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10月1日,朝鲜提出急盼中国军队出动援助的请求。此时,中国正处在
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也远不如美军,但考
虑到整个东亚的局势以及中国的工业基地东北的安全,仍决定出兵参战。苏
联随后同意以各种方式向中国提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并派遣空军部队有限
度地秘密参战。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命令组成中
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并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
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日夜,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中
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迅速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朝军队进行了五次战役,主要以运动
战实行战略反攻,将战线从鸭绿江边推回到三八线附近。
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8日。志愿军入朝后确定在
运动中歼灭冒进之敌的方针,并决定首先打击韩国军队。而美韩军队对志愿
军入朝一无所知。10月25日志愿军与韩国军队一部遭遇并将其歼灭。11月
1日志愿军包围进抵云山的美韩军队,以优势兵力近战、夜战,使美军的优
势火力无法发挥作用,消灭美军 1000余人。美国由此证实中国军队已经入
朝,并拥有较强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志愿军总部判定清川江以北的美韩军
队处于分散状态,决定展开全面进攻。美韩军队从11月3日起全线撤退,凭
借机械化装备在一天之内后撤几十公里,退守清川江以南。5日,由于已无
法抓住美韩军队主力加以歼灭,加之后勤供应困难,志愿军停止进攻。7日
战役结束。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消灭不成建制的美韩军队1万余人,挫败了
美军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朝鲜全境的计划,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
整顿的时间。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25日到12月24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前后,
志愿军确定在第二次战役中诱敌深入,寻机歼敌有生力量,把战线推进到平
壤、元山一线的方针。11月24日,美韩军队开始在东西两线分别向北推进。
麦克阿瑟宣布,这是为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结束朝鲜战争而发动的“总
攻势”。此时,“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的第一线作战部队共20余万人(包
括美军7个师);志愿军共9个军,作战部队38万人,并有朝鲜人民军一部
配合。而美军对志愿军的人数和意图仍估计不足。25日志愿军发起进攻。在
西线,志愿军6个军以正面攻击和迂回穿插相配合,于26日击溃韩国1个军,
并形成对美第8集团军合围之势,迫使美军丢弃大量装备全线撤退,美军3000
余人被俘,主力凭借机械化装备逃脱合围。12月5日美军放弃平壤。6日志
愿军进入平壤。在东线,11月27日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第10军分割,双
方苦战数日。12月1日,志愿军在新兴里战斗中全歼美军1个团又1个营,
… Page 75…
其余美军开始向南突围,被志愿军节节阻击。中旬,美第10军撤入咸兴—兴
南港,至24日全部从海上撤往朝鲜半岛南部。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歼灭美军
2万人左右,粉碎了美军的北进企图,迫使美军在10天内败退300公里,退
至三八线以南,扭转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
第三次战役,从1950年12月31日到1951年1月8日。第二次战役结
束后,中朝方面决定乘美韩方面全线败退并要求停火之机立即发起进攻战
役,以歼灭三八线到三七线之间的敌军主力,为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奠定基础。
战役开始前,中朝军队成立联合司令部,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实现
了两国军队统一指挥。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在西线发起攻击。经过
昼夜连续穿插追击,到1951年1月2日,第一线的韩国军队全线崩溃,汉城
地区的 10余万“联合国军”处于可能被中朝军队从右翼实施深远包围的境
地,美军不顾韩国政府反对决定放弃汉城。中朝军队立即全线追击,歼灭部
分担负掩护任务的英国军队。4日中朝军队进入汉城,随后占领水原和仁川。
到8日,中朝军队全线进抵三七线。中朝军队在第三次战役中歼敌近2万人,
其中绝大部分是韩国军队,将战线向南推进100公里。但由于美军凭借机械
化优势迅速后撤,中朝军队未能歼灭敌军主力,并由于战线南推而增加了后
勤补给的困难。
第四次战役,从1951年1月25日到4月21日。第三次战役以后,中朝
方面拟进行休整和补充后于春季再发动攻势。美军则在战役后期发现中朝军
队后勤供应困难的弱点,从1月25日起在西线向汉城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
第四次战役由此开始。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取时
间的方针,坚持到战略预备队抵达。从1月25日到2月16日,志愿军在汉
江以南进行阵地防御。这是中国军队首次面对使用大量火炮、坦克和飞机的
立体进攻。志愿军节节阻击,反复与敌争夺阵地,有效地抗击了美军的攻击,
使美军在半个月内付出重大伤亡代价的情况下仅前进不足20公里。在东线,
中朝军队于2月11日在横城发起大规模战役反击,击溃韩国守军,俘虏韩国
军队7500人,美军500人。但随后在砥平里发动的战役反击,由于美军变换
作战方式而未能达成目的。17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决定全线转入机动防御,18
日志愿军全部撤到汉江以北。此时,汉江即将解冻。2月19日和3月7日,
美韩军队分别在东线和西线再次发动进攻。中朝军队节节阻击,稳步退守,3
月14日放弃汉城,4月初基本撤至三八线以北,志愿军第3、第19兵团等相
继入朝。美韩方面发现志愿军新锐部队到达后,停止进攻。经过这次战役,
战线回复到三八线附近,但美韩方面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未能达到消灭中
朝军队有生力量的主要目的。战役期间,麦克阿瑟坚持主张扩大战争,公开
威胁轰炸中国沿海和内地,招致美、英、法等国政府愤慨。4月11日,杜鲁
门突然将麦克阿瑟免职,任命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
总司令。这表明美国决心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范围内。
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月22日到6月10日。在第四次战役期间,中
朝方面就筹划大规模战役反击,以改变战局,由于估计美军可能在朝鲜北方
海岸登陆,中朝军队提前于4月22日发起全线进攻。在第一阶段的攻势中,
中朝军队从中央突破,将敌军战线分割为东西两部分,7天内将战线推进70
—80公里。5月16日开始第二阶段攻势。志愿军第19兵团在西线佯攻汉城,
吸引美军主力;第3兵团在中央突破,切断敌东西线联络;第9兵团与人民
军3个军团在东线合围韩国军队,几天内击溃敌4个师,将战线推进50—60
… Page 76…
公里。美韩军队凭借机械化优势随即堵塞战线缺口;中朝军队决定停止进攻,
将主力部队转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美韩军队遂于5月22日开始全线反击,
并改变战法,向中朝军队纵深穿插,迅速突破中朝军队前沿。志愿军一部在
撤退过程中遭到严重损失。5月27日,中朝军队展开全线阻击,战局趋向稳
定。6月10日美韩军队停止进攻。第五次战役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双方均投入100万以上的兵力。战役结束时,战线依旧在三八线附近,出现
了双方僵持的局面。
从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中朝军队以阵地战实行战略防御,将战
线长期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在第五次战役期间,美国和中朝方面分别确定通过谈判结束朝鲜战争。
1951年6月22日,苏联公开提出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7月10日,朝鲜人
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与“联合国军”方面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开始举
行停战谈判,后将谈判地点移至板门店。谈判历时两年多,双方在诸多问题
上长期僵持不下。
与此同时,双方军队都沿战线建立了纵深防御。中朝方面后来取消了原
计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