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宗教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革命、维系道德、治理国家的思想武器。他说:“宗教之高下胜劣。不容 

                                                                  ① 

  先论。要以上不失真,下有益于生民之道德,为其准的。”按照这个标准来 

  衡量各种宗教,他觉得佛教是最理想的宗教了。他在狱中冥思苦想了三年, 

  一出来马上提出“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而且表示,“近日办 

  事的方法,全在宗教、国粹两项,……自己可以尽力的,总不出此两件事。 

  所望于诸君的,也便在此两事” (《演说录》)。一言以蔽之,他把全部心 

  思精力都用在宗教、国粹两件事上,并且也希望大家都这么做,可见他是如 



② 同上书。 

①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 


… Page 82…

  何的看重宗教了。演讲之后接着又是撰文(《建立宗教论》、《人无我论》), 

  又是写信 (《答铁铮》、《答梦庵》),其热心提倡佛教的劲头,实在不亚 

  于任何虔诚的宗教徒。 

        《建立宗教论》称佛教不讲上帝,不搞偶像崇拜,是一种无神教。佛教 

  虽然也崇拜释迦,但这是“尊其为师,非尊其为鬼神”。其本意不过因为释 

  迦的“遗风绪教,流传至今,沐浴膏泽,解脱尘劳,实惟斯人之赐,于是尊 

  仰而崇拜之”,这也和读书人崇拜孔子、官吏崇拜萧何、匠人崇拜鲁班、裁 

  缝崇拜轩辕一样,是各种崇拜当中最清净的。他说:“佛法只与哲学家为同 

  聚,不与宗教家为同聚。”因此,“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之实证 

         ② 

  者’” 。当然,章太炎认为佛教也要加以改造,才可以利用,因为传统的佛 

  教如净土宗,已经沾染了许多有神论的杂质,所以要用华严、法相二宗改良 

  旧法。特别是法相宗,论证烦琐,最富于思辩性,章太炎称赞法相宗思想“精 

  深”,主张以法相宗为基础建立新宗教。他宣布:“居今之世,欲建立宗教 

  者,不得于万有之中,而虚拟其一为神;亦不得于万有之上,而虚拟其一为 

                                             ① 

  神。”“今之立教,惟以自识为宗。” 

       关于提倡佛学的理由,章太炎还作过如下的具体申述: 

       第一,佛教烦琐哲学的论证方法,与古文经学家法相似,且可与近代西 

  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相沟通。章太炎终生崇奉古文经学,注重名物训诂考 

  据,以审名实、重佐证、戒妄牵、守凡例、断情感、汰华辞作为治学门径。 

  这也就是所谓的朴学学风。朴学的特色,就是无证不信,罗列事实,分析比 

  较,通过烦琐的考证求得历史的事实和词语的本义。佛教法相宗也注意用烦 

  琐的概念范畴对世界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最后达到“万法 

  唯心”,“万法唯识”的结论。章太炎认为唯识宗的思想方法与古文经学原 

  则相似。“此一术也,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从入之涂,与平生朴 

  学相似,易于契机。解此以还,乃达大乘深趣。(《葑汉微言》)。不仅如 

  此,法相宗思辩精细,也符合近代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盖近代学术,渐 

  趣实事求是之涂。自汉学诸公,分条析理,远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学萌芽, 

  而用心益复缜密矣。是故法相之学,于明代则不宜,于近代则甚适,由学术 

  所趣然也。” (《答铁铮》) 

       第二,佛教符合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平等观念。章太炎说:“佛教最 

  重平等,所以防碍平等的东西,必要除去。满洲政府待我汉人种种不平,岂 

  不应该攘逐?……又且佛教最恨君权,大乘戒律,都说:“国王暴虐,菩萨 

  有权,应当废黜。”又说: ‘杀了一人,能救众人,这就是菩萨行’。其余 

  经论,王、贼两项,都是并举。……这更与恢复民权的话相合。” (《演说 

  录》)他还指出基督教窒息人的自由思想,崇奉一尊,与平等原则绝远,应 

  该加以反对。他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作为衡量哲学价值的尺度,觉得佛 

  教最重平等,应该提倡。 

       第三,佛教可以增进人的道德。章太炎十分看重道德,认为无道德者必 

  不能革命。“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也。”(《革命之道德》)而要 

  增进道德,则舍佛教莫由。“这华严宗所说,要在普度众生、头目脑髓,都 



② 章太炎在日本时的讲稿:《佛法果应认为宗教耶?抑认为哲学耶?》转引自谢撄宁:《章太炎年谱摭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58 页。 

①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 


… Page 83…

可施舍于人,在道德上最为有益。”“若没有宗教。这道德必不得增进。生 

存竞争,专为一己,就要团结起来,譬如一碗的干子,怎能团得成面?” 

 “所以提倡佛教,为社会道德上起见,固是最要,为我们革命军的道德上起 

见,亦是最要。” (《演说录》)他认为戊戌变法运动之所以失败,唐才常 

起事之所以流产,就是因为维新党和保皇党人没有道德。因此,他提出要“用 

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他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此专门 

写了一篇《革命之道德》批判旧党、新党的道德堕废,人格沦丧,主张革命 

者要讲究修养,增进道德,以担当起反清排满革命的重任。 

     第四,佛教可以使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章太炎认为,佛教讲“万法 

惟心”,世间一切现象(包括“我”)都是幻见幻想,并非真实存在。因此, 

信仰佛教就可以忘我奋斗,不怕艰苦,悍然独往,蹈死如饴。他说:“要有 

这种信仰,才能勇猛无畏,众志成城,方可干得事来。” (《演说录》)他 

还说:“以勇猛无畏治怯儒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 

以力戒诳语治诈伪心。此数者,其他宗教伦理之言,亦能得其一二,而与震 

旦习俗相宜者,厥惟佛教。”(《答梦庵》)“非说无生,则不能去畏死心, 

非破我所,则不能去拜金心;非谈平等,则不能去奴隶心;非示众生皆佛, 

则不能去退屈心;非举三轮清净,则不能去德色心。” (《建立宗教论》) 

只有信仰佛教才能排除生死,旁若无人,布衣麻鞋,径行独往,上无政党猥 

贱之操,下作懦夫奋矜之气,这样才能对中国前途有益。 

     第五,哲学与宗教发展的趋势,佛教将占主导地位。章太炎考察了西方 

和中国的思想学术史,认为思想学术的发展规律是哲学与宗教互相更替,循 

环往复,即宗教——哲学——宗教。中国的孔、老,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 

图,都以哲学代替宗教。后来,苏、柏二氏的学说,导致基督教的产生;孔 

子、老子的学说,转化为儒教。基督教和儒教又经过培根、笛卡尔和程朱陆 

王变成哲学。程朱陆王都以禅宗为其根本,德国哲学家对佛经也有所采纳, 

那么今后“继起之宗教,必释教无疑也(《建立宗教论》)。他还从宗教发 

展的历史说明,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然后发展到无神教,这是一般的规律。 

必须经过一神教的阶段,渐入无神教;如果从多神教直接进入无神教,那无 

神教一定带有种种多神教的杂质。“如今基督教来,崇拜一神,借摧陷廓清 

的力,把多神教已经打破,所以再行佛教,必有效果可见的了。”(《演说 

录》)他对推行佛教充满了信心。 

     从以上五点理由不难看出,章太炎实际上是对佛教理论加以改造,使这 

个古代的宗教哲学穿上新时代的衣装,成为资产阶级可以利用的武器。他把 

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个人奋斗、唯我独尊等等意识观念绝对化, 

使之变成宗教信仰,要人们顶礼膜拜。他赶走了人格神,却又请来了神秘的 

真如,使粗陋的上帝披上了思辩的精致服装。因此,他的新宗教乃是不重偶 

像崇拜而致力于教义信仰的佛教法相唯识宗在新历史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