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建筑 



       一个时代的建筑往往包含了这个时代的政治、宗教、思想、美学、科学 

  技术等诸多内容。两河流域人布局合理的城市、巨大的神庙、华丽的宫殿, 

  无一不反映出这几方面的内容,他们的建筑在规模和技术上,都有许多新的 

  突破,且颇具特点,在世界建筑学史上,留下了璀灿的篇章。 

        (1)城市 

       考古学家在此地区发掘出苏美尔人的一些早期城邦遗址,如乌鲁克、拉 

  格什、乌尔等,以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所建的城为例,这是一座呈叶形的城市, 

  南北处最长为1000米,东西最宽处约600米,周围有城墙,城墙的北端和西 

  端各有一码头,东端为一城堡。城中央的西北部是塔庙区,塔庙区东南为王 

  室祭祀时的行宫,附近为王陵,城西码头附近和城中央偏东南处各有两个居 

       ① 

  住区 。由于它是早期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布局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巴比伦时期是巴比伦城建筑达到其最为辉煌的时期。关于巴比伦城,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有过一段较详细的描述:“这座城市位于一个大平 

  原上,形状是方形的,它的面积如此巨大,它的气派也是我们知道的其他任 

  何城市难以比拟的,它的四周有一道即宽且深的护城河,河内积满了水,在 

  护城河的后面是一道厚达50王家大尺,高达200王家大尺的城墙……他们起 

  初用砖砌护城河的河岸,然后用同样方式修筑城墙,他们把烧热的沥青当混 

  凝土使用,并在每隔30层砖的地方加上一层芦苇编的席子。沿着城墙的两 

  边,他们修建了互相对峙的单间房屋,房屋之间的大道上,可以奔驰四马拉 

  的战车。四面的城墙总共有100座城门,它们全都是青铜的,即使是柱与楣 

  也不例外……外面的一道城墙是城市的“铠甲”,里面还有另外一道城墙, 

  这道城墙比外城要薄,但它的牢固程度却毫不逊色。”② 

       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及考古学家对巴比伦城遗址的发掘,可将巴比伦城 

  大致复原出来: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将巴比伦城分为两部分两岸为工商业 

  区,东岸是王宫神庙和贵族的居住区,两岸之间架有桥梁,以东岸部分为例: 

  从桥上进入城内,有一条大道,大道两旁有两座大型的神庙,路南的庙为祭 

  坛,由数间连在一起的四方形院子的建筑所组成,建筑均为高墙平顶,路北 

  有神庙大塔,位于一个大庭院中,塔顶为一座神庙,大塔的北面是王宫建筑 

                                 ① 

  群,再往北则是高大的城墙 。 

       根据考古发掘巴比伦城的外围城墙,厚度为7。81米,是用烧砖和沥青砌 

  筑而成,与外墙相隔约11米处,还有一道内墙,是用土砖砌筑的,厚达7。12 

  米,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第三道墙,厚度为3。3米,内墙每隔44米有一座塔楼, 

  全城共有这种塔楼达300多座,城墙距城中心约为2400米,每边长约3000 

  —4000米,绕城一周长约13。2公里,另外,护城河还设有一套放水的机关, 

                                                                  ② 

  当入侵者靠近时,可以放水淹没周围的土地,挡住入侵者。 

       巴比伦城较富特色的建筑当属它的城墙和城门。城门多以神的名字命 

  名,其中尤以北面的依丝塔尔门最为美丽和具有代表性。依丝塔尔是金星女 

  神,她掌管着战争与生育,象征着光明和胜利。以金星女神命名的门当然也 



①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 

① 参见朱龙华《千古名城巴比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② 参见朱龙华《千古名城巴比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 Page 49…

  应该是最好的了。这里的城墙高约12米,塔楼高约15米,下面有垒墙筑成 

  的通道,城门共分两层,各有两个塔保护,中央开一拱形犬门洞,拱边和塔 

  楼墙面均用五色琉璃砖装饰,组成了牡牛和蛇头、龙、狮身、鹰爪等图案。 

  这类琉璃砖装饰图案在这一时期的建筑中被普遍使用,仅城门周围墙面上大 

                                       ③ 

  约就有575个琉璃砖装饰的图案 。用琉璃砖装饰建筑物,是由两河流域人首 

  创,早在汉谟拉比时代已开始尝试,以亚述巴比伦时期最为流行,后来这种 

  技术还被传到波斯、印度等地,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2)民居房屋 

       早在上古时期,两河流域的住宅建筑就已初具规模,并一直沿续到文明 

  时期。从考古发掘公元前4000年前乌尔城住宅的遗址可知,它们一般都为四 

  合院式的,各房间都面向宅内庭院,一般地面层较外面街道要低,有阶梯可 

  通出去,地面一层作为一般家庭之用,还有一间客房,由楼梯通上有回廊的 

  二楼,为家人卧室,屋顶为倾斜式,用木料、茅草及粘泥搭成。 

       即使在文明时期普通人也只是住在用泥砖建筑的一层陋屋,从一件苏美 

                                                                               ① 

  尔的雕刻品上可知苏美尔早期,还流行穹顶和羽形支柱的芦苇房屋 。 

       公元前2000年时,较富裕的苏美尔市民的房屋多为两层建筑,是用窑中 

  烧制或在阳光下晒干的泥砖造成。全屋深陷地下,屋的底层较街道地区低, 

  因此入门后,需经过一条阶梯到达砖砌的天井院,天井当中设有水沟,可为 

  供水之用。通过环绕天井的各个门,可进入底层的各个房间,房间数目不等, 

  但通常都有卫生间、厨房、贮藏室和客房和用以供奉家神的堂屋,二楼为居 

  室,在底层与二楼之间,有一条可以互通的楼梯,二楼另有一条环绕天井, 

                                        ② 

  用木梁悬铺天井之上的木建回廊 ,通过回廊可至各居室,屋顶为平的或微 

  斜。 

         (3)神庙 

       神庙是两河流域人祭神的地方,也是他们观察天象,思考宇宙秘密的场 

  所,在初史时代它还是王权的所在地。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神所住的地方当 

  然不会一般,神与天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神庙一般都修筑的较高。苏美尔 

  时期典型的这类建筑是乌尔大寺塔,此塔建于公元前22世纪,其结构复杂, 

  规模宏伟,废墟高出地面,塔庙造在沥青基础上,为砖坯砌成的多层建筑, 

  塔的基层长63。5米,宽43米,此塔是由四级组成,一级堆在另一级上,自 

  下而上一级比一级小,塔的顶层是一个小神庙祭室。整个寺塔是从外面阶梯 

                                              ① 

  登至顶层,寺塔正面有一拱门圆顶构造 ,这种建筑构造是由两河流域人最早 

  发明的。除此之外这座建筑还采用了圆柱、拱廊等建筑形式。 

       到新巴比伦时期,上述多层的台阶式的方形大塔继续流行,如巴比伦城 

  马尔都克神庙附近的七级大寺塔,它高达90米,底层为正方形,每边长91 

  米,共七级,分别代表日用和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如此高大的建 

  筑足以反映出高超的建筑技术。 

         (4)宫殿及空中花园 

       宫殿是国王的官邸,其规模和结构即要适合政治活动的需要,也要适合 



③ 参见朱龙华《千古名城巴比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① 参见塞缪尔·诺亚·克莱默等《文明的摇篮》,纽约时代公司1979 年中文版。 

② 参见同上书。 

① 参见李连等《世界考古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 Page 50…

  宗教仪式的需要。基什早王朝宫殿建筑群是由两座建筑构成,中间有狭窄的 

  胡同相隔,较大的一座由门楼出入,周围由双重围墙保护,有一个内院,周 

  围的建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