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西瓜哇的万丹,并于1602年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该 

公司经荷兰国会批准,获得了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这一广大地区的 

贸易独占权和在印尼的通商独占权;同时,还享有征募军队、建筑炮台、发 

行货币、任命各级官吏、与外国缔结条约等特权。实际上,公司已拥有了国 

家的职能,是荷兰殖民者侵略东方的工具。荷兰以此为据点,多次发动侵略 

战争,向印尼全国各地扩张,逐步取得了对印尼的控制权。 

     18世纪末叶,荷兰日趋衰落,英、法都力图控制荷兰并争夺其殖民地。 

1806年,法国占领了荷兰。拿破仑为阻止英国夺走荷兰的殖民地,遂委派亲 

法的荷兰人丹德尔斯就任印尼总督,把荷兰在印尼的殖民军从4000人扩充至 

1万人,并强迫爪哇人民修筑了众多防御工事和长达1000公里的军事公路。 

1811年,英军进攻爪哇,占领雅加达,荷兰殖民者投降,印度尼西亚落入英 

国殖民者手中。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荷兰恢复独立。根据1814年英荷条约, 


… Page 41…

荷兰重新占领了印尼。 

     荷兰是个商业资产阶级国家,工业不够发达,在工业品贸易上无法与英 

国竞争,于是荷兰在印尼重新恢复了贸易垄断制度,实行保护关税,同时, 

扩大咖啡种植,加重土地税额,变本加厉地开征各种新的苛捐杂税,如门户 

税、人头税、牧畜税、迁居税、土地贸易税等等,不可胜数,甚至怀抱婴儿 

过关卡也要纳税。像谏义里这样一个小地方,苛捐杂税就有34种之多。旧税 

加新税压得人民透不过气来。单土地税一项即夺去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二 

分之一,加上其他负担,有的农民辛劳一年几乎毫无收获,生活陷入绝境。 

在荷兰殖民者统治下,印尼封建主的领地日益缩小,收入大减,殖民者又蔑 

视封建主的权力,在各邦操纵一切,作威作福,早已引起一部分封建主的怨 

恨。1823年,殖民当局禁止封建主出租土地给外国种植园主,并勒令废除祖 

约,更加深了封建上层对殖民者的不满。印尼各阶级同荷兰殖民者之间矛盾 

的激化,终于导致了1825年—1839年的蒂博尼哥罗战争。 

     ②战争进程。1825年,爪哇人民举行起义,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残暴统治。 

由于这次起义是由蒂博尼哥罗所领导,故称之为“蒂博尼哥罗战争”。蒂博 

尼哥罗是印尼日惹王国的王子,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曾任摄政。他仇恨荷兰 

殖民统治,向往重建强大的伊斯兰教封建王国。1825年7月,荷兰殖民者借 

口修筑公路,强行穿过蒂博尼哥罗领地上的祖坟,并围攻他的住宅,企图逮 

捕他。7月20日,蒂博尼哥罗在日惹附近的斯拉朗发动武装起义。他发表文 

告,号召人民进行“圣战”,消灭爪哇岛上的异教徒——荷兰殖民者。文告 

传出,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数日内有6万农民参加起义,部分封建主包括梭 

罗著名的大阿訇奇阿依·摩佐也参加了起义,不少华侨也踊跃从军或积极供 

应武器,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起义军向荷兰殖民军大本营日惹进军,所到之 

处,严惩殖民官吏,烧毁殖民者的住宅、仓库、关卡和种植园。起义浪潮席 

卷爪哇广大地区。同时,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等地也燃起了抗荷 

的烽火,殖民军穷于应付。日惹的荷军兵力单薄,被迫龟缩在日惹、梭罗一 

线,处境危急。蒂博尼哥罗在起义军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于1825年10月, 

建立伊斯兰教王国,自立为爪哇苏丹。 

     战争初期殖民军虽然失利,但在力量对比上仍占优势。荷军组织严密, 

武器精良,许多军官富有作战经验。起义军缺乏枪支大炮,大部分使用刀棒 

长矛,组织也较松散。但是,起义军的正义行动极大地动员了人民群众。以 

农民为主的起义军,怀着对殖民者的深仇大恨,为爱国主义精神所鼓舞,作 

战英勇,深受人民爱戴,得到人民的热烈支持。殖民军中的印尼士兵,受到 

感召也纷纷弃暗投明。有一次,巴厘王派往爪哇的援荷军85人在船上起义, 

与监送官兵展开搏斗,大多数不是跳海逃走,就是壮烈牺牲。在人民支持下, 

起义军以弱胜强,取得了辉煌战果。 

     1827年,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蒂博尼哥罗对起义军进行了整顿,把起义 

部队分成若干固定的队伍,作为率领和推动各地人民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 

面对装备精良的荷兰殖民军,起义军采取游击战术,机动灵活,避实就虚, 

流动作战,奇袭敌人。在日惹、梭罗和三宝垄之间的广大地区,起义军神出 

鬼没,声东击西,灵活转战,迫使殖民军疲于奔命,伤亡惨重。殖民军司令 

德·科克在晕头转向之中,急于消灭起义军有生力量。他经过几个月精心准 

备之后,拼凑一支拥有数门大炮和数千兵力的殖民军,向拉斯朗发起进攻, 

企图抓住蒂博尼哥罗,一举摧毁起义军政权。但当殖民军进入拉斯朗之后, 


… Page 42…

才发现起义军早已转移,拉斯朗仅是一座空城。以后,德·科克又几次寻找 

起义军主力决战,但都未能得逞。在起义军的打击下,殖民军连连败北。1828 

年底,荷兰驻印尼总督卡勃仑被迫下台,遗缺由德·科克代理。 

    德·科克上台后,加紧了对起义军的围剿。他采用碉堡战术,在起义军 

控制的地区四周每隔20至30公里筑一碉堡,又组织了14支机动骑兵部队配 

合各碉堡据点作战,使起义军处于被分割和包围状态,但起义军在十分艰苦 

的环境中仍继续坚持战斗,不断打击敌人。 

    狡猾的殖民军在武力镇压起义军的同时,还以威胁利诱手段进行分化瓦 

解起义军的活动。殖民军多次向蒂博尼哥罗提出谈判的建议,均遭到蒂博尼 

哥罗的严辞拒绝。于是殖民军又将他的儿子俘获,并以杀害来威胁蒂博尼哥 

罗投降,但蒂博尼哥罗仍不为所动。殖民军在蒂博尼哥罗身上未能打开缺口, 

又在起义队伍的领导层中进行分裂活动,他们以封官许愿拉扰一些封建主, 

许诺起义者归附后可以占据“叛变者”的土地。殖民者的诱降分裂活动在少 

数封建主身上收到了效果。1828年11月,起义军的另一领袖奇阿依·摩佐 

因与蒂博尼哥罗争夺领导权发生内讧,背叛革命。1829年,其他一些领导成 

员,如莽古甫美亲王、青年将军申托特等也相继叛变,起义军力量大为削弱。 

     1830年3月,蒂博尼哥罗被骗往马吉冷同殖民军进行谈判,因他拒绝投 

降,荷兰殖民者便背信弃义地将他扣留,押往巴达维亚,终身幽禁于苏拉威 

西的望加锡。由于封建主的背叛,起义军内部分裂,爪哇起义没有与外地起 

义统一行动,在荷兰殖民者军事镇压与分化瓦解下,这次起义终于失败。 

     蒂博尼哥罗战争虽然是由封建主领导的反殖民起义,但起义军的主体和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占印尼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因而具有鲜明 

的人民战争性质。起义队伍歼灭殖民军1。5万余名,使殖民者消耗战费2000 

万盾。起义群众惩办了许多殖民官吏,烧毁了无数种植园,给荷兰殖民者以 

沉重打击,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上半期印度尼西亚规模最大的人民起义,它拉 

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潮的序幕。 



      (2)阿富汗抗英战争 

     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是西亚通往印度的 

门户,因而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和沙皇俄国殖 

民主义者就开始了对阿富汗的争夺。1839年初,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流亡在 

印度的阿富汗前国王舒加·沙,出动了3万多名英印雇佣军,大举进攻阿富 

汗。英国侵略军在“使节和公使”麦克诺顿、助手亚历山大·白恩士及总司 

令约翰·克安尼率领下,于1839年4月占领阿富汗南方重镇坎大哈,7月占 

领中部要城加兹尼,8月初兵临首都喀布尔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国王求 

救于俄国未获成功,只好携妻挈幼,弃城逃往北部边城巴尔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