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全面进攻、战局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也一度被王军击退,并在混战中
受了轻伤,他的骑兵队也陷于混乱。但是他靠着他的严格纪律,得以重整旗
鼓,转入反攻。而这时王军以为胜券在握,队形凌乱不堪,在克伦威尔卷土
重来的骑兵袭击之下,纷纷后退,全军溃败。克伦威尔乘胜追击,在天黑之
前,国会军已从失败的边缘转向胜利,而这完全是依靠克伦威尔这位当时尚
不十分著名的军事将军和独立派领导人,由他一手导演。然而这杰出的一幕
还只是这位军政明星导演的历史中的第一幕。
克伦威尔出生于1599年,其先人也是贵族,1640年当选为剑桥郡的议
员。其家很富有,受过教育,但完全是非军事性的,到内战之前,也一直没
有受过军事训练,相反,他更喜欢乡村生活方式。当时没有人料到他居然是
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和革命的领袖。内战爆发时,他被任命为第67骑兵队的队
长。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他的军事能力被他的对手鲁普特承认了,称他为
“铁甲”,他的部队也被誉为“铁骑”了。在战争的磨炼中,他的军事才能
很快就显露出来。
当他刚刚从事军事活动时,就悟出治军道理。第一是官兵的素质要高。
… Page 10…
不能用腐败的老兵,或志在军饷和抢劫的流氓。要用有志气、有信仰、肯随
长官赴汤蹈火的人来当兵。选择军官将领也不能只凭其社会地位与声望,政
治将军在战场上是不能打胜仗的。第二是军队纪律的重要性。战争是生与死
的较量和选择,若没有纪律的约束,胆怯的士兵就会丧失战斗力,并且会涣
散其他士兵的斗志。克伦威尔的军纪之严,以致说一句下流话,要罚12便士;
酗酒要受禁闭;对军队不恭的人也要受罚。因此,克伦威尔的军队所到之处,
皆受到民众的欢迎与爱戴。他的军队参加过两次战斗,皆胜。这使他在马斯
顿荒原战役中一举成名。
从此以后,克伦威尔在国会中的地位在上升,说话也就有了份量。1644
年12月,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在议会中提出了军事改革的建议,并以此建立新
型的国会军队,即“新模范军”。
他的原则是,首先要去掉政治将军,所有上下两院的议员一律解除军职,
而只有他自己一人除外。由国会出资招募新兵,总人数为2。2万人,包括步
兵1。44万人、骑兵7600人。步兵编成12个团,每团10个连,每连平均120
人。其中火枪兵78人 (配备射程100米的滑膛枪)、长矛兵42人。骑兵编
成11个团,每团6个队,每队100人,每名骑兵佩带2支燧发手枪、一顶钢
盔及一个轻胸背甲。骑兵部队中还有一个“龙骑兵”团(乘马的步兵:行军
骑马、作战下马),有1000人,编成10个连,均以滑膛枪装备。作战时按
着瑞典的方式,排成3列冲击。炮兵也将得到重视,共有火炮56门,大多的
12。7~15。24厘米口径的野战炮,也有30厘米的大口径攻城炮。每门炮配有
3人,1人为炮手,2人为弹药手,另还有2个火枪兵担负保卫之责。但驾运
人员还是些杂工,工兵尚未形成。连队是基本的编制单位和战斗单位,编制
固定,需要时,几个连队组成一个团行动。新模范军还第一次统一了军服—
—红色上衣 (一直沿用到1914年)。这些士兵都带有背囊,但最初无水壶,
还有分拆成几块的帐篷,其主要的口粮为面包和干酪。军中尚无野战医院,
但却有骑马的宪兵,以加强纪律和提高士气。军官由一批献身于议会事业的
人士担任,尚未有军事学校培养军官,但不拘一格地从士兵中提拔军事人才,
委以重任。如:锅炉工福克斯、马车夫普来德、鞋匠胡逊、帆缆手列因斯博
罗等人都成为军官。当然,绝大部分还是由忠诚的上层人士担任。在训练中
广泛运用“三十年战争”中的先进经验,如当时新兴起的“线式战术”、诸
兵种协同作战、提高骑兵在交战中的作用等。新模范军完全是国家的常备专
业化军队,有固定的薪饷,军费由遭受战祸最少的地方和议会负担。
1645年1月28日成立新模范军的建议得到议会批准,并任命在内战中
涌现出来的新秀费尔法克斯为新模范军总司令,其下是中将级的骑兵司令、
少将级的参谋长兼步兵司令等人。克伦威尔为新模范军的副总司令和军中主
力部队——骑兵的总指挥。
“在精神上壮大自己,压倒敌方”,这是克伦威尔对当时作战经验的总
结,也是他的治军原则。他说:“当我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时候,我看到我们
的人几乎无往而不败。因为我们的部队是一些残兵败卒,而敌人部队都是一
些绅士阶级出身的青年人。你想这些卑微的人在精神上敢于向那些具有荣誉
感、勇气和决心的绅士们挑战吗?所以,首先要使我们的部队拥有精神,否
则失败就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若没有有纪律和坚定意志的群众,那么
卓越的领导能力也无济于事。官兵不仅应该知道他们自己为什么而战,而且
要热爱所做的事情,因为没有热情,则纪律也还是会落空的。
… Page 11…
从新的思想原则、新的战术武装起来的新模范军,在以后的与王军作战
中大显威力。1645年6月14日,新模范军与王军在纳斯比村附近决战。王
军全军覆没。
(3)军事专政
正如克伦威尔在建立新模范军时所说的“这支新军不仅是一支军队,而
且更是一支 ‘圣经’的战士,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议会,这个议会比起那
个正在威斯特敏斯特开会的议会更要大、更坚决,在精神上和意志上更团结,
从这个时候开始,革命的动力遂已从下院转入军队手中。”
纳斯比之战,不仅挫败了国王军事企图,同时也击败了与国王作对的议
会,只有那支得胜的新军及其领导人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新军第一次作战
就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且在以后作战中,一再击溃王党军队,夺城拔寨,
地位上升,成为革命以来的主动力。所以,新模范军的胜利也就是克伦威尔
的胜利。克伦威尔借此顺风赶走了议会内的长老会派。当长老会派试图自救,
以内战结束为由而解散新模范军时,克伦威尔拥兵自重,拒不听从议会指示,
并依靠这支军队取得了第二次内战的胜利,而且最终在1649年1月30日,
取下了查理一世的头颅,宣布建立共和政体。而实际上是克伦威尔的军事统
治。议会中,议长名义上是国家元首,而实际上,议会要听命于军方,而克
伦威尔是军队的领袖。
内战结束之后,克伦威尔又为他的这支强悍的新军寻找到了新的“用武
之地”——爱尔兰。大批爱尔兰人被杀或被驱逐到北美荒原,全境原有 150
万居民,只剩下一半多点。爱尔兰的土地2/3转移到了英国新贵族和军官手
中。
此后,克伦威尔还胁迫国会,四处用兵,1650年向敢于对其权威挑战的
苏格兰发兵1。6万,以30人的代价,取得丹巴之战的胜利,苏格兰军被打死
3000人,被俘9000人。1年之后又仅以200人的代价彻底击溃了查理二世的
军队,查理二世不久流亡法国。克伦威尔的威望再次上升。
1653年的英国议会,议员已经被军队清洗得所剩无几了。克伦威尔索性
率领部下的军官们赶走了剩下的议员,锁上了议会大门,规定:下一届议会
由军人中选出。不久,这些军人议会把议会大权赋予了自己的军事长官克伦
威尔。1653年12月,一个军官议会组织起来,称为“督政府,它任命克伦
威尔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共和国护国主”他开始对英国实行军事统
治。1655年,克伦威尔将全国分为13个军区,每一军区派一部分驻军,以
一位少将为首长。驻军负责当地的治安、税收、道德说教等。
克伦威尔的军队成为地地道道的常备军,并且成为他进行军事独裁的有
力工具。英国人尝到了军事独裁的滋味,并深深地在英语民族的心上打下烙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