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5…

辱,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是世界军事史 

上最悲壮的篇章。 

     世界近代后期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科技 

的进步,也为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尤其是欧美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军事技术和兵器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在火药 

的制造上,不仅黑火药的配比更为科学,制造工艺更加先进,而且发明了以 

硝化甘油为主要原料的高爆炸药和引爆这种炸药的雷管。在枪械方面,击针 

后装线膛来复枪和圆柱锥形子弹的发明,是近代后期步兵轻武器最具革命性 

的变革,这一发明大大提高了步兵轻武器的射速、射程和射击精度;在此基 

础上,实现连发射击和自动射击的机枪也开始问世,它标志着枪械技术的发 

展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在火炮方面,自 1846年意大利卡韦利少校制造出 

第一门线膛炮后,昔日的前装滑膛炮逐步为后装线膛炮所取代,球形炮弹也 

改进为圆锥形榴弹和榴散弹。在舰船方面,不仅出现了驱逐舰、战列舰、巡 

航舰、潜艇、鱼雷艇等新型军舰,而且舰船的动力、质量、载炮等都有了重 

大改进,大功率钢质军舰普遍使用,舰载炮已由威力较小的舷炮变为威力较 

大的套筒炮和可以旋转的装甲炮塔。除此之外,其它方面的发展也十分显著, 

如野战电话的出现无线电报的发明等等。中国长期奉行闭关自守政策,军事 

工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当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一批 

仁人志士开始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兴起了发展军事工业的“洋务 

运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和湖北枪炮厂等军事工业企业,初步具备了生产和制造近代武器装备的能 

力。 

     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样式,而且推动了军事 

制度的变革。西方国家军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军队普 

遍建立了新的领导和指挥机构——总参谋部,改变了过去军队由最高统帅直 

接指挥的领导体制;二是军队的组织编制日趋庞大和复杂化,出现了军团(集 

团军)、兵团(军、师)、部队(团)以及工兵、炮兵等独立兵种的编制; 

三是实行了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改变了雇佣形式的募兵制;四是加强了军官 

培训制度,普遍兴办了军事院校;五是改革了就地筹措供给、自然力运输、 

战地救治等后勤保障制度,普遍实行了后方供应、机器动力运输、后送救护 

等后勤保障制度。中国晚清军制的改变,主要是将八旗、绿营制变为勇营制, 

设立水师和海军军制,创设新军军制等等。这些变革,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奠定了基础。 

     军事理论的重大发展,是近代后期世界军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 

一。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进行了 

认真研究和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体系。在灿如星 

河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和瑞士 

的诺米尼。克劳塞维茨是被公认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权威,他通过《战争论》 

等著名军事著作,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争哲学,提出了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著名论断,诺米尼是与克劳塞 

维茨齐名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战争史和 

战争理论两大类。这些著作从理论上对军事学术进行了总结,对资产阶级军 

事科学的完善影响极大。随着无产阶级登上世界军事历史舞台,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这一军事科学史上的崭新理论,以辩证唯物 


… Page 6…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针,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战 

争实践的基础上,从战争和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革命军队、人民 

战争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和一系列原则,从 

而创造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先进、最科学的军事理论。 



                  2。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个时代军事的发展,总要受制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 

展水平,总是与那个时代的国家、民族、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相联系。世 

界近代后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新 

兴的资本主义在较大范围内扫除了封建桎梏,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但资本主 

义同封建主义的较量远没有完结。资本主义在它的工业化过程中,又孕育出 

一个与自己相对立的充满生机的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世界的阶级矛盾日益加 

剧。同时,资本主义固有的掠夺和扩张本性不断膨胀,使民族矛盾越来越尖 

锐,列强间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世界近 

代后期的军事发展具有与其他时代不同的诸多特点: 



      (1)军事力量的不平衡性 

     各国军事实力强弱不一,这在各个历史阶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但在 

近代后期表现得更为突出。 

     首先,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来看,在1815以后,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 

很大变化,由盛而衰和由弱转强的两种趋势同时存在。过去一些实力很强甚 

至处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军事实力出现了衰退,降为二流甚至更差的国 

家,如法、俄、奥、土等国;而另一些原本实力较弱的国家,军事上却出现 

了惊人的发展,很快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如美、日、德、意等国。近代后 

期资本主义国家军事发展出现不平衡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获得独 

立和统一,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依靠殖民掠夺大发横财等等,是军事 

力量获得较快发展的直接原因;而战争的失利,政治上复辟倒退,国家出现 

分裂以及工业革命滞后等等,则是军事力量衰退的主要原因。 

     其次,从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军 

事力量的对比来看,“两极分化”趋势非常突出,且两者的差距越拉越大。 

中、英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海防力量等相差之悬殊的情 

况,便足以证明这一点。发展中国家在近代后期军事力量越来越落后于资本 

主义国家,其内在根源在于这些国家仍处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制度的束缚 

之下,闭关锁国、生产力低下导致了军事力量发展非常缓慢;而资本主义列 

强的殖民入侵和掠夺又进一步限制了这些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加剧了它们 

的积贫积弱。 



      (2)军事斗争的多样性 

     处在拿破仑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近代后期,被中外一些历史学 

家看作是相对和平和稳定的时期。如果仅仅是将这一时期的武装冲突与世界 

性大战的规模相比较而言,这种看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这一时期 

的战争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战争的性质也比其他时期更为复杂多样。 

     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继公元17、18世纪英国、法国完成资产阶级革 


… Page 7…

命之后,近代后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又有了深入发展,在欧、美乃至全世界, 

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其中1848年—1849年爆发的欧洲资产阶 

级革命运动,不仅是近代后期,也是整个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战争。除此之外,意大利统一战争、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以 

及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等等,也主要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战争。 

     二是西方列强的争霸战争。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势 

力范围,寻求地区和世界霸权,长期以来互相争夺,烽烟不止。在近代后期, 

这种争霸战争仍然十分激烈。爆发于1853年—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就是 

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纯粹的列强争霸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