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御可赢得时间之利、待机之利、地形之利、民众之利、因而比进攻容易得
多。而在具体战争中应取哪种作战形式,则取决于所追求的目的和拥有的力
量。如力量强大足以达到较高的积极目的,就应采取进攻这种较弱的作战形
式;如目的消极、力量薄弱时,应采取防御这种较弱的作战形式。
⑥论作战中的基本原则。书中主要论列三条:数量上的优势,集中兵力,
出敌不意。克劳塞维茨指出:“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
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进行战争首要的规则应是把尽量多的军队投入战场,
在总兵力方面,在绝对数量上占优势。同历史上许多著名军事将领和军事学
家一样,克劳塞维茨高度重视集中兵力的原则,并在理论上作了较多系统的
阐述。他说:“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然后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
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一是“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即在主要方向和决
定性的地点上尽可能多地集中优势兵力。二是“时间上的兵力集中”,即在
关键的、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同时集中使用全部兵力。这一基本法则主要是
就战略而言,并不完全适用于战术。而就攻击而言,“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
是出敌不意”。突然性和不断前进是击败敌人的最有利的两个翅膀,尤其在
以打垮敌人为目的的进攻中,它们更是不缺少的。
除以上观点外,克劳塞维茨还提出,面对已改变的时代,应当建立一套
新的理论,以代替过时的错误理论。过去理论的缺陷在于:过多地追求肯定
的数值,把军事行动当作数学习题来演算;只考虑物质因素而忽视精神因素,
只考虑单方面的活动,而忽视作战双方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理
论不应当是死板的规定,而应当是一种考察;理论应当培养指挥官的智力、
… Page 111…
能力,而不是制定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公式。克劳塞维茨十分强调战史的作
用,认为战史是最好的老师。战争中存在某些原理、原则,但不是永恒不变
的,各时代有各时代的战争,因而应有各时代的战争理论。但他未能进一步
探究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克劳塞维茨是19世纪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之一,而他所著的《战争论》
则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辩证法阐述战争理论的划时代的名著。在
他去世后一个半世纪,人们仍然给予高度评价。(美国《不列颠大百科全书·战
争指导》说):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
的鼻祖”,《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
某种程序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 ‘圣经’”。
(3)若米尼及其军事理论
若米尼1779年出生于瑞士帕耶讷,祖籍意大利。少时家庭富裕,早年立
志成为一名贸易家或银行家。从学校毕业后到巴黎一家大银行当了职员。拿
破仑一世大军在意大利战争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震惊了全欧,使若米尼开
始仰慕拿破仑的统帅雄威,向往革命风雷激荡的法国。1798年,他开始跨入
军旅生涯,在为法国服务的瑞士步兵团任职,后进入法国陆军一后勤部门当
军需官。不久因才华出众被选到司令部门,曾任陆军部长的副官和秘书长等
职。1802年欧洲战火暂告平息,若米尼返回商界,但其意下在做银行家,而
是潜心研究拿破仑崭新的作战方式和统帅艺术,写出《大军作战论》。此书
引起拿破仑麾下内伊元帅的重视,他不仅资助了这本书的出版,还聘若米尼
作自己的随身助理。1805年,内伊元帅将此书推荐给拿破仑。拿破仑读后大
为震惊,说此书把我的全套战法写出来告诉敌人!若米尼因此受到拿破仑的
赏识,被提升为上校参谋,后任内伊元帅的参谋长。在法军供职期间,他参
加了拿破仑指挥的多次远征。1812年,若米尼升任准将。同年,在拿破仑远
征俄国的战争中,被任命为维尔诺城防司令和斯摩梭斯克省省督。1813年,
约米尼复任内伊元帅的参谋长,在拿破仑指挥法军同俄,普联军的会战中,
表现出优秀的指挥才华。拿破仑后来讲到,若米尼如不是病魔缠身,早在远
征俄国后就可以得到元帅的节杖了。若米尼不是战将出身,被称为“文人战
略家”,拿破仑的格外器重,若米尼本人的恃才傲物,招致了拿破仑麾下一
些资深将帅的仇妒。若米尼为此先后15次提出辞职,但每次均被挽留。最终,
他与拿破仑的参谋长L。—A。贝尔蒂埃元帅矛盾激化,于1813年8月致书俄
国沙皇,表示愿转而赴俄国效劳。俄国沙皇久慕若米尼大名,敞开大门迎接
这位“文人战略家”。开始让若米尼在俄统帅部任军事顾问,曾两度任沙皇
尼古拉一世的侍从武官。后又帮助俄国创建了高等军事学院,成为俄军事学
院的奠基人之一。俄土战争和克里木战争时,他参加了俄军作战计划的制定
工作。对若米尼的离走,法国方面未予视作叛国,因他的国籍是中立的瑞士。
当俄国等欧洲反法联盟1815年重新对法开战时,若米尼也保持了人格上的清
正,从未给俄国及其盟友在反法战争上出谋划策。对此,俄国沙皇也予以宽
容,在对法战争期间特意安排若米尼回瑞士休假。战后,若米尼继续充任俄
皇军事顾问,协助筹划军事方面的改革,但主要精力则用于著书立说。1855
年晋升为步兵上将,同年离俄赴比利时,后去法国。1869年3月24日在巴
黎逝世,终年90岁。
若米尼是19世纪与克劳塞维茨齐名的军事理论家。他身后留下了一大批
… Page 112…
很有价值的军事著述。这些著作大体分为战史和战争理论两大类。他对战史
极为重视,认为对战史的研究是战争艺术原则的唯一理论基础,从而坚持从
战争的历史经验中去提炼理论。在他的著作中,战史著作长达47卷之多。他
的军事思想中贯穿着法国18世纪启蒙学派理性主义精神,确认战争有原理和
规律可循,强调按原理和规律作战方能致胜。其主要著作有:《论大规模军
事行动》、《1792—1801年革命战争批判军事史》、《战略学原理》、《拿
破仑的政治和军事生涯》等;代表作是《战争艺术概论》,全书七章共30
万字。
若米尼认为,军事科学就是军事艺术或战争艺术,它由六个部分组成,
即:战争政策,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工程艺术,基础战术。战略是进
行战争的科学,战术是进行战斗的科学。他批驳了战争规律问题上的“怀疑
论”和“不可知论”,指出那种视战争为“充满阴影的领域”、“毫无规律
和科学可言”的战争神秘主义观点的荒谬,鲜明宣称战争确有若干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他提出,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是赢得一切军事
胜利的基础,那就是适合各种情况的概则,胜利来自遵循历史教训中提炼出
来的概则,概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有用。同时,他又竭力反对把战争理论绝
对化,承认概则的相对性。针对那种把牛顿力学机械地搬入军事领域,用几
何学原理和方法指挥作战的军事学派,他指出其错误莫过于相信战争有一种
“纯粹的科学”,一切行动都可以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加以决定。他主张应根
据不同的作战地区、作战对手而随机应变,指挥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违背原
则,善于对各种原则作最大限度的自由运用。
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对战争与政治关系问题作了探讨。他认为,
战争中的政治因素主要指恢复或保证国家的某种权利和利益,援助邻国和履
行对盟国的条约义务等一些作为政府加入战争的理由。一方面,国务活动家
应该注意根据战争政策“判断战争是否适合时机,是否正当,甚至或者是否
需要,并决定究竟应采取哪些行为,以求达到战争目的”。另一方面,“不
同的战争类型,对于为达到既定目的所要采取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