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然以各种方式顽强抵抗和打击美国侵略军。1848年2月,美墨鉴订《瓜达
卢佩·伊达尔戈条约》。条约规定墨西哥正式割让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
利福尼亚给美国。这片土地相当于当时墨西哥全部领土的一半以上。在这场
战争中,美国的损失也十分惨重,先后死亡12876人,伤4102人,耗资共
9750万美元。美墨战争再一次暴露了美国赤裸裸的侵略扩张政策。就连美国
总统、名将格兰特也承认:“这场战争乃是强大民族对弱小民族所曾进行的
最不正义的战争之一。”
3。美国内战
从拿破仑战争或者说第二次英美战争到1860年美国内战前夕,只不过近
半个世纪的光阴,但一个庞大的虽大部分还是空洞的帝国,在基本完成了工
业革命的使命后,终于在美洲大地诞生了。当它以蒸气舰船、线膛炮、来复
枪把“天定命运”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的土地划到了自己的版图以后,它
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防止内在冲突的发展,以免使其走向分裂。毫无疑
问,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仍免不了战争的形式。所以1861年—1865年的美
国内战就注定地发生了。
这是一次无限性的工业化战争,是蒸气时代的第一次大战。战争不仅使
美国巩固了统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帝国强大的基础,而且作
为工业革命后的一切军事发展的总试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书写了全新的篇
章。
(1)战前美国社会
任何战争都不是偶然的纯粹的军事对抗,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相
联系。美国内战的社会历史根源,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
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
… Page 34…
独立战争之后,由于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完全不同,
使南北方内部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出现了巨大差异,双方的对立也日益暴露
出来。在北方,“自由劳动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自50
年代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急剧增长。到1860年,北部和中部各州已
达到产煤1400余万吨,铁92万吨,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占据世界第4
位。土地开垦的面积也迅速扩大,西北部农场经济的发展,为东北部各州工
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和市场。在南方,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工业发展,
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南部和西南部各州以棉花种植业为主,1857年的棉花产
量共533万包,达到内战前顶峰,但到1860年,不仅未增长,反而降至384
万包。奴隶的反抗运动风起云涌,有的大批逃亡,有的举行武装暴动,纵火
烧毁种植园。
南方落后的奴隶制经济不仅阻碍了自身社会的发展,对北方工商业也起
到了制约作用。数百万黑奴被南方奴隶主束缚在种植园,北方资产阶级便失
去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所以资产阶级以及被压迫的奴隶都强烈要求冲破
奴隶制度的桎梏,而奴隶主却拼命维护和挽救处在危机中的奴隶制。1854
年,南方奴隶主为阻止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入联邦成为自由州,强迫国会授
权由两州居民自行决定建立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同时组织武装进入堪萨斯,
企图以武力控制投票选举。北部工人农民对此十分愤怒,也携带武器进入堪
萨斯,同奴隶主武装发生了流血冲突。1857年,奴隶主又通过最高法院否决
了密苏里州黑奴斯考特请求成为自由人身份的申诉。法院在判书中宣布奴隶
制在全国都是合法的,这激起了人民的愤慨。“废奴运动”在全国声势浩大,
不断高涨。1859年,废奴派激进分子约翰·布朗在南部发动了震惊全美的黑
人起义。起义虽然终告失败,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奴隶制度,唤起了黑奴的
觉醒。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阿伯拉罕·林肯当选为总统,使奴隶
主占优势的民主党丧失了联邦政权。于是,南部15个蓄奴州有11个相继退
出联邦,于1861年2月成立了“南部同盟”,推选杰佛逊·戴维斯为“总统”,
以蒙哥马利为“首都”(后迁至里士满),造成分裂的事实,同时征集10
万志愿兵,积极备战。4月12日—15日,南军首先炮击并占领联邦军守卫地
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特要塞,挑起了战争。4月15日,林肯下令征集部队,
镇压南部叛乱。南北战争便这样打响了。
(2)战争力量的对比分析
内战开始时,北方的战争潜力远超过南部同盟。首先,在兵员资源方面,
联邦能动用2000万白人,而南方只有600万人,还仅仅是静态统计。实际上,
战争期间北方征集黑人部队时,南方大批黑奴反而成了北方的战士。另外,
战争期间有80万移民到达北方,很多是可从军的男性公民。在联邦军中服过
役的共200万人,军队实力最高时达100万人;而南部同盟在军队作过战的
约90万人,军队人数最多时为46万余人。其次,在经济实力方面,南部同
盟没有能应付长期战争的金融机构,没有可供支配的硬货币,其收入主要来
自给北方和欧洲出售棉花,战争使这种贸易大受影响,税收比例不足总收入
的5%。且南方工业投资环境差,借贷外来资金也很困难,债券总共不到政
府收入的33%。为筹集战争费用,财政部长克里斯托弗·梅明格只得求助于
印刷厂,印发了超过15亿美元的纸币,这个数字相当于战争时收入的2/3,
造成了急剧的通货膨胀。在北方,联邦政府凭借其优厚财力,主要依靠税收
… Page 35…
和借贷为战争筹资。税收约占政府收入的21%,借贷占63%。1862年开始,
联邦也发行了4。5亿美元纸币,但这仅占政府支出的1/6,没有引起严重的
通货膨胀。再次,在交通保障方面,1860年时,南方仅有占全国5万公里铁
路中的1。5万公里,真正的铁路干线只有从孟菲斯到里士满一条,其余绝大
多数都是短途和单线。各铁路公司为了竞争,使用不同的轨距并且互不连结。
铁道和桥梁粗制滥造,机车、车辆和钢轨十分匮乏。政府拒绝对铁路实施管
理,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1863年5月,议会批准政府对铁路享有广泛的控
制权,但直到1865年初,政府才最终接管了铁路,那时战争已快结束。与南
方相比,北方铁路交通完整得多,不仅拥有足够长的铁路网络,而且具有生
产足够车辆和铁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联邦政府对铁路的干预十分有效。
1862年1日,国会授权林肯统管所有铁路,当公共安全需要时,可将其全部
置于军事控制之下。2月,林肯任命丹尼尔·麦卡勒姆为美国军用铁道部主
任,5月即正式接管了全部铁路。北方的水路和公路运输也比南方好得多。
联邦政府的海上力量控制了沿海交通,炮舰在西部多数大河中耀武扬威,而
南方则连驳船和汽船也少得可怜。
虽然南部同盟在总体上处于劣势,但在许多方面也占有优势。一是战争
主要在南方本土进行,军队熟悉地形又易于后勤补给。二是南方战争准备充
分。在战前10年,南方就有用武力解决南北问题的思想准备,战争开始时,
南方已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北方到战争打响后,还有人敦促林肯
妥协。三是南方军队素质较高,拥有一批如罗伯特·李、托马斯·杰克逊等
杰出指挥官,由于军队常与黑奴发生武装冲突,因而普遍能征善战,且具有
好战本性。四是南方尽管工业落后,但军火工业却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因此,
武器弹药能够保证战争之需。
内战战场包括美国整个东南部广大地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
比河流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华盛顿—里士满地区和以西的田纳西—密
西西比河地区,是东西两个主战场,其战斗频繁而激烈。整个战争分为两个
阶段:前一阶段南部同盟军较为主动,赢得了许多局部的胜利;后一阶段联
邦军调整了部署,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