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5000以上。城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高耸的城堡,城墙内引人注目的 

  是用于宗教礼仪或与统治机构有关的建筑物,如大浴池和“谷仓”。另一部 

  分地势较低,建筑多为民房和作坊、商店等。通过几个大城市在经济上和政 

  治上控制广泛的农村地区,是印度河流域早期城市文明的特征。由于现存的 

  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这个文明,考古发掘出土的这个时期的文字还没有被破 

  释,考古学家按照惯例,以首先发现的这种文明的城市遗址——哈拉巴来命 

                                                    ① 

  名,称之为哈拉巴文明,或称之为印度河文明 。 

       哈拉巴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成就可以与同时代的埃及文明 

  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究竟它是印度的土著文明,还是由移民自西方引 

  进,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哈拉巴文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 

  独立的城市文明。然而它的文化渊源与相距几千公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 

  不无关联的。创造哈拉巴文明的民族或人种是历史学家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体质人类学家对从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帕出土的几百具人骨进行了测量,提出 

  这些人的体格是与地中海地区和西亚地区的人很接近,与南印度的人有较大 

  差别,也就是说,古代哈拉巴人和现代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地区的人在体格 

  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哈拉巴文明繁荣了近一千年,公元前2000年前后是哈拉巴文明的鼎盛时 

  期。大约在公元前18到17世纪,哈拉巴文明出现了明显的危机。城市迅速 

  地衰落,城址被遗弃以定居的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解体。学者们 

  对于哈拉巴文明衰亡的原因提出过各种解释,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导致的人 

  口灭绝、城市被摧毁。有人解释为印度河的改道迫使人们放弃城市。不管是 

  什么原因,这种文明是彻底湮没了,谁也不知道其存在,直到半个多世纪前 

  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 

       在哈拉巴文明衰落之前不久,即公元前20世纪末,一些半游牧部取道阿 

  富汗,越过兴都库什山山口进入印度斯坦,与本地居民共处生息,建立了更 

  为持久的文明,这些半游牧部落即是所谓雅利安人,现在一般认为是属于印 

  度——伊朗语系中的一支。公元前20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是印度的吠 

         ① 

  陀时期 。人们对这个时期的知道主要来源于口传的宗教诗——吠陀,因此称 

  之为吠陀时期。吠陀时期的早期主要活动范围是印度河中上游,不久就向恒 

  河一雅木拿河间地和恒河中上游平原发展,建立起恒河平原城市。 

       大约在公元前8到6世纪,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形成了以部落集团为基础 

  的16个主要地域政体,俗称“十六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宗教为表现 

  形式的各种意识形态潮流,佛教产生了,并在国家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波斯的阿赫美尼德王朝从公元前6世纪把疆域伸进南亚次大陆。居鲁士 

  大帝把巴克特里亚、卡皮沙和犍陀罗吞入波斯帝国的版图。大流士一世又于 

  公元前516年占领了信德和东旁遮普,在这时建立起波斯帝国最富饶的第20 

  行省,阿赫美尼德王朝在西北印度的统治持续到公元前4世纪前期。公元前 

  4世纪末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继续东征,一度占领印度西 

  北地区。其后,当地的摩揭陀人兴起,于公元前321年建立起孔雀王朝,统 

  一了次大陆的大部分领土。 



①  Possehl,Gregory : HarappanCivilization,New Delhi, oxfordandIBH ·PublishingCo,1982。 

① 参见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 Page 81…

                                  2。农业和水利 



       哈拉巴文明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但当时大多数人仍然是村落里的农民, 

                                                                      ① 

  也就是说哈拉巴文明是建立在印度河流域农业和牧业的基础上的 。 

        (1)农业作物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作物以燕麦为主。燕麦首先出现在次大陆的西部。据 

  研究,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燕麦出现在公元前8000年的西亚,在那里已找 

  到野生的燕麦。印度次大陆的燕麦有可能是从西亚引进的。 

       哈拉巴文明的农业作物很可能以燕麦和麦子为主。麦子是一种矮杆的品 

  种,原产地也是在西亚,大约在哈拉巴文明时期传入印度的。 

       稻米有可能是在印度本土培育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上出土过稻米 

  的标本,柯尔地哈瓦遗址也出土过稻米标本,该遗址被吠陀时期遗址叠压, 

  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4530年。哈拉巴文明时期的稻米标本在许多遗址 

  中出土。印度次大陆的稻米之所以还没有完全肯定是由当地的野生稻培育而 

  成,是因为几乎与此同时的东南亚和中国华南也都出现了人工种植的稻米。 

  泰国发现最早的稻米,年代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2000年。中国浙江河姆渡 

  遗址也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稻米。稻米的祖先是蔓生在由印度到中国南 

  部以及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多年生禾本植物,有可能在不同的地方,通过采集 

  和选择栽培逐渐培育出稻米,并且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谷类作物。 

       在哈拉巴文明的晚期,又出现了两种作物新品种 (Jowar,Bajra),都 

  属于谷类,可能原产地是在非洲。这两种作物更适于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更易于耕种,所以至今仍是印度的主要作物。由于这两种作物很耐旱,耕作 

  条件可以较为粗放,没有必要完全依赖河水的泛滥,可以在更广阔的区域种 

  植。 

       豌豆、扁豆等作物被认为是在印度次大陆首先培育出来的。哈拉巴及吠 

  陀时期的遗址中多有发现。 

       棉花在哈拉巴文明时期也栽培成功了。棉花可以织成细布,软而耐用, 

  是印度历史上的主要贸易商品。虽然,4000年前的尼罗河流域也有了棉花, 

  主要作为牲畜的饲料,但一般认为,亚洲和非洲的棉花都是独立培育出来的。 

        (2)动物驯养 

       农业的产生和动物的驯养使人类的食物供应增多和稳定,并且使定居生 

  活变得可能。根据考古发掘,次大陆的动物驯养最早出现在中石器时代。公 

  元前5500年的阿达姆嘎和公元前4500年的巴高遗址都发现野生动物和家养 

  动物的骨骼。今天可以确定是南亚本地驯养的动物有带陀峰的牛、水牛和几 

  种鸟类。黄牛、绵羊、山羊、马、驴、双峰骆驼、猫和狗可能是从西北引进 

  的。 

        (3)水利 

       哈拉巴文明的经济和埃及、巴比伦一样依靠着农业灌溉。 

       早在新石器时代,南亚次大陆的居民就知道了如何引水灌溉农田。他们 

  挖掘了许多水渠,与天然水塘、河流相接,用于引水浇灌离河流较远的农田, 

  这些水渠有的是终年使用的,有的是季节性使用的。在印度河流域东南角的 

  洛塔尔城 (今古贾拉特邦内)的哈拉巴文明时期的一条人工渠道,宽7米, 



①  WheelerMortimer:TheIndusCiviliza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8。 


… Page 82…

                          ① 

  与一个大天然水库相连 。在因那姆干也发现一条人工挖的灌溉水渠,宽4 

  米,深3。5米,是吠陀早期的遗迹。 

       印度河一年一度的泛滥给两岸的农作物带来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但 

  洪水又威胁着居民的定居生活。哈拉巴文明时期的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已经基 

  本解决了控制洪水的问题。他们用土坯和砖修筑河堤,以防洪水泛滥。哈拉 

  巴城和摩亨焦达罗城都是建筑在洪水线以上的人工大岗上的。修筑人工岗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