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参见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② 参见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学林出版社1988 年版。 

① 参见王振铎《工巧篇》,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年版。 


… Page 118…

  相当于现代玉器加工的“锼弓子”。否则镂空透雕玉器的大量出现是难以置 

  信的。商周时期玉器成为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权威的一种象征物,玉石和玉器 

  的种类都比以往增多,如玉石的种类有:青玉、白玉、黑玉、黄玉、绿松石、 

  鸡血石。玉器的种类更加繁多,制作更加精细的有:玉铲、玉斧、玉戈、玉 

  梳、玉簪。人们更重视对佩玉和礼玉的加工如佩玉中的玉人、玉龙、玉凤、 

  玉虎等以及奴隶主用来祭天的璧和祭地的琮都雕刻得极其精致,如商代殷墟 

  武官村大墓出土的“虎纹大磬”,安阳西北冈出土的大理石雕坐兽”、“大 

                                                                 ② 

  理石鸮”,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玉鹿、玉虎等 ,都是采用浮雕、圆 

  雕和透雕的手法制成,代表了这一时期玉器加工的最高技术水平。 

         (3)纺织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以麻、丝等为原料纺织出成品,以满足 

  人们的衣着需要,其中的丝织业技术更为引人注目。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种桑、织丝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 

  生产实践,不断提高这些技术,到商、周时期已生产出优秀的纺织品,并在 

  后来传往世界各地,因此中国在世界上自古享有“丝绸之国”的美誉。丝绸 

  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科学技术史的又一杰出贡献。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和丝织的技术,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 

  目前的考古学资料,最早的丝织物是在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 

  了距今约5000年的丝带、丝线和绢片。经鉴定它们是为家蚕丝织物,绢片为 

                                              ① 

  平纹组织,织物密度约为每厘米47根 。 

       到商代中国育蚕织丝的历史已达3000余年养蚕织丝的技术已经相当进 

  步。甲骨文中已出现了蚕、桑、丝、帛等象形文字,商朝的达官贵人常用丝 

  绸裹盖青铜礼器。1937年维维·希尔凡在《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第九卷发 

  表文章介绍了一件商代附有回纹图案的纹绮印痕的铜钺。至今故宫仍收藏着 

  商代玉戈及玉戈上留有的花纹丝织物(《文物》1979年12期)。70年代在 

  河北藁城台西材商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上有丝织器与铜锈粘连在一起 

          ② 

  的痕迹 。 

       科学工作者用全反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拍下台西出土铜觚 

  上丝织纤维的纵面和截面的照片,从中可辨认出5种规格的丝织物残片,其 

                                                 ① 

  中有:纨、平纹纱、纱、罗和穀(绉纱),说明早在商代人们就懂得利用蚕 

  丝的独特性能,织出富有弹性,轻薄的高级丝织物,这些品种经过数千多年 

  的发展,仍是今天人们喜爱的丝绸品种。 

       夏鼐对商代丝织品进行研究后认为:“当时存在三种织法:(1)普遍的 

  平纹组织,经纬线大致相等,每厘米30—50根。 (2)畦纹的平纹组织,经 

  线比纬线约多一倍,每厘米细者经72根,纬35根,粗者经40根,纬17根, 

  由经线显出畦纹。(3)文绮,地坟是平纹组织,而花纹是三上一下的斜纹组 

  织,由经线显花。”(《我国古代桑蚕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2。第 

  14页)郭沫若曾对《大盂鼎》和《毛公鼎》中的■字进行考证认为:“是经 

  字的初文,像织机之纵线形”。 (释“■”《金文从考》1952年第182页) 



②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图录》(奴隶社会),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 

①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② 参见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 年第6 期。 

① 参见高汉玉等《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文物》,1979。6。 


… Page 119…

  表示了当时织机的经线上垂直,两端各有横轴,下轴以绳索悬一三角形或圆 

  锥形物,使经线下垂拉紧,为一种竖织机。夏鼐进一步考证认为商代丝织的 

  花纹虽然是简单的复方格纹,但已需要十几个不同的梭口和十几片综。织机 

  上的经线分为两组,交叉成剪刀口,从中穿梭引纬,这剪刀口称为梭口。牵 

  动两组经线,使彼此交叉换位的构件称为综。由此推测当时已有简单的提花 

                                                              ② 

  装置的织机,而且还有了平放式和斜卧式两种提花机 。李约瑟认为西方的提 

  花机比中国整整晚了4个世纪,是由中国传入的。 

       西周时期的丝织业,目前尚未从考古学资料中找到实物证据,但古文献 

  中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记载很多,从中不难看出西周时期蚕、桑、丝技术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如《诗经》中有《豳风·七月》的“蚕月条桑”、《大雅·瞻 

  仰》的“休其蚕织”、《卫风·氓》“抱布贸丝”等,并可知当时的丝织品 

                                         ① 

  种类有锦、罗、绢、纨、绮、穀等 。著名《曶 (忽)鼎》上的铭文有“匹马 

  束丝”的记录,可见束丝在西周至少是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所以才 

  将它与马相提并论。西周时还设置了专管纺织品的官员,如 《周礼·天官》 

  有“典妇功”、“典丝”、“典枲”的记载,反映出当时丝织业规模的扩大, 

  并成为手工业中的独立部门。 

       据《夏小正》记载,早在夏代人们就用蓝草染蓝色,商周时期用茜草染 

  红色,用紫草染紫色,用荩草、地黄、黄栌等植物染黄色和绿色,用皂汁染 

  黑色,用矿物颜料如赤铁矿、朱砂染红色,石黄染黄色,空青碃染蓝色,能 

                                                    ② 

  染出:红、蓝、黄、紫、绿、黑等多种颜色 。《周礼》中有“掌染草,掌以 

  春秋敛染之物,以权受量之,以待时而颁之”……“染人掌染丝帛”等记载, 

  说明当时已设专管染布行业的官员。 

         (4)陶瓷 

       陶瓷也是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发明之一。英语中把中国称作China,其 

  原意就是瓷,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具有多么大的影响。瓷器是我国先民 

  们在长期制陶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发明的,还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就 

  已经掌握了纯熟的制陶技术,制出精美的彩陶,黑陶和白陶,大约到商代中 

  期人们开始制作原始瓷器。 

       瓷与陶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瓷是以氧化铁含量低的瓷土或叫高岭土 

  为原料,陶则是以含氧化铁较高的陶土为原料;第二,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 

  一般在1200℃以上,而一般陶器的烧制温度在1000℃左右,太高的温度往往 

  导致陶器变形;第三,瓷器表层有高温釉,而陶器无釉。第四,瓷器没有或 

  少有吸水性,陶器则有较强的吸水性。 

       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中没有发现关于“瓷”的记载,但考古学资料表明: 

  中国最早的原始瓷是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的商代中期的原始瓷尊、罍、罐、 

  钵及青瓷器的一些碎片,经过对这些器物的科学测试,我们知道其成份是高 

  岭土,釉色施在器表和部分口沿内,色泽光亮,呈玻璃质,少数呈黄褐色或 

  褐色,胎骨细腻、坚硬,以灰白色居多,有的近似纯白略呈淡黄色,只有少 

                                                                                ① 

  数是灰绿色或浅褐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