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争霸战争仍然十分激烈。爆发于1853年—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就是 

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纯粹的列强争霸战争。 

     三是殖民征服和反殖民战争。近代后期是西方列强殖民掠夺最猖獗、最 

严重的时期之一。资本主义为了倾销商品和夺取资源,纷纷向亚、非、拉国 

家侵略扩张,建立和争夺殖民地。它们的罪恶行径,遭到了亚、非、拉人民 

的奋起抵抗和坚决斗争。其间发生了中国的鸦片战争、印度民族大起义、西 

属拉美独立战争等大小数百次的殖民入侵与反殖民主义战争。这些战争既给 

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充分展示了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除上述几种性质的战争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后期人民革命战 

争也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在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领导的工农 

革命(如巴黎公社),虽然从纯粹军事的角度考察并不十分显要,但在人民 

革命战争史上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军事技术的跃进性和渗透性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同此前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相比,都显得 

十分突出与辉煌。由黑火药到高爆炸药,由前装滑膛枪炮到后装线膛枪炮, 

由球形枪炮弹到圆锥形枪炮弹,由木质帆船到钢质蒸气动力军舰,……凡此 

种种,每一项成就都是带有革命性的变革,都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而且其成就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全面,也是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少有的。当然, 

这些尖端军事技术成就,绝大多数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原因在 

于这些国家在近代后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而且先进的科技成果被优先用于军事领域,进而促进了军事技术的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通过战争媒介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渗透, 

这种现象在近代后期极为普遍。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倡导“师夷长技”,向西 

方先进国家学习,大兴发展军事工业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落后的军事工 

业向近代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这正是这一时期军事技术渗透性的具体体 

现。 



      (4)军事理论的系统性和创新性 

     军事理论的研究是军事各领域中相对滞后的领域。资产阶级军事理论从 

17—18世纪开始萌芽,其主要代表为英国军事理论家劳埃德。初期的资产阶 

级军事理论,不仅带有很大封建色彩,而且支离破碎,极不系统。到近代后 

期,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克劳塞维茨、诺米尼、卡尔大公、 

马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不断涌现,他们在近代前期军事 

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使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最终形成 

了从战争、战略、战役、战术到军事思想、军事艺术、军事历史等比较完整、 

系统的理论体系。近代后期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研究之所以十分活跃和富有成 


… Page 8…

果,这与此前的和这一时期的丰富战争实践,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拿破仑战争 

的军事实践所提供的大量研究资源有直接的关系。 

     近代后期军事理论研究的另一巨大成果,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创 

立的无产阶级军事学说。这一学说的问世,开创了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新纪 

元。它不仅对已有的古典的、近代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 

批判,而且及时地把握了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人民革命军事发 

展的总趋势,提出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暴力革命等一系列崭新的理论和 

原则,从而为无产阶级的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 Page 9…

                   二、欧洲列强实力的消长与新的军事角逐 



       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异乎寻 

  常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欧洲军事体系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工业革命和战争的 

  推动下,军事实力本来就较强的英国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并日益成为欧洲乃 

  至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军事强国;而法国、俄国、奥地利等一些曾称雄欧洲的 

  军事强国,由于产业革命的滞后和战后君主复辟等因素的影响,军事实力相 

  对地衰退了,尽管它们在欧洲军事格局中仍具有一席之地,但企图独霸一方 

  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另外,像德意志这样长期处于分裂和力量较弱的国 

  家,由于实行了军事改革和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因而军事实力 

  大增,逐步成为鼎立于欧洲列强的军事大国。这些变化,使暂时比较平静的 

  欧洲仍潜伏着危机与躁动。这一时期,虽然像拿破仑战争那样震惊世界的大 

  规模战争不曾发生,但围绕民族问题和领土边界等问题展开的局部冲突却接 

  连不断,大国间的争霸仍十分激烈。同时,欧洲列强向外扩张,征服不发达 

  民族的战争也进一步加剧。总的来讲,欧洲这一时期处在相对和平之中,但 

  在和平气氛掩盖下的军备竞赛和军事斗争远没有停止,这是欧洲这一时期军 

  事形势的一个显著特点。 



                                1。军事大国的兴衰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活跃在欧洲军事舞台上的主要有五个国家,即法国、 

  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拿破仑战争之后,这几个国家仍然是欧洲最 

  具有实力的军事大国。但由于战争和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军事上的 

  发展极不平衡,军事力量的对比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从而也改变着欧洲原有 

  的军事格局。 



        (1)英国:颠峰时期的海上霸权与殖民帝国 

       在研究1815年到世纪末欧洲军事力量时,任何一位历史学家都不可能忽 

  视英国的显著地位。因为这一时期英国军事的发展和所显示出来的军事实 

  力,特别是海军的优势和不断扩大的殖民地,是任何欧洲列强都无法与之相 

  比的。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战略历史学家所说:“19世纪后期肯定不是英帝 

  国 ‘企图获得世界霸权’的时期。正相反,这种‘企图’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就已作出,并在1815年胜利时达到了顶点,这次胜利使英国在以后半个世纪 

                                                                    ① 

  内蓬勃发展,确立了实际上无可争辩的海上和帝国的极大优势。英国在1815 

  年以后军事实力的迅速发展,有两个最为直接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长期以来,英国积极参与欧洲列强的争霸战争,并在战争 

  中大发横财,夺取了大量殖民地取溺海上霸权。英国从17世纪完成资产阶级 

  革命后,就通过一系列战争,先后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全世界海 

  上马车夫”荷兰,逐步拥有了海上霸权地位。特别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 

  初的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以组织者的身份勾结欧洲大陆几乎全部封建势力, 

  拼凑了七次反法联盟,经过多次反复较量,终于彻底打败拿破仑帝国。英国 

  及其反法联盟的这一重大胜利,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英国摧毁了欧洲大陆一个 



①  '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年版,第282 页。 


… Page 10…

  强有力的争霸对手,而且还使英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可观的实际利益。在 

  1814年7月到1815年6月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和大败拿破仑军队的俄国 

  坐到了十分显赫的席位上。通过英、俄、奥、普四国分赃,英国如愿以偿地 

  得到了它所希望的一份,即获得了地中海战略要地马耳他岛以及战争期间已 

  经占领了的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南非的开普、亚洲的锡兰、美洲的 

  圭亚那部分领土和特立尼达,还取得了对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英国正是 

  通过不断挑起和介入列强战争并在战争中获得利益,为自己成为军事霸主开 

  辟了道路。正象马克思在评价英法“七年战争”时所指出的:“七年战争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