纺织技术之一斑。 

      (3)冶金 

     人类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多次接触到自然界存在的纯铜块,即天 

然的次生红铜,并逐渐认识到它可熔,可锻的性质,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烧 

制陶器,则为治金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最初人们利用的多为自然铜,西亚距今9500年前的穆赖拜特遗址中发现 

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铜器,有钻孔珠、铜锥和别针等,这些铜器都是用 

铜矿石直接打制而成的,后来人们还学会了以木炭为燃料从孔雀石等铜矿石 

中炼取红铜,这是最早的冶金技术。在西亚地区发现了距今约5800—5600 

年前,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冶铜遗迹。在南斯拉夫还发现了温查文化时期 

 (距今约6500—5000年)已被开发的鲁德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