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115亿美元。而且随着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扩张,
也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胁和挑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经济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于次日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
大战。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经济政策
第一,观望牟利政策。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基本上是实行
纵容法西斯侵略和观望牟利的政策。其最终目标是大发战争横财。美国政府
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先后采取了下列经济措施:
一是出售军工产品。1935年,美国政府为了发战争横财,表面上颁布了
禁止对交战国出售军工产品的“中立法案”,以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又通
过垄断集团秘密地将战略原料和军工产品偷偷地卖给德国、意大利、日本法
西斯分子,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二是允许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第二次大战发生后,美国政府被
迫于1939年冬,允许反法西斯国家按现购自运的协定向美国采购军工产品。
但德国法西斯则通过美国垄断组织或所谓“中立国”购买军需品,从而使美
国垄断组织或军火商获得商品市场,大发战争横财。
三是颁布“租借法案”。由于美国人民反对向法西斯国家出售军火,要
求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物质支援,美国国会被迫于1941年3月11日颁布了
“租借法令”。美国政府根据法令规定向英国、法国、苏联供应了价值约440
亿美元的军需物资,美国的垄断组织也从军火买卖中获得了70多亿美元的商
品物资补偿,为美国进行对外扩张活动创造了条件。
第二,调节经济政策。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从此美国
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罗斯福政府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一方面制定
政治政策,稳定国内政局,加强政府权力,打击国内法西斯势力;另一方面
是实行调节经济政策,主要推行战时经济。美国调节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下
列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调节经济机构。战争期间,为了将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美国建
立了一系列经济调节机构。例如,1940年5月,美国建立了紧急管理局,其
任务是实行扩军备战。1941年1月成立了生产管理局,它是美国战时经济的
最高领导机构,局长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克努德森。它根据需要,建立
… Page 96…
各种具体机构,并管制一定经济部门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业生产工作。1943
年5月,美国又建立了战时动员局,詹姆斯·弗·伯恩斯任局长。这是一个
协调战时经济的机构。1944年10月,该机构改名为战时动员与战后恢复局,
其职责是调节战时经济,制订战后恢复经济方案。
二是筹集军费。美国在战争期间,需要大量军费。例如,1939年军费支
出为12亿美元,1940年为18亿美元,1945年为800多亿美元。为了解决战
争经费,组织军事订货生产,控制战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下列政策:
第一、加强课税,提高税率。例如1940年6月美国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免征
额,提高个人超额累进所得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率。同时,提高货物税、房地
产税、赠予税、超额利润税的税率。1941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增税法案,决
定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提高至 77%,公司税
率提高至31%。1942年10月实行新税法,将个人所得税的最低税率和最高税
率分别定为18%和88%。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40%,超额利润税率为90%。
在战争期间 (即1939—1945年),美国征税收入总额为1370亿美元,全部
军费的44%是依靠课税来支付。第二,发行战时公债。这是美国筹集军费的
一个途径。在战争期间,美国先后8次发行公债,共筹款2745亿美元,支付
了全部军费的56%。
三是实行管制物价。这是控制战时通货膨胀的重要调节措施。在战争期
间,美国市场上和商品及劳务价格上升80%以上,1945年的价格水平较1940
年增长了36%左右。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第一,
1942年初美国颁布了物价紧急管制法,并授权美国物价管制署管制物价。第
二,1942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稳定法,也就是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战时
最高价格水平上。为了实施稳定法,美国成立经济稳定署。第三,实行商品
规定最高限价政策。即罗斯福总统授权物价管制署对影响生活的全部商品规
定最高价格或实行纯经济限价办法。这些措施使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提高
分别控制在2%至4%左右。
四是实行定量配给制。这是美国战时调节经济的重要措施。美国实行的
管制物价政策,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未能根本解决战时通货膨胀问题。出
现了商品质量下降,黑市猖獗、违反物价管制条例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对付
通货膨胀,稳定市场,1941年初实行了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制,保证平均
分配。实行配给制的有轮胎、汽车、自行车、鞋、糖、咖啡、打字机等日用
消费品和主要食品。
五是加强战略物资管制。在战争期间,美国为了保证军工生产需要,根
据1939年6月颁布的“关于战略原料的法令”的规定,对重要原材料、战略
物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战略原料进口和军需品出口,实行管制。在战时,
美国实行管制的物资计有900种左右。有些特别重要的物资,如有色金属、
钢、生丝等等,由国家实行直接分配。
此外,在战争期间,美国还对劳动力分配实行调节。主要是保证美国军
队、军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需要的优先供应。
②第二次大战时期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它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战时经济、战时生产的高涨,生产与资本的集
… Page 97…
中,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
的标志:
一是垄断组织把持战时管制机构。第二次大战推动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发展。在战争期间,垄断资本家利用国家政权来牟取巨额垄断利润。
在战时经济年代,罗斯福政府以调节经济为由,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管制机构。
如紧急管理局、生产管理局、战时动员局、工业委员会等。这些战时经济调
节机构,都由政府官僚、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及其亲信把持,并成为其加
强与发展垄断的工具。例如,1941年成立的生产管理局,是管制战时经济的
中央机构,它通过各种战时机构,控制国家军事订货,管制原材料、燃料、
劳动力,制定价格等经济调节大权,千方百计地扩大垄断组织的利润收入。
二是国家向垄断组织的军事订货扩大。在战时,美国筹措庞大军费和组
织军事订货。这些军费用于扩大国家向垄断组织的军事订货。在战争期间,
国家军事订货和采购军需品的军费支出达3000多亿美元,军事订货的利润源
源流入垄断资本家的腰包,从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是国家投资兴建军工企业,无偿租给垄断组织经营。在战争期间,为
了发展军工生产,美国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172亿美元,兴建了有关飞
机、化学、造船、原子能、无线电设备、金属加工等2000多个军工企业,其
中70%的企业,无偿交给大垄断资本组织进行经营,从而使垄断组织大发战
争横财,促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第二,工业的畸形发展。战争年代,美国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产量增长。例如,1939—1943年,美国的
重工业产量增加了两倍多。轻工业产量增长60%多,但有些民用物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