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梅从废弃的尘土中筛取金屑打制了一朵精致的蔷薇。这个故事催人泪下。
它表明,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作家的创作不仅需要丰实的生活材料,而且
需要充沛的人生爱心。同样地,巴乌斯托夫斯基还用闪电来比喻灵感,用心
上的刻痕来比喻文学素材,这些比喻都因其形象贴切而使作者要论述的问题
得到了透彻的表达。另外,诸如怎样从大自然和人民那里学习语言,想象与
文学的关系,风景描写必须注入人的感情,以及作家怎样从绘画、雕塑、音
乐、建筑等艺术样式学习表现方法等问题和原理均在作者充满叙述感觉和描
写力量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传达。

巴乌斯托夫斯基写过大量传记小说、历史小说和科学小说,但他获得了


最大声誉的却是这本讨论文学创作原理的薄薄的小书。当你走进那些爱好文
学的年轻人的宿舍,在他们那个小小的书架上,会很容易看到这本散发着俄
罗斯白桦林气息的小书。凭着这本小书,巴乌斯托夫斯基走进了大量文学青
年的心灵。这是一个作家的幸运。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幸运使所有故作高深的
文学理论家问心有愧。

(黄伟林)


《诗词例话》

周振甫著。此书初版于1962 年,1979 年再版,如今又过了差不多20 年
的时间了,但对于读者来说,《诗词例话》仍值得一读。

《诗词例话》1979 年以及以前的版本的封面设计太素且简单,一块石头
和一枝竹子的构图,石头的颜色是浅褐色,竹子的颜色是浅天蓝色,这两种
色调本来都是属于冷色,再浅化则更显得毫无视觉上的刺激。在现时注重形
象包装的趣尚下,《诗词例话》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大多会被读者错过。但请
勿错过,不管对于古诗词有爱好还是对于古诗词无兴趣的读者,《诗词例话》
朴素简单的封面后的内容却丰富而又充满阅读趣味,它可能使诗词爱好者进
入诗词世界的另一个境地,也完全有可能使得以前对诗词兴趣不高的读者转
变他的阅读趣味。

古代诗词的每一点,比如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诗词流传过程中的人们对
其评价的某一观点,都会进入学术层面而引出无穷的阐述和各种各样的抽象
概括,一般情况下论及这些问题的文章常常是数千上万言的篇幅。尽管这些
论述有价值且其目的是想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诗词,但因为论述的理论过于概
括过于抽象以及论证太细密,一般的人想通过这些论述去接近诗词,其结果
反而可能是远离诗词。因为接受那些高度概括的理论和细密的论证需要专业
性的知识,而就是这些理论和论证妨碍了读者接受诗词活的形态。

假如把诗词论述的那些高度概括的理论,化为明白直截,把太细密的论
证简练化,是否可以传达诗词中那些丰富的价值呢?

这样就等于把生铁锤炼成钢,把金矿提炼成金子,可能往往因简约而更
难懂。但如果能够既简约而又明白易懂地进行表述,传达诗词中丰富的内含,
那就无异于使读者略去金矿提炼的过程而直接看到闪光的金子,尽管过程简
单了,但金子所闪烁的光色和价值并未减弱。

《诗词例话》谈而不论,即作者以谈话、交谈的语言姿态进行表达,作
者把自己置于和读者对等的位置上,而不是论证、论辩式的滔滔不绝、居高
临下。作者把学术层次的术业经过自己的提炼后成为大众都容易明白的、可
接受的东西。可以论述数千上万的篇幅的论题,在《诗词例话》中转换成了
仅数百字或千字的表述。这并不是降低了层次,而是一种更具意义的方法,
这如同把金矿和金子让人们选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辨别金矿而知道它的
价值,而从金矿提炼成的金子,人们就很容易辨别接受。

正像好的诗词往往一直陪伴我们一样,《诗词例话》中的内容,由于作
者的提炼而具有长存的价值,因为这里提炼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东西,而是
过去无数人最精彩、最富智慧的诗词研究成果,所以它就显得丰富而可贵。
也许你一口气可以把它读完,但读完之后你往往会想:这本书我要好好保藏,
有时间再细读它。

(梁启谈)


[提要书目]

《文心雕龙》

刘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此书在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是我国文学批评和讨
论创作的第一部专著。从《原道》到《辨骚》五篇是理解全书的核心。作者
吸取了以前诸家文论的精华,而且逻辑周密,条理井然。作者精到的议论,
远远超过同时代学者的论述。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密,条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文字、浩瀚典籍和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的深入考察,
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美意识的起源、演变、实体及本质。

《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梁宗岱著,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此为作者30 年代研究外国文学艺术的两本论著,出版后在我国文艺界起
过一定影响。“真是诗底唯一深固的根基,诗是真底最高与最终的实现。”
的确,以诗意的语言和精神去探究创作的真谛与艺术的美,恐怕是这本书给
予我们最初与最深刻的感受了。

《美学原理美学纲要》

[意]克罗齐著,韩邦凯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克罗齐把美学看作哲学中的一个部门,他用的方法主要是概念的分析和
推演,他反对用作为经验科学的心理观点去研究美学。克罗齐的文章逻辑严
谨、精确而不枝蔓,虽然读起来费力,但费力有费力的收获。

《美和美的创造》

蒋孔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中西方美学的研究现象论述美学的学术问题,如美学研究的对
象、范围、任务、美和美的创造、文艺批评中的艺术标准以及建国以来我国
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是著名学者蒋孔阳为我国的文艺学作出的又一贡献。

《美学和中国美术史》

朱光潜、黄药眠、常任侠著,知识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三位著名学者,是对美学素有研究、深为读者钦佩的老前辈。在
本书里他们分别对美的本质、美学史和文艺评论等问题进行了评述。三位具
有不同思想品格和研究风范的学者,为我们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和文化视角接
近了美,欣赏了美,了解了美。

《神话研究》

茅盾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神话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过深深而美丽的印迹。了解一个民族的神话,
就好像看到了这个民族远古的人们所渴望、所创造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神话是透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的一面镜子。

《诗化哲学》

刘小枫著,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德国浪漫美学是一种诗化哲学,是伴随着欧洲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
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美学。它将诗更多地看作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
题的重要依据,并把美学视为人的哲学的归宿和目的地。

《中国散文美学》

万陆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此为一部自成体系、兼及理论与欣赏的专著,实为古代散文美学领域填
补了重要的空白。反观长达三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散文,或许会给今天热闹非
凡的散文创作天地中增添一点理性的光辉和隽永的意味。

《小说24 美》

俞汝捷著,淑馨出版社(台北)出版。

作者探幽寻胜,探讨出小说之美的秘密。他的文笔清秀而又俊美,想象
丰富而又生动。至此,他的行文又是另一种美了。

《诗学诗艺》

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也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重
要的文献,它是西方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其间关于悲剧和史诗的讨论,以
及他的基本美学理论,一直为后世各美学学派所重视。

《诗艺》是贺拉斯所写《书札》第二卷和第三卷的通称,为诗体书信。
他继承希腊模仿说的传统,强调诗人的生活性和诗的形式,尤其提出寓教于
乐的观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拉奥孔》

[德]莱辛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诗的形式,

本书是莱辛重要的美学著作,副题是“或论画与诗的界限”。它是针对
温克尔曼把希腊古典艺术理想归结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观点而
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