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元朝十五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愚昧的,他们实际上是被那几个萨满巫师愚弄和陷害了,那杯治疗疾病的巫水正是一杯毒酒,但当时窝阔台、拖雷都被蒙在鼓里;第三种说法是窝阔台是知情者和主使者,他“害怕拖雷的威望和势力继续增高,构成对自己的威胁而设此骗局将拖雷害死”。


元太宗窝阔台宋蒙开战,远征钦察(1)

    宋蒙开战宋蒙联兵灭金后,蒙古汗国并没有兑现将河南地归还宋朝的诺言,仅将陈蔡东南地区归宋。不少宋人对此感到不平,其中一些人产生了侥幸求胜的心理。淮东制置使赵癸与其兄两淮制置使赵范提出了“守河据关,收复三京”的建议,企图乘蒙古主力北还、河南空虚之机,收复西京洛阳、东京汴京和南京归德。宋理宗赵昀命知庐州全子才等率军合淮西兵向汴京进军,汴京守将李伯渊等杀崔立出降。不久赵癸也以淮东军队5万至汴京会师。当时河南地区经过多年战争破坏,到处是“茂草长林,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踪”。在蒙古攻金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曾经决开黄河大堤企图水淹金军,结果导致了黄河泛滥,道路难行,其水深及腰甚至有没人之处,宋军行军和运粮都十分困难。    
    宋将徐敏子领兵向洛阳进发,蒙古东道诸王塔察儿令守将设空城诱使宋军轻进。宋军鼓噪入城,居民来降者只有300余家。由于“水潦泛滥,粮运不继,所复州郡皆空城,无兵食可因”。控制朝政的南宋奸相史嵩之又故意不供应军饷,致使宋军无法坚守空城。蒙军截击宋军,并向洛阳逼进。宋军虽未战败,但也只好撤兵。这件事发生在南宋端平元年,故而史称“端平入洛”。它不仅未能实现南宋“守河据关,收复三京”的战略计划,反而为蒙古南下攻宋提供了借口。    
    太宗六年(1234)底,窝阔台在答兰答八思建立行宫,召集诸王大臣会议,决定南下伐宋,并再次进行西征。南征之师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阔端率领攻取四川;中路军由窝阔台第三子阔出率领进攻汉水及长江流域;东路军由宗王口温不花率领进攻江淮。    
    太宗七年(1235)十月,阔端的西路军进至巩昌,出身汪古部的原金朝降将汪世显叛宋降蒙,并引蒙军南下。十二月,进围制置使赵彦呐于青野原,宋御前诸军都统制曹友闻驰援,蒙军撤退。第二年九月,阔端出大散关,破武休关,入兴元,欲进攻大安。赵彦呐急调曹友闻控制大安,以保蜀门。曹友闻提出,自己驻兵沔阳,敌人有后顾之忧,必然不敢越过沔阳而入蜀。如果离开沔阳而入大安,则是弃天险而就平旷,正是就敌骑兵之长,暴露自己步兵之短。况且众寡不敌,必然导致失败。赵彦呐不听,致使曹友闻全军覆没,曹友闻力战而死。从此,蜀门大开,蒙古军队长驱直入。一月之间,攻克了包括成都在内的54座城市。太宗十年,蒙军的一部还曾进攻重庆,东及万州、夔州。    
    太宗七年(1235)六月,阔出与诸王众将失吉忽秃忽、口温不花、塔思以及汉将史天泽、张柔等与原屯黄河沿线的塔察儿会合,渡河南下,接连攻下唐州、枣阳、光化军,原投降宋朝的金军将领纷纷叛宋降蒙,张柔等攻下郢州。不久,襄阳守军内讧,将领王曼投降蒙古,结果襄阳被蒙军占领。襄阳是南宋守卫疆域的重镇,自岳飞收复以来已经130余年,生聚繁庶,城高池深,钱粮在仓库者不下30万,弓矢器械24库。宋军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但宋将孟珙、杜杲、吕文德等合力抵抗,曾先后打败口温不花与察罕等人。后来孟珙还收复了信阳、光化军和襄阳等地。而窝阔台的爱子阔出也在进攻江陵时阵亡了。    
    这时,蒙古汗国还没有打算灭掉宋朝,只是重在劫掠人口财物,故而不少城市得而复失,包括成都等地不久又落入宋军手中。太宗十二年,宋朝以孟珙为四川制置使,他改革积弊,大兴屯田,使东川的局势大为改观。后来又任命立有大功的余玠为四川安抚大使,负责川中防务。余玠在四川积极改革,招揽人才,先后修建了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等几十座山城,“皆因山为垒,寨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积粮为必守之计”,各个城市又互相联络,形成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蜀地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远征钦察与长子西征太宗六年,在答兰答八思诸王大会上决定南下攻宋的同时,窝阔台还派出了两支西征军,主要任务是征服“成吉思汗未征服完毕而留下的百姓”:一支军队远征波斯等地,消灭札兰丁残余势力;另一支军队的任务是远征钦察、不里阿耳各部。征服波斯地区的军队进军比较顺利,札兰丁兵败逃亡,被曲儿忒人杀死。但远征钦察等地的军队却遇到顽强的抵抗,“因为那里的百姓难攻”,为此窝阔台根据察合台的建议组织了“长子西征”军。    
    蒙古军进攻匈牙利(选自《帝国草原成吉思汗》)    
    长子西征的原因与军队的组成《蒙古秘史》详细记载了组织“长子西征”的原因:“斡歌夕合罕又说:‘这次派遣长子出征的规矩(约孙),是察阿夕兄长提出的。察阿夕兄长来说:‘可派我儿子中的年长者不里出征,增援速不额台。如果派长子出征,则军多势盛,力量强大。那边的敌人众多,敌国很多,兵锋坚锐。据说那些百姓愤怒时用武器杀死自己,他们的武器很锋利。’”窝阔台接着说:“这就是朕等商议的话,依着察阿夕兄长的热衷之言,可命长子们出征!可向各处宣谕命巴秃、不里、古余克、蒙格等宗王出征的理由。”历史证明,察合台关于组建以长子为主的西征军的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它保证了此次西征的胜利,巩固了成吉思汗西征的成果,促成了钦察汗国的建立,从而使大蒙古汗国有可能在历史上存在几百年。    
    对于各支贵族出征的人员以及西征军的领导,窝阔台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次出征者之中,凡管领百姓的宗王,应在其诸子中命其长子出征。不管领百姓的宗王们、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无论何人,也应命其长子出征。公主、驸马们,也应照规矩命其长子出征。”《史集?窝阔台合罕纪》则列出了成吉思汗四子名下诸位出征者的名单:“奉命出征钦察草原和那些边远地区的宗王(如下):拖雷汗诸子中的长子蒙哥汗及其弟拨绰;窝阔台合罕家族中的长子贵由汗及其弟合丹;察合台诸子中的不里、拜答儿以及合罕的兄弟阔列坚;术赤的儿子们拔都、斡答儿、昔班和唐兀惕。蒙古伊尔汗国总督的墓庙    
    (选自《帝国草原成吉思汗》)(参加远征的还有)尊贵的异密速别台把阿秃儿等人。”这支西征军的总数在12万以上(一说为15万人),名义上的总帅是术赤系的拔都,而“中军出征者,以古余克(贵由)为首长”。


元太宗窝阔台宋蒙开战,远征钦察(2)

    征服不里阿耳、钦察诸部1236年秋,贵由、蒙哥率领的西征军与拔都兄弟的军队在伏尔加河流域会师,进攻不里阿耳部。这是当地芬种、斯拉夫种与突厥种的混合部族,后被可萨突厥打败,分两支逃亡。一支留居在伏尔加河上游,一支西迁多瑙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的不里阿耳城一向以“阵地坚固和资源丰富而闻名全世”,速不台军一举攻克了不里阿耳城,并大加屠戮,焚毁了这座城市。这年冬天,蒙军进至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钦察部驻地,其一部首领投降,另一部首领八赤蛮坚决抵抗,“他奔向各方,什么都抢”,“没有一个经常落脚的地方,因此蒙古军队无法捉到他。他藏在亦的勒河(伏尔加河)岸上的林中”,以森林作掩护,与蒙古军展开了游击战,蒙哥率一支骑兵,活捉了八赤蛮,不久附近的阿速部也被征服。蒙军占领了里海以北地区后,为攻入斡罗思打开了通道。    
    征服斡罗思,攻占莫斯科诸城太宗九年(1237)秋,蒙军进抵奥卡河中游的也烈赞(梁赞)侯国,并派出使者谕降,要求其贵族与百姓交出十分之一财富,被也烈赞人拒绝。于是蒙军发动了猛攻,双方激战5天,于十二月二十一日攻克了也烈赞城,进行了残酷的屠杀,据说全城残破,剩下的“只有烟雾和灰烬”。    
    太宗十年(1238),蒙军攻入兀拉基米尔公国,连续攻下了莫斯科等14座城市。随后蒙军撤至顿河流域进行休整。经过一段休整后,太宗十一年(1239),蒙哥的蒙古军队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