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抹灰,全城地面都用石膏板铺成,神殿还有大量的浮雕为饰。 

     爱琴文明与古西亚、古埃及文明关系密切但它仍是独立的一支文明,并 

成为希腊文明的先驱,特别是他们迷宫式的建筑和由象形文字发展成的线性 

文字,都是他们的独到之处。 


… Page 10…

                    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其他几 

                         个文明地区的主要差别 



     古代中国文明与其他几个地区的文明有着许多的不同,但最主要的一点 

是它是一个连续发展从未中断的文明,现代的中国文化是从古代中国文明一 

步步发展而来的,而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第安等文明都曾中断过, 

正因为如此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其他文明地区科学技术的主要差别应引起 

我们的重视与思索。 

     总的说来古代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似乎更注重实用性和感性观察, 

但缺乏细致的实验分析和总结规律,如中国人对天象的观察相当仔细,早在 

商代就对日蚀等现象做过记录,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蚀的国家,但中国人在 

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对这些天文现象做过深入的分析,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古代 

观天象主要是为了观象授时,预测凶吉,在周代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掌管者 

多为巫觋,他们可“通天人之际”,掌管天文、历法、占卜等多项权力,因 

此当时的天文观察者并不注重探索天体的奥秘,而是处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统 

治的需要去观察天象。西亚在天文学上则较早地将观察和分析结合起来,最 

早确定了七个行星及其运行轨道。陶瓷、丝绸等技术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 

系密切,它们被中国人发明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重注实用性的一面。 

     在文字方面,西亚苏美尔人最早的文字记录约在公元前3000年,此时期 

的记录中约有2000多个符号,而到公元前2500年,符号的数目已削弱到600 

个,这是因为他们利用了组合法表示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由此也就引起了 

文字符号的简化。中国的文字则与西亚的文字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现可考证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1400年的甲骨文,这种表意文字是随着 

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着。 

     在数学上,这一时期中国主要是发展以进位制等计算方法,而西亚、埃 

及则以发展几何为主要成绩,而这种几何学正是建立在对土地测量基础上形 

成的实验性科学。 

     在冶金方面,古代中国人更注重在铸造工艺上下功夫,采用分铸法制作 

大型的青铜制品,并在冶铁初期就采用铸型方法制作铁器,与西亚、埃及等 

文明地区长期采用块炼法的冶金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体现出古代中国 

人重视实用性的又一个方面。 


… Page 11…

                            二、旧石器时代的科孝技术 



                                1。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专利,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在不断地发展着科 

  学技术,以简单的石器制作到复杂的卫星上天,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 

  寻求科学技术的源头,还需从人类的起源谈起。 

       一百多年前人们对自身的起源还一无所知,多数人相信人是由上帝创造 

  的,直到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震撼学术界的著作《物种起源》, 

  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人们才开始科学地对待自身起源问题。 

  1863年英国的进化论学者赫胥黎发表了名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首次 

  科学地涉及了人类起源的问题,随着古人类化石的不断发现,人们逐渐普遍 

  地承认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这一科学命题。 

       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人类起源之迹 

  已露端倪。虽说许多问题科学家们仍在继续探索、争论,但人类起源的大致 

  轮廓已可勾画出来。简而言之,可把人类的起源、演变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腊玛古猿(距今约1500万年)→南方古猿(距今400万—100万年)→ 

  能人(距今200万年—150万年)→直立人 (距今150万—20万年)→早期 

                                                                          ① 

  智人(距今25万—4万年)→晚期智人 (距今5万—1万年前) 。 

        (1)腊玛古猿 

       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但猿科与人科的分界线在哪里,人类学家们 

  一直争论不休。  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刘易斯带领一个考古队在印 

  度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了腊玛古猿的颌骨及耳齿化石,距今 

  约1200万年。刘易斯注意到这个颌骨有一些明显的似人的性状如齿弓呈抛物 

  线,犬齿小、无齿隙、前部牙齿向前的突出度较小等。因此1937年他在写论 

  博士论文时把腊玛古猿归入了人科。随后在肯尼亚、匈牙利、希腊、中国云 

                                      ② 

  南等地陆续发现了腊玛古猿化石 。人类学家对腊玛古猿的归属问题有过多次 

  争论,直到今日尚无定论。现只能笼统地说,中新世(约2600万—1200万 

  年前)存在着人猿超科的成员,它们是现在人类和猿类的共同祖先。如果承 

  认腊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那么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进化过程中还存在 

  缺环,科学家们还需要寻找新的证据来阐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2)南方古猿 

        目前学术界中比较肯定的人科成员是南方古猿,其生存的地质年代从上 

  新世到更新世早、中期,距今约400万到1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化石材料 

  主要发现在非洲,且多集中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两大区域,已发现的化石材 

  料非常丰富,大约可代表350多个个体,有在南非阿扎尼亚、汤恩发现的南 

  方古猿颅骨化石,奥杜韦峡谷发现的东非人及阿法地区发现的“露西”等, 

                                                                                 ① 

  另外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我国的湖北等地有零星南方古猿化石的发现 。南 

  方古猿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脑量较小,平均为500毫升,但在结构上与人 

  相近,能直立行走,制作简单的砾石工具。 



① 参见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 

② 参见李天元《古人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① 参见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 


… Page 12…

         (3)能人 

       能人化石是1960年在非洲东部的奥杜韦峡谷首次发现的,化石材料可复 

  原为一成型的颅骨,其年代根据同位素钾—氩法测定为210万至170万年前, 

  在肯尼亚特卡纳湖东岸和南非斯特克方丹和斯瓦发现了能人化石。能人的脑 

                                                                                       ② 

  量有所扩大,雄性的脑量为700—800毫升,雌性的脑量为500—600毫升 。 

  石器加工技术高于南方古猿,除制作大量砍斫器处还制作盘状器,原型手斧、 

  大型刮削器、小型刮削器等,根据这些石器类型分析,能人可能过着以采集 

  为主,狩猎为辅的经济生活,或采摘野果、挖掘块茎植物为食,或靠捡拾兽 

  尸得到肉食,偶尔也以群体的力量猎取野兽。 

         (4)直立人 

        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直立人化石,发现者 

  是荷兰年轻的军医杜步瓦,他致力于寻找人与猿之间的缺环,经过数年的努 

  力,终于找到了直立人的头骨和股骨化石,并于1894年发表学术论文,认为 

  爪哇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但由于当时人们缺乏对直立人化石的认识,他的 

  这一观点遭到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爪哇人的头骨和股骨分属于不 

  同种类动物或人的遗骸,头骨属于长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