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通商,文明灿烂,规模大备,视泰西文明政体,又宁多让乎?”这也不符 

合历史事实,小说如此描写同样是为了鼓吹民族民主革命。 

      《洪秀全演义》在结构上取法于《三国演义》,以事件为主线组织故事, 

表现人物。虽然头绪繁多,但写得有条不紊,多侧面、多方位地展现出太平 

天国运动的壮阔场面。在人物刻划上,也颇见功力。善于从语言、行动中有 

发展地揭示性格,而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空洞议论。如洪秀全、冯云山、萧 

朝贵、李秀成、陈玉成、洪宣娇、钱江等人的形象都比较饱满、感人。 

      《廿载繁华梦》刊行于1907年,共20回。这是一部谴责小说,写广东 

南海人周庸“别梦三千里,繁华二十年”,后来被抄家,不知所终,揭露和 

批判了晚清官场、洋场、商场以及社会风气的丑恶。 

      《大马扁》刊行于1908年,共16回。这部小说主要是抨击保皇派的领 

袖人物康有为,把他写成投机分子,有不少失实之处;但对谭嗣同给以热情 

歌颂。小说的主旨,在于反对立宪派。 

      《宦海升沉录》,又名《袁世凯》,刊行于1909年,共22回。小说通 

过对袁世凯荣辱升沉的描写,反映了自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直至慈禧、光 

绪去世后的十多年的重大政治事件。出于种族革命的思想,作者对袁世凯有 

所美化。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 

新化人。出身贫苦。小时有神童之誉。1903年由新化实业中学堂资送日本留 

学。曾参与华兴会和同盟会的建立,并参加书记部和《民报》的编辑工作。 

1905年底,在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斗争中,为激励国人觉悟,写 

成告同胞书后,蹈海自尽。陈天华有出色的宣传才华,曾用民间说唱形式写 

成通俗作品《猛回头》和《警世钟》,鼓吹反帝爱国思想,影响很大。 

     他的小说《狮子吼》发表于1908年《民报》的一至五号、七至九号,章 

回体,共8回,未完,小说在《楔子》中以“混沌国”影射中国,以“蚕食 

国”、“鲸吞国”、“狐媚国”影射帝国主义列强,揭露清政府把“混沌国” 

割送给帝国主义列强的罪恶,并以一头狮子睡醒后怒吼,驱赶虎狼,来象征 

中国人民觉醒后将独立、强大,迎来光明前景。书中还写到舟山群岛中有个 

从来没有被清兵占领过的民权村,村里“有议事厅,有医院,有警察局,有 

邮政局,公园、图书馆、体育会,无不俱备。蒙养学堂、中学堂、女学堂、 

工艺学堂,共十余所。此外有两三个工厂,一个轮船公司”。革命党在村里 

讲求新学,宣传民主思想,提倡自治,维护民权。中学堂总教习文明种说: 


… Page 112…

 “不论是做君的,做官的,做百姓的,都要时时刻刻以替民族出力为心,不 

可仅顾一己。倘若做皇帝的,做官府的,实在于国家不利,把那皇帝官府杀 

了,另建一个好好的政府,这才算尽了国民的责任。”这个民权村,实际上 

就是作者理想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文明种的学生毕业后,有的出国留 

学,寻求救国真理;有的办报纸、写小说,唤醒民众,开展民智;有的到内 

地,联络会党,发动革命。第八回写到革命党审血诚被捕,在法庭上怒斥审 

讯官说:“现在国家到了这样,你们这一班奴才,只晓得卖国求荣,全不想 

替国民出半点力,所以我们打定主意,把你这一班狗奴才杀尽斩绝,为国民 

流血,这就叫做流血党咧!”通过这些描写,小说热烈歌颂了革命者为革命 

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按照作者预定计划,革命党人“后来竟把中国光复转 

来”。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救亡意识和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浓郁的浪漫主义 

色彩和理想主义情调。语言通俗流畅。但是由于未写完,人物和故事都未能 

充分展开。从已经完成的部分来看,它还存在着旧民主主义革命派的局限性, 

带有乌托邦的空想,和狭隘的种族革命的思想,并反映出看不到群众力量、 

只寄希望于少数革命志士身上的英雄史观;在艺术上也比较粗糙,缺乏鲜明 

的人物性格。 


… Page 113…

                             7。晚清戏剧文学 



     晚清时期在戏剧文学方面虽无突出的大家名作,然而,这是一个变革的 

时期,对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戊戌变法前,戏剧文学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重大变化,但地方戏日趋繁 

盛,逐渐定型和成熟,特别是到了19世纪中叶,京剧正式形成,成为中国最 

有影响的剧种。它综合了多种地方戏的长处,唱、念、做、打,全面发展; 

又从各种地方戏继承了大量剧目,还从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改编了很多剧 

目,出现了至今仍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的优秀作品。如《宇宙锋》、《群英会》、 

 《借东风》、《甘露寺》、《李陵碑》、《铡美案》、《辕门斩子》、《破 

洪门》、《挑滑车》、《打渔杀家》、《四进士》、《玉堂春》、《闹天宫》 

等等,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与之同时,具有爱国思想的剧作家也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努 

力把被人当做声色之娱的戏曲变为唤醒世人的警钟,创作出了一批反映鸦片 

战争后的社会生活、揭露官场黑暗、反对外来侵略、表现忧国忧民之心的传 

奇杂剧。如黄燮清的《居官鉴》、范元亨的《空山梦》、魏熙元的《儒酸福》、 

钟祖芬的 《招隐居》、刘清韵的《千秋泪》等等,都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矛 

盾和民族矛盾。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推动的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包括“诗 

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曲界革命”。他们认为戏剧 

的作用在“振国民精神”,要使戏剧为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服务。1902年梁启 

超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发表《劫灰梦》传奇(仅成楔子《独啸》一出), 

表达了他的戏曲观,说:“(法国的)福禄特尔,做了许多小说剧本,竟把 

一国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他自己也要“把俺眼中所看着那几桩事情, 

俺心中所想着那几片道理,编成一部小小传奇,等那大人先生,儿童走卒, 

茶前酒后,作一消遣,总比读那 《西厢记》、《牡丹亭》强得些些。这就算 

我尽我自己本分的国民责任罢了。”后来又接连发表了《侠情记》(仅有《纬 

忧》一出)、《新罗马》(连楔子共8出)。这三部传奇剧本虽然都没有写 

完,但宣传了新思想,对戏曲改良起到了倡导作用。 

     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加入到戏曲改良运动中去,认为戏曲是最通俗、 

最有效的启迪民众的手段,鼓吹革新戏曲,服务革命。1904年柳亚子、陈去 

病、汪笑侬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 《二十世纪大舞台》。他 

们要求用戏曲觉醒民族意识,唤起民主精神,“他日民智大开,河山还我, 

建独立之阁,撞独立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则中国万岁, 

 《二十世纪之舞台》万岁!”陈独秀等人也撰文提出改良戏曲的主张和措施。 

     这样,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新型剧本纷纷问 

世,据统计,在短短几年中便有一百五十余种之多。这些新型剧本大多为传 

奇杂剧,以反对民族压迫,鼓吹改良或革命为主要内容。有的直接取材于现 

实政治事件,如湘灵子的《轩亭冤》写秋瑾殉难之事,浴血生的《革命军传 

奇》写邹容之事;有的取材于中国历史事件,弘扬民族精神,如筱波山人的 

 《爱国魂》写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有的取材于外国历史,宣传革命思想,如 

感惺的《断头台》写法国革命之事;还有的借用寓言手法来表现爱国情感, 

如洪楝园的《警黄钟》以蜜蜂为喻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 

这些剧本都写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实际上是在用戏剧形式作政治宣传。 


… Page 114…

但由于忽视戏剧本身的艺术特征,人物常常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