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革。传统的形式逻辑是主谓逻辑,其逻辑分析是主谓分析,认为每个句子
只有一个主词,而谓词则是主词的性质。这种分析无法处理诸如a大于b之
类的关系命题,而对具有多重关系的命题更是束手无策。弗雷格的函项学说
用关系逻辑取代了主谓逻辑,极大地拓展了逻辑学的范围,并对分析哲学家
造成了重大影响。
③涵义与指称学说。在传统哲学看来,a=a和a=b这两种同一性命题
的逻辑地位是不同的:前者是分析命题,没有提供新的信息,没有扩大我们
的知识,因而没有认识价值;后者是综合命题,提供某种新的信息,增加了
我们的知识,因而具有与前者不同的认识价值。
① 弗雷格:《算术基捶,牛津1959 年版,第X 页。
① 弗雷格:《算术基捶,第V 页。
… Page 74…
弗雷格不满于传统哲学对同一性命题的解释。在《论涵义与指称》一文
中,他从考察提供新信息的同一命题a=b何以可能入手,讨论了符号的涵
义与指称之间的根本区别,认为只有把涵义与指称严格区分开来,才能说明
a=b这样的同一命题:a=b是真的,当且仅当a与b指称了同一个对象。
在他看来,无论专名或句子都有涵义与指称的区别。专名的指称是对象,专
名的涵义是其指称方式。句子的涵义是其表达的思想,句子的指称是其断定
的真值。因此,涵义与指称是不同的。
涵义与指称的区别表现在,不同的表达式,指称相同而涵义却不同。例
如,“晨星是被太阳照亮的天体”和“暮星是被太阳照亮的天体”,这两个
表达式确定的是同一个对象——金星,即两个表达式的指称是相同的。但二
者的涵义却不同,因为确定对象的方式和提供的信息内容各不相同。弗雷格
举了包括概念词、函项式和关系表达式在内的大量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此
外,一个指称可以有很多涵义。例如,“亚历山大”这个专名,它的涵义可
以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的缔
造者”等等。这种涵义与指称不同一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他由此得出结论:
①
由指称的同一不能推出所表达的思想的同一 。
涵义与指称的区别还表现在,有些表达式只有涵义而没有指称。这类表
达式一般出现于神话和诗歌中,自然语言本身无法避免这种缺陷。弗雷格认
为,无指称的专名,无所断定的句子都是没有真值和没有意义的;用于科学
目的的表达式必须有指称,必须把涵义与指称联系起来确定其真值。弗雷格
断言,他竭力企图构造的形式语言决不会出现没有指称的情况,在这种语言
中,指称与涵义是严格对应的。弗雷格还通过区分习惯指称与间接指称,讨
论了间接语境的情况,分析了条件句、关系从句、主语从句和语气不同的复
合句中主句与从句的意义关系。他的这些思想开启了分析哲学关于意义理论
的研究。
总之,弗雷格反对心理主义,把数学的基础归结为逻辑,把数学知识的
本性归结为数学表述的本性,进而认为一般知识的本性问题就是表述知识的
语言的本性问题,并用他构造的数理逻辑系统分析语言,分析人类知识。这
些开创性的贡献使得他成为分析哲学的当之无愧的思想先驱。后来的分析哲
学家,尤其是罗素(1872—1970)、维特根斯坦(1889—1951)、卡尔纳普
(1891—1970)等人都对得自弗雷格的教诲和裨益直言不讳。
4。实用主义:詹姆斯的哲学思想
美国哲学的“黄金时代”以实用主义的兴起为标志。实用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与美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美国是一个多
① 参阅吉奇 (P。 Geach)等编《弗雷格哲学著作译文集》,纽约1952 年版,第29 页。
… Page 75…
民族和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各民族、各种族的移民带去了世界各地的文化,
从而使美国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开发新大陆的过程中,
这些文化各显其能、竞相发展,逐渐培植出自由开放和兼容并包的精神。同
时,美国资产阶级成长的每一步都与争取宗教信仰自由、各种政治自由和发
展工商业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乃至整个社会特别注重实际、手段
和效果。美国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最完备形式。早在独立战
争年代就确立了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立国原则,把完全尊重个
人的内在价值提到前所未有的核心地位;主张要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尽义务,
就必须首先确保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由此逐渐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国
精神”,即抓住机会、努力竞争、积极行动、讲求效果。这对实用主义哲学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
19世纪末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重大发展,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对实用
主义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达尔文主义不仅动摇了此前在美国确立的唯心主
义的权威,使以实验方法对待哲学的发展成为可能,而且使人们对世界的看
法、对人在世界的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巨变,进而产生了一种新文化;正如著
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所说:“在这种文化里,人主要作为一个行动者和实
行者而出现,世界对他提出了一连串挑战,这些挑战不能用退缩、忍受和祈
求得到神救来回答,而必须用深思熟虑的行动来加以制服。”①
实用主义也是兼收并蓄19世纪以来产生和流行的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的
产物。这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它继承实证主义和马赫主义的基本观点,拒斥
“形而上学”,把哲学归结为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哲学和人的认识局限
于经验范围。另一方面它运用非理性主义观点解释经验,把情感、体验都当
作有实在意义的经验;认为理性只是意志的工具,无法达到事物的本质。
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第一,从个人、个人的活动和境况出
发,研究和解决与人有关的哲学问题;主张哲学研究不能脱离人的实际生
活,哲学必须为人的生活所用,必须为改进和丰富人类的生活服务。第二,
主张相对主义和多元论,反对绝对主义和一元论,注重或然性和可能性,认
为生活的道路是丰富多彩的,真理是具体的和相对的,人不仅可以而且完全
应该自由地探索和实验,自由地创造生活的形式。第三,注重行动,认为人
的本质是行动,行动产生一切。人以自己的事业和达到自己目的的行动为中
心,因此效果、有用性是检验人的思想和行动以及事物有无价值和意义的标
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正确标准。第四,强调哲学的价值在于方法,真正的
哲学是可供人在行动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主张应该把一切乃至真理
都视为用以解 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或方法。
实用主义发轫于皮尔士于1871年在哈佛大学发起建立的 “形而上学
俱乐部”。它的主要参加者有詹姆斯以及哲学家、心理学家赖特 (1830—
① 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第201 页。
… Page 76…
1874)、律师霍尔姆斯(1841—1935)、法官华尔纳、历史学家弗斯克、法
学家格林等人。他们经常聚会,讨论哲学问题。对实用主义的形成起决定性
作用的是皮尔士,他在俱乐部经常讨论的问题以及他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基础上写成了《信仰的确定》和《怎样使我们的观念清晰》两篇论文,分别
刊载于1877年和1878年的美国《通俗科学月刊》杂志上。在这两篇文章中,
皮尔士通过强调人和人的活动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