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在上面观察敌情,开始了“空中侦察”的历史。 

     不过,这位部长的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一批新式将校人才。1791年时在 

他提拔的元帅中,不下10位。其中,有的当时还在士兵行列中,另有6位元 

帅当时还是平民。加尔诺建立了迅速提拔录选的人事制度,越级提拔了诸如 

小贩出身的朱尔登,法学系学生摩里奥,上尉军官拿破仑等。他还取消了令 

军官们胆寒的恐怖法规——作战失败即上断头台等;并撤消了军中的政治代 

表。这些将帅之才,构成了新型军队的灵魂。 

     这位新军的创始人,不仅知道如何创造胜利,而且知道适可而止。每当 

他批准对另一国的侵略计划时,其目的旨在建立较为坚固的天然疆界。然而 

他同样指出,侵略过度就等于灭亡。1795年8月督政府“执政团”决定,在 

普鲁士、萨克森、汉诺威、西班牙已同法国订立和约,内乱已平,正是外求 

和平、内求安定之时,仍要对外战争,希望用新的胜利挽救国内政治危机和 

经济危机。加尔诺这时提出了他的警告,后来竟成为真实的预言:“如果我 

们实行这些伟大的侵略计划,我们就必须维持庞大的军队,去冒胜败莫测的 

危险;而且我们也就没有希望结束政治危机了。法国的主义,是抛弃征服的 

精神,而这个侵略计划则正与我们的主义相反。实际上,凡不是为了保证我 

们自己领土安全而从事的扩张,皆应为我们的主义所禁止。”他认为,国境 

线扩张过甚,则国境防守部队必然分散兵力;当敌人学会了新的战争方式方 

法时,那是很危险的。他断言,最后,法军在受了重大损失之后,定会被逼 

得慌张地放弃所有征服地区,退回国境之内。 

     令人惋惜的是,此时加尔诺的权力已受到削弱,在两年之后,他还被放 

逐、流亡国外。他的警告自然也没有被接受,年轻的共和国走上了歧途,对 

外发动了侵略战争:分兵两路,一路进攻日耳曼境内,另一路侵入意大利境 

内。开始似乎很顺利,可不久,法军就陷于被动,先是意大利方面战局不利, 

后又在日耳曼境内连吃败仗。幸而1796年3月,督政府任命了一位杰出的将 

领为意大利远征军总司令,不仅迅速扭转了意大利战局,而且还使日耳曼境 

内的法军有了转机,这人就是拿破仑。这次出征意大利,不仅挽救了法国, 

也是他个人发迹的一个转折点。他开始以自己的意志引导革命后的法国。 

     战争史上习惯将此后由拿破仑指挥和发动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也正是这以后,拿破仑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影响法国,进而他就是 

法国,成了“朕即国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③意大利战役。1796年3月,拿破仑接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时,局势 

对法军十分不利;日耳曼方面作战不断败北,从而给意大利方面造成压力; 

法军将领通敌,将法军的计划泄漏给敌人;在意大利北部作战的法军补给不 

足,衣服破烂,饮食不饱,饥寒交迫之下,已临兵变的边缘。因为法军是远 

离祖国远征,不可能有长期稳定的兵站。与法军对峙的是第一次反法联盟中 

的奥地利和撒丁联军。 

     这是拿破仑首次独挡一面地指挥大军作战,而且他充分地利用了这次机 

会,施展其军事才能。后人总结说:拿破仑长于统御、善于鼓舞士气,攻势 

主义,内线作战,集中兵力攻敌一点,穷追猛打残敌,其军队最大特色是惊 


… Page 58…

人的行军能力。 

     当拿破仑开始统御这支北意法军时,他认为首先要鼓起那些沮丧士兵的 

精神,于是到任后第一次演说,就抛弃了那些陈词滥调,改用现实主义激发 

士兵的进取心。他说:“士兵们,你们穿不好,吃不饱,政府太对不起你们 

了,什么也不能给你们。你们的忍耐,你们在山石之间表现出的勇气,都是 

令人钦佩的;然而,这并没有给你们带来光荣。……,我来就是率领你们, 

进入世界上最肥沃的平原。许多富庶的省区和伟大的都市都要受你们的支 

配;你们在那里可以找到荣誉、名声,还可以发财。士兵们,你们是愿意鼓 

起勇气去战斗呢,还是继续堕落下去?”他得到了狂热的欢呼之声。拿破仑 

那勃勃生气、干劲、威严和才华更赢得了将士们对这位新来的指挥官的信赖。 

他在几天之内就在军中建立起威信。不满一个月,这支饥寒交迫的部队就变 

成了一支如狼似虎的征服大军。 

     4月5日—9日,拿破仑大军出其不意地越过被认为不可逾越的阿尔卑斯 

山险隘,如天降之兵,击溃了萨丁军队,其威势难挡。萨丁军要和谈时,拿 

破仑则言:“我也许会败于战斗,但我决不会失去几秒钟停止战斗”,于是 

萨丁战败而降,退出战争。拿破仑部分地兑现了他对部下的诺言,衣衫褴褛、 

却兴高彩烈的法军,由于劫掠了敌方的物资,官兵吃得很好,衣服鞋袜也焕 

然一新。 

     紧接着,拿破仑就开始向奥军进攻,发动了一次有争议的“罗地桥战役”。 

罗地桥在阿达河上,河很浅,是可以涉渡的,可是拿破仑却以强攻、数百人 

的代价,夺取了该桥。此役似无必要,但影响却是巨大的。拿破仑选择敌人 

无法久守及无心久守的机会,以“血战”为法军创造英勇的名声,以慑服远 

近之敌。在拿破仑的召唤之下,法军不惜以血肉之躯,去抵抗敌人炮火,不 

但不以为憾,反引以为骄傲。这一事例在军事史上也有一笔:士兵所爱戴的 

不是只重视福利而不重视胜利、荣誉的庸将,而是既能率领他们创造荣誉, 

又能关心他们生活的统帅。从此后,法国的士兵只为1个人效命,而不再效 

命于国家和革命信条了。 

     在曼图亚等地,几经会战,奥军终于被击溃,于1797年10月17日缔结 

了利于法国的《坎波——佛米奥和约》。在整个意大利战役期间,拿破仑制 

胜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他运用并发展了革命军队的战术——纵队和散开队 

形相结合,不拘战法,灵活机动,力求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勇于攻击优势敌 

军。在阿尔卑斯南部山麓狭窄的山地上作战,这是王朝军队和传统战术的大 

忌,但却适于革命后的公民兵的散兵作战。拿破仑还善用将领,依靠他们率 

领师团,实施出色的机动,集中优势兵力,将敌各个击破,既得了军心又得 

了民心。 

     拿破仑带着他获得荣誉的军队,回到了巴黎。第一次反法同盟已瓦解, 

只有英国还在与法为敌。于是拿破仑又想出一个间接战略:拿下埃及,远征 

印度,卡断英国的命脉;征服奥斯曼土耳其,再回头取欧洲,凭法国的陆军 

实力制服欧洲。然而,经尼罗口一战,纳尔逊破灭了拿破仑这一宏愿。 

     ④苏沃洛夫征意大利。瓦解拿破仑远征埃及大战略因素除纳尔逊消灭法 

国地中海舰队之外,还有就是俄国从海陆两方面加入反法同盟,形成第二次 

反法同盟。 

     在拿破仑横扫意大利,瓦解第一次反法同盟后,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提 

名苏沃洛夫为俄国远征军统帅,进入奥地利。不久,女沙皇去世,其子保罗 


… Page 59…

一世欲静观。当看到拿破仑欲染指东方,俄国与英国又串联起第二次反法同 

盟。俄国海军,由乌沙科夫中将率队进入地中海;陆军初战失利。1799年4 

月15日,苏沃洛夫应奥地利的强烈要求,就任北意大利联军总司令。他首先 

训练盟军部队的协调作战能力,并重视对士兵掌握冷兵器、进行夜行军和以 

纵队实施冲击的训练。这些作法,苏沃洛夫早有思考,并在法国革命战争中 

得到验证。他运用 《制胜科学》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守则和条令。为了提 

高部队的机动能力,他压缩了辎重,并创立了流动弹药给养仓库;同时还创 

建了炮兵预备队。这使盟军的进攻作战准备加快,一般在10天之内就可以投 

入战斗,并能先发制人,夺取战略主动。其军事思想的特点是,相信人在战 

争中的决定作用。这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王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