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影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述》,《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0同上,第 2、3頁。 

11同上,第2頁。 

12同上,第4頁。 

13野口悠紀雄:「1940年体制――さらば戦時経済」、枺蠼U済新報社、2002年、第3頁。 

14对于这方面国内学者多有论述,可参见冯玮:《总体战和现代日本经济体制三大特征的形
成》,《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冯玮:《日本战时经济体制在战后的延续――“1940年体
制论”解析》,《日本研究集林》2004年第1期;冯玮:《“总体战”和现代日本间接金融体
制的形成》,《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冯玮:《“总体战体制论”:当今日本史坛值得关注
的理论》,《历史教学》2004年第6期;杨栋梁:《论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兼评“1940
年体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5可参见山之内靖、J。Victor Koschmann、成田龙一编:《总体战和现代化》,柏书房,2000年
版;栗田健:《日本的劳动社会》,东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版;雨宫昭一:《战时战后体制
论》,岩波书店,2001年版;小林英夫:《帝国日本と総力戦》、有志舎,2004年版 

16冯玮:《日本战时经济体制在战后的延续――“1940年体制论”解析》,《日本研究集林》
2004年第1期 

17尹秀芝:《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民主改革与日本现代化》,《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18所谓“经营者革命”,指的是资本和经营一体化的体制(又叫所有者资本主义)变成资本
与经营相对分立的新体制(又叫经营者资本主义)。参见王振锁:《日本战后五十年
(1945…199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19野口悠紀雄:「1940年体制――さらば戦時経済」、枺蠼U済新報社、2002年、第80頁。
(转引自冯玮:《日本战时经济体制在战后的延续――“1940年体制论”解析》,《日本研究
集林》2004年第1期) 

20同上,第80…88页 

21同上,第73页 

22同上,第5页 

23同上,第39页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 特约责任编辑 冯玮 ) 


日本环保NGO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朱 哲 莹 

 

内容提要: 近几年,中国的环保NGO作为环境保护中的特殊群体,在环境保护方
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能否认其发展仍处于“婴儿阶段”。在日本,环保NGO
在与“政府、企业、市民”这些特定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和创造有
利于组织发展的条件,为日本成为环保强国贡献了力量。本文主要通过借鉴日本
环保NGO的活动情况,阐述中国环保NGO的未来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日本环保NGO 中国环保NGO 活动机制 

 

在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曾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不过随着国内多方的
努力和配合,日本已经走出了“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KC)'1'的临界点,成为了
环保强国,在这过程中,环保NGO功不可没。 

近年,中国环保NGO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2003年的怒江保护战,2005年的
质疑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等壮举,使得“绿家园”、“自然之友”等一大批环保
NGO成为公众的焦点。然而相关法律和政策的不完善、环保参与意识的欠缺,以
及为追求利润而破坏环境的盲目举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保NGO的发展。 

环保NGO在中日两国的各自发展情况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当然;更重要的是
能够通过分析和借鉴日本环保NGO的活动机制和发展,获得一些启示,从而促进
中国环保NGO的发展。 

 

一、日 本 的 环 保 NGO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与企业之外
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公益性
等特点。'2' 而环保NGO就是各种各样以环境保护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
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NGO。'3' 

 

一)日本环保NGO的总体情况 


据日本环境协会最新(2006年)发布的《环境NGO总览》,截止到2006年,
有地址可查的环境NGO共有一万四千多家, 但由于存在很多尚未登记的环保NGO,
所以相信实际数量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日本环保NGO规模不一,会员人数在10
人到100人的组织占比例最大,达到53%以上,预算规模在100万日元以下的NGO
占了57%以上,超过1亿日元的只占3。9%。从活动领域来说,环保NGO的活动主要
集中于开展环境教育、自然保护、森林的保护和绿化、美化环境、推广环境友好
型生活方式等领域。'4' 

二)日本环保NGO的活动 

环境系统组织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组织系统与其外在环境都有一种密切的关
系,组织可以从环境中获得某些收益,以利组织发展;也可能被环境制约,抑制
进一步发展,甚至扼杀现有的组织。日本的环保NGO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与组织所
存在的环境之间的互动。 

环保NGO活动的特定环境'6' 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市民”(如图1)。如何与
三者间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特定环境,是本文考察和借鉴的重
点。 

图1:日本的环保NGO之活动机制 

 

注:笔者制作 

文本框: 政 府
政 府
市 民企 业 
NGOs 
启发活动 
环保活动 
参与 
支持
合作 
信息、分析 
影响决策制定 
法律、政策制定 
营造政治空间 
参与 
支持 
监督
合作

1、环保NGO与政府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为环保NGO营造政治空间;环保NGO通过委
托研究等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政策的制定。 

1)日本的NGO的行政、法律环境变迁。1998年通过的《非营利性组织法》,
在NGO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先,以前公益组织的成立取决于政府部
门的自由裁量权,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现在,只要符合法律规定,NGO的认证
不再需要审批。其次,以前一个组织须有约3亿日元的资产才有申请资格;现在,
资产资格已完全取消。最后,以前申请手续烦琐,政府官员可以借此对申请久拖
不决;现在负责认证的部门必须在收到申请后两个月内做出决定,加快了认证的
速度。'6' 当然,这部组织法并不完善,对非营利组织减免税的分歧仍未化解,没
有对慈善捐款的减税规定,不利于鼓励人们向非营利组织捐款。而且,新法还规
定经过认证的组织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所有会计报表,并拿出年度报告,有些
民间组织担心,一旦经过政府认证,就很可能丧失自主权。根据最新的统计,到
2006年经过认证的环保NGO的比例占40%左右,大多数的环保NGO尚属任意团体,
即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团体。 

最引人注目的是去年的公益法人制度改革。2006 年 6 月 2 日公布了《关
于一般社团法人以及一般财团法人的法律》(简称一般法人法)、《关于公益社
团法人以及公益财团法人认定等法律》(简称公益法人法)、《伴随实施关于一
般社团法人以及一般财团法人的法律以及关于公益社团法人以及公益财团法人
认定等法律、有关相关法律完善等法律》(简称相关法完善法)三部法律。'7'同
时还进行了与公益法人新制度相配套的改革,主要包括税制改革和会计基准改
革。新法的实行将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进一步调整,改革前公益法人制度
赋予政府部门很大的权力,在非营利组织中形成了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的“行政依存团体”或“外扩团体”。新法实施后,行政部门失去许多权力,非
营利组织的自主性将进一步增强。 

2)日本的环保NGO一般采取与政府合作的形式。通过对日本的环保NGO活动
形式的调查发现:环保NGO主要通过温和的活动形式来影响政府。如:在2005年,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先后四次接受林野厅关东森林管理局的委托,进行了“小笠原
诸岛森林生态保护地设立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8' 又如“环境·持续社会”


中心(NPO法人)2005年的“可持续社会和税制·财政”项目,通过和政府官员
开办座谈会和学习会的方式向环境省提出改革税制的建议方案,为环境省在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