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使被阿古柏统治了13年之久的南疆地区重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阿古柏被击败后,清政府命左宗棠统筹战守,积极准备收复伊犁。1880 

年5月,在做好准备之后,年近7旬的左宗棠叫士兵抬着他的棺木同行,决 

心亲临前线,收复伊犁,使新疆失地全部回归祖国。但是,清廷在国内外妥 

协势力诱迫下,动摇了用武力收回伊犁的决心,于8月召回左宗棠。次年2 

月,在经过长期谈判后,中俄签订了《伊犁改订条约》,俄国终于归还了伊 

犁地区,但中国却失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大片领土。 



                               4。中法战争 



     早在19世纪50年代,法国就侵入了中国的南方邻邦越南。为了扩张自 

己在远东的利益,70年代初,法国决计侵占全越南,并以其为基地,进而侵 

略中国。中法之间这种矛盾的激化,终于在1883年引发了一场战争,史称中 

法战争。 


… Page 67…

      (1)黑旗军援越抗法 

     1873年11月,已经侵占了越南南方三省的法国,又派军队向北进攻, 

在1个月中连占北圻、河内、海阳、南定等城。面对法军的强烈攻势,越南 

国王邀请驻在中越边境保胜(今老街)地区的黑旗军助战。 

     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本是活动在粤桂边境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由于受 

清军逼迫,于1867年辗转进入越南国境,逐渐发展成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 

因其以7星黑旗为战旗,故称黑旗军。1873年12月,黑旗军在河内西郊大 

败法军,斩其头目安邺。越王封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允许黑旗军驻扎 

在红河上游的宣光、光化、山西三省。1882年3月,法军上校李威利率军数 

千,再次溯红河向上游进犯。刘永福应越南政府要求,率军继续参战。5月 

19日,黑旗军在河内城西的纸桥与法军展开激战。击毙法军统帅李威利,法 

军败退河内。越王又任命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一等义勇男爵”。 

     1882年5月,法国决定继续扩大对越南的侵略。8月,法军一路在沿红 

河进攻黑旗军的同时,另一路攻入越南首都顺化,迫使越南政府同法国签订 

了《顺化条约》,使其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西南边疆岌岌可危。鉴于事态发展的严重 

性,应越南政府的邀请,清政府从1882年至1883年,陆续抽调1万多名军 

队驻扎在越南北部的山西、北宁等地。《顺化条约》签订后,法国先是施加 

军事压力,企图迫使清政府撤退驻扎在越南北部的军队,承认其对越南的占 

领,当其要求被拒绝后,便决定诉诸武力。1883年12月,法国政府任命孤 

拔为远征军司令,向驻扎在北圻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清军被迫应战,中法 

战争正式开始。 



      (2)法军攻占山西、北宁 

     1883年12月14日,法军5000人在孤拔的指挥下,向红河上游的战略 

要地山西城发动进攻。清军和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顽强抗击,血战3昼夜, 

在消灭法军近千人后终于失利,山西为法军占领。1884年2月,法军增至1。7 

万人,由陆军少将米乐接替孤拔为远征军司令。3月,法军连陷北宁、太原、 

兴化等地,全部占领了红河三角洲。 

     战前,清廷内部就弥漫着妥协的气氛。山西、北宁失利后,主和派势力 

抬头,清政府无心整军经武,继续抵抗,于是派主和派首领、直隶总督兼北 

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诺在天津谈判。5月11日,签订了《中法简明条 

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同意在中越边界开埠通商,将越南北 

部的清军撤回边界。 



      (3)战争扩大与清廷宣战 

      《中法简明条约》签订后,法军立即要接管越南北部的清军防地。6月, 

米乐派遣陆军中校杜森尼率军向谅山前进。当法军到达观音桥(今北黎)附 

近时,谅山清军因尚未接到撤防命令,派代表向法军解释。法军开枪打死清 

军代表,并发起攻击。清军被迫还击,将法军打退。法国政府随即以观音桥 

事件为借口,部署向中国本土进攻。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 

强行驶进福建马尾港。8月,进犯台湾基隆,为守军击退。 

     法军进攻基隆失败后,将舰队主力集中到马尾港,控制了闽江口。马尾 


… Page 68…

是中国东南沿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商港口,清政府在此设立了全国最 

大的福州造船厂,这里又是福建水师的基地,法国对其早有夺占之意。8月 

23日,法舰发动突然袭击,用大炮、水雷轰击中国军舰。福建水师仓促还击, 

11艘舰艇被全部击沉,损失商船19只,死难士兵700余人。24日,法军又 

炮击福州造船厂,使船厂受到严重破坏。 

     马江惨败,打破了清廷的幻想。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下诏对法宣 

战,并确定了在东南沿海加强防御、在陆路北圻战场组织反攻的作战方针。 



      (4)镇南关大捷和不败而败的战争结局 

    法军偷袭马江成攻后,集中兵力进攻台湾。1884年10月初,孤拔将舰 

队分为两部,向基隆和淡水同时发动进攻。清军放弃基隆力保淡水,法军屡 

攻淡水不下,伤亡惨重。孤拔见攻基隆受阻、攻淡水失败,便率20多艘军舰 

封锁台湾所有海口,企图使台湾因得不到内地支援而不攻自破。但是,福建、 

广东、上海等地军民千方百计打破法军封锁,向台湾运送军械、饷银和兵员。 

台湾军民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战斗。使法军夺占台湾的目的未能实现。1855 

年1月,孤拔率舰队北上进攻淅东门户镇海。清军官兵凭借坚固防御,打败 

法舰3次进攻重伤其旗舰,孤拔被击伤,不久死于澎湖。3月底,法军攻占 

了澎湖。 

     当东南沿海在抗击法军进攻的同时,清军的陆路战场亦在越南北部分东 

西两线进行。东线清军越过谅山、谷松,进抵郎甲、船头等地;西线清军与 

黑旗军联合作战,于1884年10月前进到宣光一带,准备攻占宣光。法军为 

了达到威慑清廷的目的,决定在西线取守势,东线取攻势。1855年2月,得 

到增援的法军在东线发动猛烈进攻,清军节节败退,法军很快攻陷战略要地 

谅山,又占文渊城,一度闯入镇南关(今友谊关),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正当广西震动、边关危急之时,在军中素有声望、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 

被清政府任命为关外军务帮办,指挥前敌诸军,率部增援东路清军。他根据 

镇南关地形险要的特点,修筑长墙作为防御工事,并集中了约80营的兵力, 

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1885年3月23日,法军第2旅司令尼格里率军分3 

路猛攻长墙。冯子材坐镇壕墙,沉着指挥。当法军逼近长墙时,他手持倭刀 

大吼一声,跳出战壕,将士们随主帅一齐冲向敌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法军三面被围,死伤甚众,只得狼狈败退。镇南关大捷,歼灭法军精锐近千 

人,不仅使东线清军反败为胜,整个中法战争的战局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此后,冯子材乘胜挥师南下,很快收复了文渊、谅山、郎甲、船头等地。这 

时,西线清军和黑旗军也取得了临洮大捷,连克数十州县。东西线清军连战 

皆捷,越南北部抗法战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法军在镇南关等地的惨败,导致了法国茹费里内阁的倒台,于是法国政 

府不得不加紧了与清政府的谈判。正当中国军队掌握战场主动权,准备把法 

军赶出越南北部之际,清政府却于1885年4月4日与法国在巴黎签订了停战 

协定,承认了《中法简明条约》,并于4月6日下令从越南撤军,满足了法 

国在战前提出的要求。在中法战争中,作为战败国的法国反而得到了在战场 

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这种不胜而胜、不败而败的结局,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 

的腐败和无能。 



                            5。中日甲午战争 


… Page 69…

     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的结局,使其更加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