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 第一 独一 (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
时,具寿阿那律,独于一静处,生如是心念:“若对四念处有失者,则正如失顺苦尽之圣道。若对四念处有得者,则正如得顺苦尽之圣道。”
三
时,具寿大目犍连心知具寿阿那律之心念,譬如力士之屈腕伸展、伸腕屈,以如是之速,现于具寿阿那律之前。
四
时,具寿大目犍连对具寿阿那律言曰:“友阿那律!云何比丘得四念处耶?”
五
“友!于此有比丘,于内身观集法、于内身观灭法、于内身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六
于外身观集法、于外身观灭法、于外身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七
于内外身观集法、于内外身观灭法、于内外身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仕。
八
彼若于非违逆,欲以违逆想而住者,即以违逆想住;若于违逆,欲以非违逆想住者,即以非违逆想住;若于非违逆与违逆,欲以违逆想住者,即以违逆想住;若于违逆与非违逆,欲以非违逆想住者,即以非违逆想住;若将非违逆与违逆俱遮,欲以舍、正念、正知住者,即舍、正念、正知而住。
九
于内受观集法、于内受观灭法、于内受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
于外受观集法、于外受观灭法、于外受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一
于内外受观集法、于内外受观灭法、于内外受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二
彼若……乃至……
十三
于内心……乃至……
十四
于外心……乃至……
十五
于内外心观集法、于内外心观灭法、于内外心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十六
彼若……乃至……
十七
于内法、乃至……
十八
于外法、乃至……
十九
于内外法观集法、于内外法观灭法、于内外法观集灭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二十
彼若于非违逆,欲以违逆想而住者,即以违逆想住……乃至……以舍、正念、正知住。
二一
友!如是,比丘得四念处。”
注1 杂阿含一九、三二(大正藏二、一三九a)。
'二' 第二 独一(二)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具寿阿那律独一静处,生如是心念:
“若对四念处有失者,正如失顺苦尽之道。若对四念处有得者,正如得顺苦尽之道。”
三
时,具寿大目犍连心知具寿阿那律之心念,譬如力士之将屈腕伸、或将伸腕屈,如是之速,出现于具寿阿那律之前。
四
时,具寿大目犍连对具寿阿那律言曰:
“友阿那律!云何比丘得四念处耶?”
五
“友!于此有比丘,于内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外身观身……于内外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六
于内受观受,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外受观受……于内外受观受,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七
于内心……于外心……于内外心观心,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八
于内之诸法、于外之诸法、于内外之诸法观法,以热法、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九
友!如是,比丘得四念处。
注1 杂阿含一九、三三(大正藏二、一三九b)。
'三' 第三 手成浴池
一
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手成浴池之侧。
二
时,有众多比丘来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与阿那律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阿那律曰:
“具寿阿那律!对何法之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耶?”
四
“友等!我对四念处之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何为四念处耶?友等!于此我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
五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悟劣法为劣法,悟中法为中法,悟胜法为胜法。”
注1 杂阿含二O、一(大正藏二、一三九c)。
'四' 第四 坎它契(一)
一
一时,具寿阿那律与具寿舍利弗及具寿大目犍连住于裟只城坎它契林。
二
时,具寿舍利弗与具寿大目犍连,夕时由宴默起,来至具寿阿那律住处。至已,与具寿阿那律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曰:
“友阿那律!有学之比丘,应具足何法而住耶?”
“友舍利弗!有学之比丘,应具足四念处而住。何为四念处耶?
四
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友舍利弗!有学之比丘,应对此四念处具足而住。”
注1 杂阿含二O、六(大正藏二、一四0c)。
'五' 第五 坎它契(二)
一~二
裟只城因缘……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言曰:
三
“友阿那律!无学之比丘,应具足何法而住耶?”
“友舍利弗!无学之比丘,应具足四念处而住。何为四念处耶?
四
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舍利弗!无学之比丘,应对此四念处具足而住。”
注1 杂阿含二0、七(大正藏二、一四一a)
'六' 第六 坎它契(三)
一~二
裟只城因缘……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对具寿阿那律曰:
三
“具寿阿那律!对何法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耶?”
“友!我对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何为四念处耶?
四
友!于此,我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友!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
五
友!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悟千世间。”
注1 杂阿含二O、二(大正藏二、一四Oa)。
2 “千世间”。此乃说长老之殊胜住。长老早晨洗颜,忆念过去未来一千劫,现在思念一千铁围山,(出原注)。
'七' 第七 爱尽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于此,具寿阿那律对诸比丘告曰……乃至……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