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的理论。
在研究地质学之初,赫顿曾对英国海岸的一些沉积岩进行过地质考察。
后来,他又对苏格兰山脉的岩层进行过较为广泛的地质考察。在考察中,他
发现,苏格兰山脉的岩石是结晶型的。他认为,这些结晶岩显然是由熔岩冷
却而成的,而不是像维尔纳所说的那样,结晶岩是矿物在水中结晶而成的。
正是在对结晶岩的考察和分析中,赫顿对维尔纳的水成论产生了最初的怀
疑。
通过初步的地质考察,赫顿逐渐形成了地球内热作用是主要的地质作用
这一基本观点,而地球内热作用亦即火成作用,这实际上是早期火成论的观
点。这样,赫顿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但使早期火成论得以复兴,而且进
一步发展了早期的火成论,赫顿本人也就因此成为火成论的新的代表人物。
1785年,55岁的赫顿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了他的第一篇地质学论文,
简要地论述了他的火成论的基本观点。1795年,赫顿所著的代表新的火成论
的奠基性著作——《地质学理论》在爱丁堡出版。
赫顿的火成论有三个明显的理论特征:①他认为火成作用是主要的地质
作用;②他认为水成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③他认为现在的地质结
构是多种自然力长期缓慢作用的结果。
赫顿认为,由于地球的内热作用,地球内部熔融的岩浆就会时而从地壳
的裂缝和缺口中迸发出来,从而形成火山爆发,因此就会不断产生熔岩的堆
积,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岩层。在肯定地球内热是主要地质作用的同时,赫
顿也不完全否认水成作用。他认为,沉积岩的形成,就是地球内热与海水压
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赫顿还认为,地质作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
多种自然力长期的、连续的和缓慢的作用。由于各种自然力的作用十分缓慢,
因此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是,地质作用又是长期的、连续的,因此人们可
以从现在还在起作用的那些力量中来分析地球地质的演化历史。
赫顿还在当时处于萌芽中的力的守恒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地质作用力
守恒思想。他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各种地质作用力是周而复始的,地质变
化过程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它“既没有一个开始的迹象,也没有一个结束的
前景”。
赫顿的新的火成论以英国的一些地质史料为基础,较为科学地解释了一
些地质现象,并初步地提出了地质渐变论的思想。但是,由于这种思想违背
了《圣经》中关于摩西洪水的说法,同时,由于赫顿的火成论不像维尔纳的
水成论那样具有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础,因此,赫顿的火成论发表后不久,
就受到了水成论的猛烈攻击。
④水成论与火成论的争论。在英国,最先对赫顿的火成论进行猛烈攻击
的,是曾对英国煤矿地质进行过考察的地质学家约翰·威廉斯。他是一位有
宗教信仰很深的地质学家。1785年,当赫顿去皇家学会宣读他的第一篇有关
火成论的论文时,威廉斯就对火成论表示不满。此后,威廉斯花了4年时间,
… Page 83…
以他的煤矿地层考察为基础,在1789年写成并出版了《矿物界的自然史》一
书,对赫顿的火成论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威廉斯认为,火成论的主要错误,是以火成作用和其他自然力的作用本
身来说明地质变化,而这样做,在理论上就必然会导致无神论。因此,他认
为,无神论倾向是赫顿学说的主要错误。他说:“赫顿关于地球的永恒性的
狂妄和牵强的见解,首先把人引向怀疑论,最后把人引向十足的反正统信仰
和无神论。如果我们一旦相信地球是永恒的,并能继续产生不断进步的万事
万物,我们就会认为不需要有一个统治力量来干预一切;而且我们因为无从
靠肉眼看到至高无上的主宰,我们就会把一切都归之于盲目的机会。”他指
责说,赫顿的著作实质上是一种对宗教的叛逆行为。
新的火成论在18世纪末,虽然在理论上处于十分幼弱的地位,但也有不
少支持者,在英国,最先在理论上对赫顿的火成论表示支持的,是他的两位
友人:一位是爱丁堡大学的博物学教授普莱费尔(1747—1819年),一位是
爱丁堡地区的业余科学家霍尔 (1761—1832年)。
普莱费尔去爱丁堡大学任数学教授时,就对赫顿的著作进行过深入的研
究,同时,他自己也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进行过广泛的地质考察。1802年,
他出版了《赫顿学说的新证》一书,在书中,他对赫顿学说所作的理论阐述,
比赫顿本人还要清楚。除此之外,他在著作中还论述了他自己对冰川遗迹所
作的地质考察,因为他发现,冰川常常把一大块岩石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
地方。因此,他认为,冰川作用也曾是地质史上的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
霍尔主要以实验方法证明赫顿学说。1790—1812年,他设计并进行了一
些重要的地质学实验,以求使赫顿学说获得实验证据。维尔纳的信徒批判赫
顿学说时,从水成论的观点出发,认为熔融的岩浆不会因固化而变成晶体,
而只会像火山的熔岩那样,变成玻璃状的东西。对此,霍尔进行了一个与水
成论的说法相反、而与赫顿学说一致的实验,霍尔曾在一家玻璃工厂看到,
当熔融的玻璃浆缓慢冷却时,它就变为不透明的结晶体;而当它快速冷却时,
它就变成透明的玻璃体。霍尔假定熔融岩也是这样。于是,他从维苏威火山
和埃特纳火山弄到了一些熔岩,他把这些熔岩放在炼铁厂的高炉中熔化后作
了类比实验。结果发现,熔融的岩浆缓慢冷却时,它就变成了像玄武岩那样
的结晶体;而当它快速冷却时,它就变成了玻璃状的东西。这一实验结果,
使赫顿学说获得了最初的实验证据。又如,维尔纳的信徒在批判赫顿学说时,
曾从水成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象石灰岩一类的岩石受热后就会分解,而不会
如同赫顿所说的那样,在受热后变成新的岩石。对此,霍尔也进行了一个判
决性的实验:他把石灰石放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加热,结果发现,它并没有
象水成论的信徒所说的那样分解掉,而是象赫顿曾预言过的那样,在冷却后
变成了大理石一类的岩石。又如,霍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散沙放在一个
盛有海水的壶中加热,结果散沙凝结在一起,变成了同沙岩一样坚硬的岩石。
这一实验,同样也使赫顿有关沙岩形成的理论得到了实验上的证实。霍尔的
这些地质学实验,不仅使赫顿学说获得了实验上的证据,更重要的是,他首
次把实验方法带进了地质学,这对19世纪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
影响。
(3)发展趋势
从1790年到1830年间,由于水成论与火成论的论战,由于矿物学、岩
… Page 84…
石学、矿物化学以及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地质学进入了被称为地质
学史上的“英雄时代”。19世纪初,随着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水火之争随
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新趋势主要表现在:火成论逐渐向渐变论发展,
而水成论则进一步向灾变论转化。
早在赫顿提出火成论之初,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布丰就提出过关于地球演
化的渐变理论。在生物学上,布丰是早期进化论的思想先驱之一。他在进行
植物种植和植物分类研究的同时,也进行过一些初步的地质理论研究。在他
自己的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他认为,地球也有自己的地质演化史。
他曾假定地球的年龄为8万年左右,在这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地球经历了7
个地质演化阶段,这些演化阶段的主要过程是,最初某颗慧星与太阳相撞,
使太阳的一些物质迸发出来形成太阳系的大小行星。而地球最初也同其它行
星一样,是半液体状的熔融物质,由于自转的作用,逐渐形成具有凸出来的
赤道和扁平的两极这样的球体。后来,由于地表温度逐渐下降,便形成了地
壳以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