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关天培等人的营建下,到鸦片战争前已形成配套完善的体系。关天培在 

奏请建筑另一座炮台时记载了建筑规模和方法。他说:“新建靖远炮台一座, 

在威远、镇远之间台面宽六十三尺,拟开炮眼六十,安炮六十位,炮台东南 

角包墙长九丈五尺,西角炮墙长七丈三尺,后台围墙长八十七丈,台前临水 

留出土坡十六丈,炮台石墙均宽五尺,敌台面宽二丈五尺,敌台后至山根处 

阔十四尺,窄处阔七尺”。 


… Page 92…

     清前期的炮台要塞体系特点是:以击来犯敌舰为主,全面构筑设防;阻 

打结合,在水中设置木排桩寨和铁链等障碍物;以陆上炮台为骨干,配合以 

水上机动作战。但是,清前期虽有内河、外河两支水师,可力量甚微,只限 

于防守海口、缉捕海盗、运送步兵、物资等辅助工作。其水师一般以22。4~ 

34。5米长的赶缯船为主力战舰,小点的河船、双蓬艍 船用于攻战追击。最 

大战舰配火炮17~18门,小者只配1~2门。所以说,清前期尚无具有进行 

正规海战的近代意义的海军。 



     (3)战术 

     清军八旗兵传统战术是“逐利如鸟集,困败如云散”的游牧民族非正规 

骑兵战法,“平地则八旗并驰、险地则八旗鱼贯”,本没有一定的队形。只 

是在列阵、宿营和驻扎时以旗为单位,定有规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有变。 

在与明军长期作战,学得汉族战法,包括绿营兵都采用戚继光的鸳鸯阵与三 

才阵等。由于八旗兵已引进鸟枪等火器,所以也创立了一种叫“连环枪式” 

的射击战斗队形: 



     战斗时,前一伍取卧姿,第二伍取跪姿,第三伍取立姿,全组三伍,依 

统一号令同时发射。齐放完毕,右行由右后方,左行由左后方,返转到第三 

组之后,重新装填弹药。同时,第二组即推进到原来第一组位置发射,依次 

类推。清军视之为不传秘法,只传授满蒙八旗,对汉人保密。 

     清朝军事思想尽管顽固,但面对火器时代的到来,也不再单纯以骑兵冲 

击了,而是先施以火力准备。在战场上也不再是单一的“如墙而进”,而是 

也有因时因地变换姿势、逐步跃进了。中国最早采用“散开战斗队形”的是 

乾隆、嘉庆年间湘西起义的苗族军队。据记载:“苗人临阵、并无行列,皆 

系三、五零星,附木依崖,莫可踪迹;或在山巅,或在沟内,上下指击,皆 

能有准,兵勇不可防备,每被戕伤。” 

     由于清政府并不鼓励民间对军事参与而满族自身又日益腐败,导致清代 

军事思想受到禁锢,不仅失去了中国历代相传的民间军事传统,就是已有的 

兵书也被列为禁书。 


… Page 93…

                               五、智者箴言 



     近代中期的军事史上,不仅战争规模和军事艺术水平空前发展,而且军 

事思想也达到历史的新高峰。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以及大 

量军事实践的推动,一个新时代的军事理论体系开始形成,涌现出一大批杰 

出的军事思想家及优秀的著作。这一涌动的军事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东 

方帝国,但此时在东方,军事思想的发展显然要落后西方许多。 

     利德尔·哈特曾说:“伟大的将帅多半是拙劣的作家。除在描写其行动 

方面缺乏文艺技巧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思路也是有意搞得晦涩不清的。关 

系到他们的所做所为,就 ‘如何’及‘为何’这两个方面,他们告诉后代子 

孙的却极少。”有鉴于此,那些既总结了这一时代的军事行为又阐述了自己 

的军事思想的军事思想家们,对于军事历史的发展,以及对后人的教益就更 

为珍贵了。戴高乐就认为:“任何杰出的将领无不对人类智慧的宝贵遗产发 

生兴趣。在亚历山大胜利的根源里,人们总能找到亚里士多德。”所以,在 

军事历史上,这些用“笔”的人士的作用不亚于那些用“剑”的将军们。 



                                 1。劳埃德 



     亨利·劳埃德又称亨利·汉弗莱·伊文斯,据说生于1720年,其家世无 

从确切考察。曾出任法国“爱尔兰旅”的军事教官,后来在普鲁士军中服役, 

还成为奥地利陆军少将。1783年逝世。他著有2部著名的著作:《军事狂文》 

和《德国近代战史》。 

     他在著作中,较早地谈到了“军事科学”。劳埃德认为不仅存在着军事 

科学,而且它是世界上最难以研究的科学。他说:“……似乎认为,懂得一 

些少量无关宏旨的小事,就可以使人成为一个伟大的将校”。对此,他大不 

以为然,认为“这种艺术如同所有其他艺术,也是以一成不变的固定原则为 

基础的,只有这些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所变化,而原则本身却永远不变。”但 

他又认为军事科学中也存在着难以琢磨的因素,“无法解释或教授”,“不 

论如何勤奋好学,这一部分都是没有规律、无法研究、也是没有先例的;不 

论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也无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这一部分是属于天才的。” 

他也提出了关于军队的训练原则,必须按照战争中所需要的一切来训练军 

队。“当双方部队素质相当的时候,机动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将领 

们必须在平时致力于大军机动的研究,战时尽可能选择有利的战场,使大军 

能隐蔽一部分,以便能适时适地集中胜过敌人的优势兵力”。在无法隐蔽时 

 “则应讲求较大的机动性。……以便集中多于敌人的兵力”;“指挥官唯有 

借投入优势兵力,才能在重要地点上占有优势;但是,如果大军不能井然有 

序而迅速地运动,和不能同时投入战斗,则兵力上的优势,只能增加混乱。” 

他认为18世纪的战争“不可以借若干次会战就能结束……如果一开始就不具 

备决定性,则以后将永远不会具有决定性。”他的军事思想代表着17—18 

世纪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萌芽。 



                                 2。戴吉伯 



     戴吉伯 (又译吉贝特)生于1743年,青年时期投身法军。1770年出版 


… Page 94…

了《战术泛论》,名斐巴黎。1779年他又发表了《现代战争的系统防御》, 

与其前著颇有径庭之处。他平生抱负未能实现,在1790年临死前还大喊:“我 

会出名的!”不过他那本《战术泛论》的确经常被一位名人携带在身,他就 

是拿破仑。据认为,拿破仑受其影响颇大,因为书中曾预言会有象拿破仑这 

样的人物出现;而且还激怒了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巨人腓特烈大帝,因为此书 

击中了普鲁士国王的要害。 

      《战术泛论》中有两大主题:一是要求建立一个爱国的或是公民的军队; 

二是提倡“运动战”。他主张建立一个军政合一的制度。他说:“现在的欧 

洲政府全都是专制的……人民全都是软弱的……,假使有一天在欧洲突然有 

一个新的民族兴起,他们有强烈的精神、政府和所使用的工具。这样的人民 

有坚硬的素质,可以组成一支民族性的军队,具有预先拟定的侵略计划。我 

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民族,征服邻国,推翻我们这种脆弱的制度,好象秋风 

扫落叶一样。”法国大革命证实了他的预言。他认为要将人民的活力注入军 

队中,法国将会发展成为有决定性的国家,可这若无政治革命是办不到的。 

而这又回到腓特烈大帝的起点。在其著作第二部分中,他认为应简化军队, 

不主张建立要塞,也不主张攻打要塞。因为建立要塞会使战争成本过高、分 

散兵力;而一支好的军队,则不该出现在可以阻止他们前进的既设阵地面前, 

或者在不利的形势下被迫发起对据守之敌的进攻。他认为一支精干的、运动 

迅速的部队,不需要辎重和仓库基地,那些后勤物资会限制军队的作战范围 

和攻击的突然性——部队只能在补给线附近行动。新式军队应轻装运动,只 

带最多8日的口粮,其它补给要就地征集。新式军队将使用新发明的“师” 

的单位,以免军队过于庞大雍肿。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