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欧洲。
他到了英国伦敦的郊外,省吃俭用建立起一家小工厂,在没有任何人指
导和支援的情况下,用惊人的毅力,自己当工匠,精心研制自动枪。除枪管
是外购以外,其它一切零件都是他自己制造的。
1884年5月,他的自动步枪终于成功了。
5月的一天,伦敦传出消息,说马克沁的自动枪要进行表演,皇宫贵族,
资本家老板,还有那些军界要人及军人商都赶来看表演。
在郊外一片树林里,前面竖着一个靶子,马克沁跟前提着他的自动枪,
周围站满了身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人群,男男女女,叽叽喳喳,议论什么的都
有。马克沁当众把6发子弹压进一只铁箱里,他一条腿跪下,一条腿蹲着,
两手握着枪柄,瞄准着靶子,喊了一声射击,“哒哒”子弹像旋风一样射了
出去,只有2秒钟,他就把6发子弹发射完了,那靶子变成了蜂窝一样。
有些人惊奇、欢呼,感到神了。也有的人跑过来要马克沁重新表演,说
射速太快,没有看清。马克沁笑笑,又重新装上6发子弹,再次进行射击。
他这一发明轰动了伦敦,像神话般传说着。他正式申请了关于枪自动连续射
击后坐力原理的专利,从此,在近代兵器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马克沁在自动枪的基础上,他又不断地进行改进,发明了马克沁的重机
枪。他带着这种枪又到俄国彼得堡表演,半分钟就把300发子弹打光了,使
参观的人们目瞪口呆。俄国人马上对马克沁的重机枪引起兴趣,研制仿制这
种枪。
1903年,马克沁和英国著名军火商维克斯对马克沁的重机枪进行改进,
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并使威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名为维克斯机枪。
1916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和德国军队在法
国索姆河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当时联军凭着人数多,有步枪还有
骑兵,就发起数个团的人群战术,想一举攻入德军阵地。
德军开始没有还击,等联军靠近了,他们突然推开地堡的枪眼,数十挺
马克沁新式重机枪“发言”了,像雨点般的子弹,旋风似刮到哪里,哪里联
军就倒下一片。联军不服气,一再发起进攻,结果一天之内竟死伤5万多人,
相当于五个师报销了。这一次是马克沁的重机枪大出风头,成了步兵最有威
力的武器。
马克沁自动武器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现代自动武器的理沦奠定了基础。
3香烟成了杀敌的 “炮弹”
故事发生在1917年,英国军队跟土耳其军队在西奈沙漠地区作战。战争
时间拖长了,双方物资供应都极其困难,尤其是守在战壕里的士兵,生活单
调,都盼望着有香烟解愁,连树叶枯草也拿来当卷烟吸了。
为了突破土耳其防线,英国想尽办法,弄来了一些烟,加工成12万包含
有大量鸦片的香烟,然后用飞机投放到土耳其军队的阵地上去。
土耳其士兵一见到香烟,口水就流了出来,烟瘾发作,互相争抢香烟,
贪婪地猛吸不止,好像蝇见到血。
待到土耳其士兵们过足了 “烟瘾”,英国集中1。2万名士兵,开始向土
耳其阵地进攻,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冲了上去。而这些吸足过量鸦片中毒的土
耳其士兵,都在坑道里呼呼大睡,软绵绵缩成一团,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都成了英军的俘虏。
英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土耳其防线,打破了长期僵持的局面。在
这次战役中, “香烟”成了威力很大的“炮弹”。
4 “跳跃的亨利”大炮
1939年12月,苏联和芬兰两军在芬兰境内的卡累利阿地峡对峙,双方
都想以零打碎蔽的方式来削弱对方的力量,伺机发动进攻。
一天,在一个乡村的园林中,芬兰军队有位士兵到树林里闲逛,忽然一
间破旧的房间里,堆着一堆柴禾,底下好像放着什么东西。那个士兵好奇地
走过去,把柴禾掀开,一下子露出一门巨炮。士兵惊喜地跑去向长官报告。
长官跟着士兵进了树林,来到这间破房的院里,柴禾下果真是一门巨炮。军
官爬到巨炮上看来看去,他辨出是一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沙皇时代遗
弃的野战炮。这意外的发现,使这军官兴奋万分。当时他们正是缺少重武器
的大炮,意外之中的发现,如获至宝啊!
军官又把炮技师叫来,要把大炮修理和清洁好,准备投入战斗。技师检
查完大炮,发现这门炮没有缓冲装置,谁也不知道装进炮弹,拉动火绳后会
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炮隔了一个时代,谁也没有见过。但芬兰军队阵地上没
有大炮,很需要重武器,这门炮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军官下令,要试炮。
大炮运到阵地上,把炮口朝向敌阵地,大家把炮弹填进了炮膛,炮手们
站在两侧,指挥官手举红旗,喊了一声“预备——放!”两个炮手拉动人绳,
只听一声巨响,大炮颠抖,震耳欲聋,炮口留下一团烟云。火炮像匹野马一
样,一下子跳得老高,后蹦了9英尺,把两个士兵撞得昏倒在地,头破血流,
其中一个死了。可是芬军仍然惊喜万分,那炮弹在苏军阵地上炸开了。
芬军掌握了这门大炮的牛脾气,每次发射后,士兵们就把他拖回原处,
或转移阵地再发射。观察弹着点的士兵对军官喊着: “第一发炮弹就把苏军
一辆大卡车炸得粉碎!”大家一听欣喜若狂,就给这门大炮取了个绰号叫“跳
跃的亨利”。
这件历史遗物所产生的奇迹,使芬军大力振奋,但也使苏军吃尽苦头。
苏军指挥官惶恐不安,总觉得不对头,好像芬军运到了一批新式大炮,威力
很大,要千方百计把芬军新武器摧毁,于是苏军准备几十门大炮,每当 “跳
跃的亨利”发射以后,苏军的炮火就飞过来,进行猛烈回击,有时持续回击
达三个小时。打得芬军抬不起头来。
芬军指挥官灵机一动,就命令炮手打四五发炮弹之后,立即就转移到新
的阵地,然后就躲进营地去喝咖啡去了。就这样跟苏军捉迷藏,几天,苏军
发射了上万发炮弹,可是只是炸掉这门炮轮子上的一根辐条。这门古老的“跳
跃的亨利”以受到轻残为代价,致使苏军一万多发炮弹白白耗费掉了。
5希特勒的巨炮
1918年3月23日,巴黎春意盎然,朝霞满天,人们迎着早晨清新的空
气开始了新的一天。街上行人车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显得忙碌而又有秩
序。
突然,一阵刺耳的呼啸声划破长空,接着便是 “轰隆”传来巨大的爆炸
声,好像炮弹落在塞纳河岸上。顿时,街上的行人都停止了脚步,对这突如
奇来的怪叫声和爆炸声惊得不知所措,纷纷开始向防空洞里钻。刚过个把钟
头,爆炸声又在巴黎的另一条大街上响开,又过一刻钟,炮弹又落到火车站。
这一串的爆炸,使巴黎城市顿时笼罩着硝烟,一股股火焰喷向天空,许多房
子在燃烧,市民们在哭喊。许多人跪在街道两边,求上帝保佑。奇怪的是,
人们既没有看到飞机,也没有听到郊外有什么战斗,这炸弹到底是从哪里飞
来的呢?
原来是德国人干的,他们在120公里之外,用特制的大炮射来巨型炮弹
以袭击巴黎。这种大炮的确很吓人,炮身长达34米,口径大得一个人站在炮
口里、伸手才能摸到上面的炮管。它的炮弹先发射到4万米的高空,到达同
温层,以每秒1000米的高速在同温层里飞行100公里,然后再降低高度进入
对流层,并向目标飞去。这就是超远程大炮能远距离射击的奥妙所在。
1928年开始,法德边界筑起了世界闻名的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公里。
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达3。5米厚,装甲炮塔厚度达300毫米,可抗2发直
接命中的420毫米迫击炮弹。希特勒上台后,早想进攻法国,马其诺防线是
他攻击的第一个目标,他命令重新制造大炮。
1942年威力更大的多拉火炮就出笼了。为了能随时运输这种大炮,他专
门制造了大功率军用火车。1942年的春天,这种大炮要进行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