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62…

  验为什么不能推翻它们。与几何学比较一下,几何学的基本命题,例如欧几 

  里得的公设,无非是些约定,要问它们是真还是假,正如问米突制是真还是 

  假,同样是没有道理的。”① 

       彭加勒指出,作为约定的公理或原理无所谓真假。所以 (例如)问欧几 

  里得几何学是否真实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这好比问:米突制是否比旧 

  度量制度更为正确;或者问:笛卡儿坐标是否比极坐标更正确。一种几何学 

                                                               ② 

  并不比另一种几何学更真实,它只能是更为方便。” 关于约定所依据的“方 

  便”,巴黎大学哲学史教授莱伊(1873—1940)在《现代哲学》一书中作过 

  如下解释:“物理学是关于实在事物的科学,尽管它竭力想用‘方便的’方 

  式去表达实在事物,但它所说明的总还是实在事物。 ‘方便’仅仅在表达的 

  手段上。智慧可以在寻求最大的方便的过程中改变这些手段,但在这些手段 

  背后隐藏着的是自然规律的 ‘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是任凭智慧的自由意 

  愿所能建立的。相反地,它束缚着智慧,并使智慧的表达手段局限在狭窄的 

               ③ 

  范围内。”这也就是彭加勒所说的“方便”的涵义。 

       彭加勒强调约定是我们精神自由活动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约定是完 

  全任意或随心所欲的。这是因为,首先,科学原理是从科学事实提炼出来的, 

  而科学事实并不是科学家凭空创造的,它是由将未加工的事实翻译为某种专 

  门的科学语言而制作成的:“科学家并没有凭空创造科学事实,他用未加工 

  的事实制作科学的事实。因而,科学家不能自由而随意地制作科学事实。工 

  人不管如何有本领,他的自由度总是受到他所加工的原材料性质的限制。” 

  ①其次,任何一个约定 (无论几何学的或力学的)都有其经验(实验)根源, 

  都必须反映物与物之间的现实关系,“经验固然让我们自由选择,然而又支 

                                                           ② 

  配我们的选择,帮助我们认识最方便的途径。” 因此,科学规则与游戏规 

  则是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可以随心所欲地约定,甚至可以采取完全相反的 

  约定;“与此不同,科学规则却是一种富有成效的行动规则,需要附带说明 

  的是,至少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不会成功。”③ 

       彭加勒进一步指出,尽管科学原理具有约定的特征,但决不能由此把科 

  学归结为纯粹的约定。因为科学原理并不等于科学,科学并不能整个由科学 

  原理构成,例如当约定式的力学被孤立时,它就只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所以 

  他尖锐地指出:“凡原理都是些伪装的定义与公约。不过,它们仍是由实验 

  的定律引出……有些哲学家未免推广得过分、过远了。他们以为原理就是全 



①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巴黎1920 年版,第162—163 页。 

②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第40 页。 

③ 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第483 页。 

① 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巴黎1905 年版,第232 页。 

②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第2 页。 

③ 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巴黎1905 年版,第218 页。 


… Page 63…

  部科学,因此以为全部科学乃是公约的。这种荒谬的学说,即所谓唯名主义, 

  实在不值一谈。”① 

       彭加勒的约定论不仅对以爱因斯坦等人为代表的20世纪自然科学家的 

  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逻辑实证主义乃至语言分析哲学的发展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新黑格尔主义 



       新黑格尔主义不是一个具有统一观点的完整的学派,而是继承、发挥和 

  改造以黑格尔哲学为集大成的绝对唯心主义传统的各种思潮的总称。它的兴 

  起同欧美各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密切相关。垄断资产阶级 

  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把自己当作国家和民族的化身,要求改造以强 

  调个人的自由、民主权利为出发点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国民意识,由强调个人 

  转向强调国家。正如美国新黑格尔主义的先驱哈利斯(1835—1909)在其主 

  编的《思辨哲学杂志》发刊词中所说:“迄今为止,作为我们政府形式的基 

  础的观念,仅发展到它的本质阶段之一——脆弱的个人主义阶段上。在这个 

  阶段,国家的统一体被看作是外在的机构,似乎可以完全抛开,而代之以私 

  人或公司的事业。现在,我们达到了另一本质阶段的意识,每个人都承认他 

  的本质方面属于国家本身,公民的自由并不在于纯粹的任性,而在于在现行 

  法律中得到表现的生命的实现。对国家生命的这个新阶段需要细细加以领会 

              ② 

  和理解。” 这样,推崇原子式个体的经验主义哲学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就难 

  以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的新需要,相反,实现整体和绝对的黑格尔哲学却十 

  分适合于论证这种新需要。于是,“复兴黑格尔”的呼声就在率先由自由资 

  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的英国首先出现,并迅即在社会制度及哲学思想方 

  面与英国属于同一传统的美国引起反响,后来、又在德、意、法等国盛行。 

       新黑格尔主义者大都是通过研究、评述和解释黑格尔哲学的某些方面来 

  论证自己的理论,各人的哲学观点、政治立场等都不甚相同,有的新黑格尔 

  主义者甚至否认自己是黑格尔主义者。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许多共同性。 

  与拒斥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流派相反,新黑格尔主义者坚持把诸如世界 

  的终极实在、世界的本质等问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并力图沿黑格尔的道 

  路去说明世界。他们同黑格尔一样,以绝对的、统一的精神为实在。不过, 

  黑格尔是把理性的精神实在化,从而把精神发展视为理性的辩证发展,新黑 

  格尔主义者则是把非理性的精神实在化,从而把辩证法非理性化。在政治 

  上,他们大多主张国家高于个人,个人对整体权力要绝对服从。 

       新黑格尔主义思潮最早出现在英国。1865年,知识渊博、辩才过人的苏 



①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第98 页。 

② 转引自弗姆 (VergiliusFerm)编《哲学体系史》,1950 年英文版,第318 页。 


… Page 64…

格兰人斯特林(1820—1909)发表英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解释黑格尔哲学的 

巨著《黑格尔的秘密》。他在这部著作中把黑格尔对近代欧洲的贡献同亚里 

士多德对古希腊的业绩相提并论,认为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一切具有 

永恒智慧和永久精神价值的东西全都熔于一炉,用一种统一的眼光去观照天 

地万物。斯特林因此被视为新黑格尔主义的先驱,但打破经验论哲学一统英 

国思想界的局面,使新黑格尔主义在英国立足的则是牛津大学教授格林 

 (1836—1882)以及凯尔德兄弟(1835—1908,1820—1898)等人。格林是 

穆勒在牛津大学的劲敌,他对一直雄霸英国哲学界的传统经验论作了猛烈批 

判,认为它把知识还原为孤立、分散的原子式的知觉,忽视理智的作用,因 

此不能解释知识的可能性。我们之所以有可能整理经验,乃是因为实在本身 

就是一个秩序井然、相互关联的系统,这样一种系统的存在,也意味着存在 

永恒地尽善尽美的意识,即绝对精神。所以他要求以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 

尔哲学取代经验论哲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格林反对穆勒、斯宾塞等人用自 

然科学方法解释道德生活的倾向,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产儿,而且还具有超 

自然的精神原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