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为欢喜,不为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自赞毁他,而且从此利赛、恭敬、名声,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如是彼得成就戒,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以满足其志望,彼以成就其戒而自赞毁他:“予持戒、持善法、彼等其他之比丘是破戒者、持恶法者。”而且由成就戒,不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而缓慢。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过肤材、过皮,以截取薄皮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婆罗门!于此又有一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沉溺,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欢喜,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自赞毁他。由利养、恭敬、名声、更发起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而不耽溺,不怠慢。彼得成就其戒,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戒而自赞毁他,而且由戒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如是彼得定成就,彼以成就其定而欢喜,而满足其志望,彼以成就其定而自赞毁他:“予有等持、心寂静、彼等其他之比丘无等持,心不成寂静。”而且不由定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而怠慢。婆罗门!恰如欲、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过肤材截取皮,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也。
  婆罗门!于此又有一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困扰,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欢喜,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名声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利赛、恭敬、名声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彼得戒,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成而自赞毁他,而且从戎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彼得定成就,彼以成就其定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定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定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彼如是得知见,彼以其知见而欢喜,以满足志望,彼以其知见而自赞毁他:“予住于知见,彼等其他之比丘不住知见。”而且由知见而不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不努力、耽溺、缓慢。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于有心材之大树,以过心材,截取肤材以为“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不成就。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也。
  婆罗门!于此又有一人以信由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为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困扰,沉溺于苦,为苦所征服,然者,实知作此全苦蕴之终。”彼如是为出家行者而得利养、恭敬、名声。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欢喜,不以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利养、恭敬、名声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利养、恭敬、名声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彼得戒成就,彼以成就其戒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戒而自赞毁他,而且从戎成就而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彼得定成就、彼以成就其定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成就其定而自赞毁他,而且从定成就更发起为上妙他法作证之志望,努力,不耽溺、不怠慢,彼以得知见,彼以其知见而欢喜,然亦不满足其志望。彼不以其知见而自赞毁他,而且从知见更发起为志望上妙他法之作证,努力,不耽溺、不怠慢。 
  婆罗门!云何从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于此比丘以离欲、以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以成就初禅而住。婆罗门!此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复次,比丘寻伺已息,内清净,心向一处,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以成就第二禅而住。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复次,比丘不染于喜而住于舍,正念、正智而以身正受乐,圣者之所谓成“舍、念、乐住”以成就第三禅而住。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复次,比丘舍乐、舍苦,先已灭喜忧,不苦、不乐,成舍念清净,以成就第四禅而住。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复次,比丘以出离一切色想。消灭有对想,以不作意种种想,故成“虚空无边,”成就虚空无边处。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以出离一切虚空无边处,成“识无边,”以成就识无边处。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复次,比丘以出离一切识无边处,“任何亦无存在,”以成就无所有处。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复次,比丘出离一切无所有处,以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复次,比丘出离!切非想非非想处,以成就想受灭,而且依彼智而见知漏灭尽。婆罗门!此亦谓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婆罗门!此等为由知见更为上妙之法。
  婆罗门!恰如欲心材、求心材者,探索心材而持斧入林,立于有心材之大树,截取心材,如是“心材”而持去。如是应用其心材者,依此心材所作之物,彼应成就,婆罗门!予谓彼人是此类者也。
  婆罗门!如是此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名声为功德,不以戒成就为功德,不以定成就为功德,不以知见为功德。婆罗门!此乃彼不动之心解脱,婆罗门!此为此梵行之目的,此为心材,此为究竟。”
  如是说时,婆罗门滨加罗库奢白世尊曰:“善哉!卿!瞿昙!伟哉!卿!瞿昙!恰如倒者起,如被盖覆者露现,或如迷途者得教以道,或如闇中持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卿瞿昙以种种方便示法。此我归依卿瞿昙及其法、归依比丘僧伽。卿!
  瞿昙!容受我从今以后,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第二十一
※品名Opamadhamma…vagga原文缺,以暹罗本补之
1 沙拉沙拉,吧拉吧拉Sarasara bharabhara

第二十二
1 对于以下七喻,请看中部第五十四经
2 解说(veyyakarapa)此乃师与弟子之返复问答,解说意义不明处的经。后世,佛记说他者之命运, 成为特殊之事,而让为授记。
3 有明(vedalla),谓持明(智),有明(智)之语义,此为弟子互相(有时师和弟子)问答,谓以达明 (智)之经,以前之解说几乎同样,后来属此者,多为广长,而至vepulla(Sk。vaipulya)译为方广。
4 羊趾形杖(ajapada…danda)如羊蹄之变叉的杖。
5 焦劳paritassati之译,想是由pari…tarsyati来的。北汉译有恐怖,原语是paritrasati吧。
6 拔柴篱者,是abbulhesika之译,abbilha是拔esika或isika是柱、杙之意,应译为“拔杙”,于此处汉 译有“破郭”由前后之关系译拔柴篱。

第二十三
1 胀上蛙(uddhummayika)注为蛙(manduka)汉译相当于此者,有水母虫。

第二十四
1 传车(rathavnita)接传之车,于一站站的换车而驶。
2 龙(naga),对高德比丘之尊称语,故译为龙象。

第二十五
1 译为猎师原语nevapika,语义是撒饵以捕之之意。汉译为猎师。 
2 对以下之食物,见第十二经狮子吼大经中之同文。
3 达达伽达(Tathagata),普通译为如来(Tatha…agata)或如去(Tatha…gata)不论那个译法皆是佛陀之意。然于此佛陀亦含于其中(尤唯后世佛之意义而已。)一般“如是来,如是来者,”即指人间之有情为适当。特以音译而不为意译。

第二十六
1 牡马(Valava)(SK。vadava)此语荻原氏之梵汉辞典作骡今一般辞典皆译为牡马。
2 伽尸城(kasinam pura)意为伽尸族城。波罗奈西即今之Benares(恒河中流之宗教都市,谓最圣地。)

第二十八
1 “以筋革”(naharu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