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一个SQL数据库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
2。一个SQL表由行集构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与行对应一个数据项。
3。一个表或者是一个基本表或者是一个视图。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的表,而视图
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的定义。
4。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一个存储文件也可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用户可以用SQL语句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查询等操作。在用户角度来看,视图和基本
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都是关系(表格)。
6。SQL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SQL语句可嵌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
用,宿主语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语言等。SQL用户也能作为独
立的用户接口,供交互环境下的终端用户使用。
(这个内容好像很难懂,大家如果实在不行,了解就行了)
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SQL包括了所有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
1。数据定义:这一部分又称为“SQL DDL”,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定义数据
库、基本表、视图和索引4部分。
2。数据操纵:这一部分又称为“SQL DML”,其中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大类操
作,其中数据更新又包括插入、删除和更新三种操作。
3。数据控制: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
控制语句等。
4。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规定SQL语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下面我们就 简单介绍一下数据定义
SQL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索引和视图。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SQL所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如^00100009b^)
1。数据库的建立与删除
(1)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包括了多个基本表的数据集,其语句格式为:
CREATE DATABASE [其它参数]
其中,在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能重复,不然将导致数据存取失误。[其
它参数]因具体数据库实现系统不同而异。
例:要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CREATE DATABASE xmmanage
(2) 数据库的删除:将数据库及其全部内容从系统中删除。
其语句格式为:DROP DATABASE
例:删除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DROP DATABASE xmmanage
2。基本表的定义及变更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称为基本表,在SQL语言中一个关系唯一对应一个基本表。基本表的
定义指建立基本关系模式,而变更则是指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基本表进行删除与修改。
(1)基本表的定义:基本表是非导出关系,其定义涉及表名、列名及数据类型等,其语
句格式为:
CREATE TABLE[。]
( 数据类型 [缺省值] [NOT NULL / NULL]
[, 数据类型 [缺省值] [NOT NULL / NULL]]。。。。。。
[,UNIQUE (列名[,列名]。。。。。。)]
[,PRIMARY KEY(列名)]
[,FOREIGN KEY(列名[,列名]。。。。。。)REFERENCE (列名[,列名]
。。。。。。)]
[,CHECK(条件)] [其它参数])
其中,〈数据库名〉。]指出将新建立的表存放于该数据库中;
新建的表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表和一组列名,其二是实际存放的数据(即可在定义表
的同时,直接存放数据到表中);
列名为用户自定义的易于理解的名称,列名中不能使用空格;
数据类型为上面所介绍的几种标准数据类型;
[NOT NULL/NULL]指出该列是否允许存放空值,SQL语言支持空值的概念,所谓空值是
“不知道”或“无意义”的值,值得注意的是数据“0”和空格都不是空值,系统一般
默认允许为空值,所以当不允许为空值时,必须明确使用NOT NULL;
[,UNIQUE]将列按照其规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如不指定排列顺序,则按列的定义顺序
排列;
[PRIMARY KEY]用于指定表的主键(即关系中的主属性),实体完整性约束条件规定:
主键必须是唯一的,非空的;
[,FOREIGN KEY (列名[,列名]。。。。。。) REFERENCE(列名[,列名]
。。。。。。)]是用于指定外键参照完整性约束条件,FOREIGN KEY指定相关列为外键,其参
照对象为另外一个表的指定列,即使用REFERENCE引入的外表中的列,当不指定外表列
名时,系统将默认其列名与参照键的列名相同,要注意的是:使用外键时必须使用参
照,另外数据的外键参照完整性约束条件规定:外键的值要么与相对应的主键相同,要
么为空值(具体由实现系统不同而异)
[,CHECK]用于使用指定条件对存入表中的数据进行检查,以确定其合法性,提高数
据的安全性。
2)基本表的删除:用以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基本表及其全部内容,其语句格式为:
DROP TABLE[。]表名
(3)基本表的修改:在基本表建立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对基本表
的结构进行修改,即增加新的属性或删除属性。
增加属性的语句格式为:
ALTER TABLE [。]表名 ADD
( 数据类型 [缺省值] [NOT NULL / NULL]
[, 数据类型[缺省值][NOT NULL / NULL]]。。。。。。
[,UNIQUE (列名[,列名]。。。。。。)]
[,PRIMARY KEY(列名)]
[,FOREIGN KEY(列名[,列名]。。。。。。) REFERENCE (列名[,列名]
。。。。。。)]
[,CHECK(条件)][其它参数])
例如:在基本表student中加入列stborn出生日期,数据类型为DATE,且不能为空值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tborn DATE NOT NULL)
删除属性的语句格式为: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 数据类型 [缺省值][NOT NULL / NULL]
[, 数据类型 [缺省值][NOT NULL / NULL]]。。。。。。)
3。视图定义与删除
在SQL中,视图是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中导出的
表,是从现有基本表中抽取若干子集组成用户的“专用表”。这种构造方式必须使用
SQL中的SELECT语句来实现。在定义一个视图时,只是把其定义存放在系统的数据中,
而并不直接存储视图对应的数据,直到用户使用视图时才去求得对应的数据。
(1)视图的定义:定义视图可以使用CREATE VIEW语句实现,其语句格式为: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语句
(2)视图的删除:用于删除已不再使用的视图,其语句格式如下: DROP VIEW 视图名
数据控制
由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为了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利,保持数据的
共享及完全性,SQL语言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控制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安全性控制、
完整性控制、事务控制和并发控制。这个我就不详细说明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阅相关书籍
大概需要掌握的SQL基本类容就是这样,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些语法和语言,如果你没有一点语言基础的我想会很困难的,我只能建议你去至少看看C语言。明天我们将开始讲MY…SQL
'第11天'mySQL简单介绍
先说第一个如何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一般来说,我们访问MySQL数据库时,首先需要使用telnet远程登录安装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器,然后再进入MySQL数据库。MySQL数据库的连接命令如下:
mysql …h hostname …u username …p'password'
或者:
mysql …h hostname …u 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
其中,hostname为装有MySQL数据库的服务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