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 



      (2)李宝嘉和吴沃尧 

     李宝嘉 (1867—1906),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 

主人,讴歌变俗人,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擅长时文和诗赋,曾以第 

一名考取秀才,以后屡试不第,乃于1896年到上海编撰《指南报》,后又创 

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等,为晚清小报创始者。1903年应商务印书 

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在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全力创作小说。 

40岁病卒于上海。著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海 

天鸿雪记》、《李莲英》、《中国现在记》、《繁华梦》等十余种小说,另 

有《庚子国变弹词》、《醒世缘弹词》、《南亭笔记》和戏曲剧本《经国美 

谈》等。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也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大 

约写于1903年至1905年间,随写随刊于《世界繁华报》上,同时分编(每 

编十二回)出版单行本。原拟十编,共百二十回;但第五编尚未终稿,作者 

便去世,后由朋友惜秋生(欧阳巨源)续完第五编,于1906年出版了六十回 

本。此书一问世,便引起极大反响,被多次再版,并出现各种“现形记”仿 

作。 

     全书共写了三十多个官场故事,涉及上自朝廷帝后大臣、下至州县佐杂 

小吏百人以上,描绘了一幅千奇百怪的晚清官场群丑图。小说集中地揭露了 

封建官吏贪污腐败的本质,晚清官场已经成为商场,把“千里为官只为财” 

奉为信条。老佛爷慈禧太后就说:“通天底下一十八省,那里来的清官!” 

皇帝也说:“某人当差谨慎,在里头苦了这么多年,如今派了他去,也好叫 


… Page 103…

他捞回两个。”最高统治者如此纵容,大小官吏便更加肆无忌惮地捞钱。他 

们把做官看作是最好的一种买卖:“任他缺分如何坏,做官的利息总比做生 

意的好。”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什么卑鄙的勾当都干得出来。有的把 

十七岁的亲生女儿送给上司当小老婆;有的让自己五十多岁的老太婆认上司 

二十来岁的丫头作干娘;有的卖友求荣,诈骗别人家财,重金买官又大发其 

财;有的谎报军饷,滥杀无辜,邀功请赏;有的以赈济为名,招摇撞骗,吞 

吃赈款,捐官买禄;有的公开卖官,因为分赃不均,可与同胞弟打得不可开 

交;有的表面清廉,暗中受贿,“骨底子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晚清官 

场无不贪赃枉法、巧取豪夺,真是腐败到了极点。 

     这些为了钱善于钻营的贪官污吏,却又都是不学无术、昏庸不堪的人。 

一个堂堂藩台,竟然会把“量入为出”、“游弋”、“枭匪”、“荼毒生灵”、 

 “马革裹尸”读成“量人为出”、“游戈”、“鸟匪”、“荼毒生灵”、“马 

革里尸”;另一个号称“封疆大吏”的制台,竟然在自我吹嘘的时候,会说 

出如此毫无常识的话来:“我有一本王羲之写的《前赤壁赋》,……听说还 

是汉朝一个有名的石匠刻的。” 

      《官场现形记》不仅鞭笞了晚清官场的贪婪和昏庸,而且还斥责了封建 

官僚们在洋人面前的奴颜媚骨,是一群丧失民族气节、寡廉鲜耻的卖国贼。 

书中有一个对下属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文制台,见了洋人却卑躬屈膝,低 

声下气;甚至说什么:“中国人死了一百个,也不要紧;如今打死了外国人, 

这个处分谁担得起?”还有一个六合县令,更是一副汉奸亡国奴的嘴脸,恬 

不知耻地说:“将来外国人果然得了我们的地方,他百姓固然要,难道官就 

不要么?没有官,谁帮他治百姓呢?所以兄弟也决计不愁这个。他们要瓜分, 

就让他们瓜分,与兄弟毫无相干。”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之口,愤慨地指 

出:“谁不晓得中国的天下,都是被这班做官的一块一块送掉的!” 

     总之,《官场现形记》通过对晚清官场种种丑恶现象的描写,反映了近 

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加深了人们对清王朝腐朽不堪的认 

识。由这部小说起,逐渐形成了晚清谴责小说的高潮。但是,小说并没有否 

定整个封建制度,虽然把晚清官场比作“畜牲的世界”,却又幻想官僚们读 

了这部“专门指摘他们做官的坏处”的书,会“知过必改”;希望用“学堂 

里先生教学生的法子,编几本教科书”培养出好官来,再造太平盛世。这都 

表现了作者思想认识上的局限。 

      《官场现形记》在结构上仿效《儒林外史》,以揭露官场的腐败为主线, 

由大量分散的人物和许多相对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画面。讽刺尖锐,大都运用极度夸张的漫画手法,寥寥几笔,便把人物的丑 

态暴露无遗,十分生动。但故事枝蔓较多,缺乏提炼;讽刺常流于浅薄,笔 

无藏锋;人物不够典型化,情节未作深层的开掘,这都削弱了作品的艺术力 

量。 

     吴沃尧(1866—1910),又名宝震,字小允,号茧人,又号趼人,广东 

南海县佛山镇(今佛山市)人,故别署“我佛山人”。出身于封建世家,但 

至其父亲,家道衰落。1882年17岁时父卒,家境益窘。此后便去上海谋生, 

在江南制造军械局任职,并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1897年后,编辑过《字林 

沪报》副刊,主办过《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1902年到湖 

北任《汉口日报》编辑,次年返沪,开始在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上发表 

长篇小说,并一度赴日。1904年冬到山东谋事无成,第二年春即去汉口任美 


… Page 104…

国人办的英文《楚报》中文版编辑。5月,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兴起,毅然辞 

职。1906年起在上海主编《月月小说》。1907年创办两广同乡会,并主持同 

乡会所属的广志小学校。1910年病逝于上海。著有小说三十余种。其中较重 

要的,长篇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恨海》、《劫余灰》、 

 《瞎编奇闻》、《九命奇冤》、《新石头记》、《糊涂世界》、《发财秘诀》、 

 《上海游骖录》、《近十年之怪现状》、《最近社会龌龊史》等,短篇有《黑 

籍冤魂》、 《立宪万岁》、《光绪万年》、《平步青云》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吴沃尧的成名之作,1903年至1905年在《新 

小说》上连载前45回,1906年后由上海广智书店陆续出版单行本,至作者 

去世后的1910年12月出齐8册,共108回。 

     全书以自号“九死一生”的人物为主人公。他说:“只因我出来应世的 

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 

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二十年之久,在此中过来,未曾被第一种 

所蚀,未曾被第二种所啖,未曾被第三种所攫,居然被我避了过去,还不算 

是九死一生么!”这番愤激的话,正是对清末社会的写照。小说便是以他的 

经历为线索,从他扶柩奔丧开始,到他经商失败为止,通过他二十年间的所 

见所闻,广泛地反映了中国自1884年中法战争前后至1905年左右的黑暗的 

社会现实,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描绘了一幅行将崩溃的清帝国的长 

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共写了官场、商场、洋场,旁及医卜星相、 

三教九流的189件怪现状,描写的范围要比一般谴责小说广。但揭露的中心 

和重点同其他谴责小说一样,集中在官场。开篇写九死一生刚进入社会遇到 

的就是贼扮官、官做贼的怪事,隐括了“官场皆强盗”的黑暗现实。小说中 

的大小官吏,营私舞弊,无恶不作。如九省钦差以“清理财赋”为名,大饱 

私囊;江苏总督把全省县名开成手折,写明县官价格,公开卖官;按察使盗 

银,学政贩人,戈什哈索贿,……做官就是为了捞钱,根子则在朝廷。小说 

写道:“拿官当货物,这个货只有皇帝有,也只有皇帝卖,我们这个,只好 

算是 ‘饭店里买葱’。”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