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希望就在群众身上,那些上层阶级不论在形体上或道德上都已僵死。” 

  ① 



        受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影响,辨喜自称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或 

  无政府主义者。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一套人类社会轮流被祭司、武士、商人 

  和工人这四个阶级统治的理论;认为前三个阶级统治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 

  未来的时代必然是“工人统治”的时代,这是谁也无法阻挡和抗拒的“自然 

  规律”;并预言俄国和中国将首先迈入这个时代。他的这套理论虽然不乏深 

  刻、独到见解,但就实质而言却是空想的,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2)伊克巴尔的哲学思想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1876—1938)出生于旁遮普省锡亚尔科特一个中 

  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先后在锡亚尔科特和拉合尔就 

  学,1897年从拉合尔大学毕业后便做了东方学院的讲师。1905年,他赴英 



④ 《辩喜全集》第4 卷,第410 页。 

① 《辩喜全集》第1 卷,第35—36 页。 

② 《辩喜全集》第1 卷,第37 页。 

① 《辩喜全集》第5 卷,第81 页。 


… Page 146…

  国剑桥大学深造,并一度到德国慕尼黑研究波斯哲学;其间,深受叔本华、 

  尼采、柏格森等人的 思想影响,1908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拉 

  合尔大学,从事教学。不久即辞去教职,醉心于诗歌创作和哲学探索,并从 

  事政治活动。伊克巴尔既以诗人著称于世,又是全印穆斯林联盟公认的理论 

  家,一度担任联盟主席。1938年因病在拉合尔逝世。他虽然秉承了伊斯兰教 

  的传统,但在哲学上,却与印度其他现代哲学家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他的主 

  要哲学著作有:《伊斯兰教思想的重建》、《自我的秘密》、《无我的秘密》、 

   《波斯形而上学的发展》等。 

       “自我”与世界。伊克巴尔哲学的出发点是充分肯定“自我”的实 

  在性,把“自我”理解为一切存在的基础,并从“自我”出发去说明自然、 

  社会乃至神。他以赞叹的笔调写道:“存在的方式是自我所造的结果,你所 

  看的任何东西都是自我的秘密。当自我觉着有意识,它就显露出思维的宇 

  宙,千百万世界隐藏在它的本质之中;……自我分解它自己以造成原子,它 

  暂时分散开来就成为沙粒,后来它厌倦这个分散,再把自己联合起来就成为 

  高山。自我的性质说明着它自身;在每个原子中眠伏着自我的威力。主体、 

  客体、手段和原因,都是自我所袭取的方式以达到行动的目的。自我升起、 

  落下、发光、呼吸,燃烧、烛照、行走、飞腾。时间的空旷是它的决斗场所, 

                                       ① 

  天堂是它路途上尘埃的巨浪。”历史是不自觉的“自我”,而神则是最高 

                                                                                       ② 

  自我:“为了强调最高‘自我’的个性,《可兰经》给予真主的名字。” 

  他的这种观点与辨喜极为接近。辨喜也曾明确断言,神寓于自我之中:“正 

  是你自己的 ‘自我’之中的神推动着你去追求他,证悟他。当你经过在各个 

  地方——庙宇、教堂、陆地和天空——的长期探索之后,当你从出发之地绕 

  完一圈的时候,你最后又返回到你自己的灵魂,并且发现你在全世界所追求 

  的,你在庙宇和教堂中所为之感叹和祈祷的,被你看作是疑云所遮盖的,一 

  切秘密之秘密的他,正是离你最近的东西,是你自己的‘自我’——你的生 

                                       ① 

  命、肉体和灵魂的 ‘实在’。” 

       他认为,伊斯兰各个派别竭力强调神的一元性,强调神的无限威力和神 

  性的至高无上性,称神为最高的实在,人要求得到解脱必须绝对服从神的意 

  志,结果忽视了人的重要性,把人放到了相对于神而言显得无足轻重的地 

  位;这乃是对 《可兰经》奥义的误解。所以他提出要重建伊斯兰教思想,要 

  复活人,要重新把人放到中心地位,神与人不是截然对立而是本质上同一 

  的;并认为他的这种观点与伊斯兰教的教义丝毫也不相矛盾。 

       伊克巴尔通过对 《可兰经》中有关“自我”的概念的整理和重新解释, 

  并在继承苏菲派、尤其是阿尔—胡桑卜·曼苏尔·阿尔——哈拉智 (858— 



① 伊克巴尔: 《自我的秘密》,拉合尔1977 年英文版,第16—19 页。 

② 转引自W。C。史密斯《印度的现代伊斯兰教》,伦敦1948 年版,第120 页。 

① 《辩喜全集》第2 卷,第81 页。 


… Page 147…

  922)神人同性,“我就是真主”,“我即我所爱,所爱就是我,精神分彼 

                                                    ② 

  此,同寓一躯壳;见我便见他,见他便见我”等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自 

  我”的本性——在作这种阐述时,他常用“个我”代表“自我”。首先,“个 

  我”能把所有心理状态 (情感、经验、认识、思想等等)组织、协调和统一 

  起来,而且只有“个我”才能把各种心理状态统一起来并“管理”它们,所 

  以个我的本性“就是管理,因为它来自于神的起管理作用的力量,尽管我们 

                                                                                    ① 

  不知道 ‘个我’在统一各种经验时这种神圣的‘管理’是怎样进行的。” 

  其次,“个我”是一系列既自发又自由的活动,而且,“个我”所蕴藏的自 

  由能力是无限的。所以不能以物理的或生理的东西出发去说明人的意识,因 

  为它们只不过是“个我”的自由活动所运用的手段而已。再次“个我”的自 

  由活动毫无例外地指向某种目的,“个我”的生命是在同与其相对的“非我” 

  世界的作用和反作用中丰富、发展的。“个我”的生命是由其经验、情感和 

  意志构成的,其中,意志因素最为重要。伊克巴尔还认为,欲望中有一种能 

  唤醒并激励我们去行动的创造性的“力”,这种力乃是“个我”生命的核心。 

  最后,“个我”或“自我”是永生不灭的;尽管“非我”世界或肉体条件把 

  这一点掩盖了起来,但永生不灭始终是“自我”的本性和命运。 

       阐明了“自我”的本性之后,伊克巴尔就由此出发来探讨世界的本质。 

  在承认物质世界实在性的前提下,他考察了牛顿以来的时空观,明确表示不 

  能接受绝对时空观及其与之相应的,把物质世界理解为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 

  间的框架中延续的观点。他称赞康德最先揭露了这种时空观的内在缺陷。同 

  时又批评康德只强调时间、空间的主观性却忽视了它们的相对性特征。伊克 

  巴尔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等级的存在(例 

  如,低等生物衡量世界只有一个尺度,而人类衡量世界则有长、宽、高三个 

  尺度),而且体现在同一存在的不同层面(例如,就人而言,从理智层面和 

  从直觉层面去观察,所得到的关于时间的印象是全然不同的)。因此,唯物 

  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是由一些固定不变的基本单元在时间、空间中相互结合而 

  成、时间和空间是万物存在和延续的客观构架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当然, 

  他所批评的唯物主义乃是机械唯物主义。 

       伊克巴尔断言,物质世界实际上是与“自我”相类似的,具有“自我” 

  的性质。如前所述,“自我”是知、情、意的连续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自 

  我”的生命活动追求实现某种目的;因此,他也把物质世界理解为不断运动、 

  变化、发展的,理解为追求一个又一个更高更新的目标的生命活动,而且也 

  有意志、欲望和冲动。这样,他对世界的解释就走向了目的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