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国诗歌还大胆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历来被认为是至高
无上的皇帝。如金和的《围城纪事六咏·盟夷》记述了晚清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情况,在辛辣地讽刺了签约官僚的卖国行径后,笔锋
一转,直指皇帝:
……券书首请帝玺丹,大臣同署全权官。冒死入奏得帝命,江水汪
汪和议定。
可见卖国乞降的头便是皇帝。
第三,热烈歌颂了爱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这也是鸦片战争时期诗歌创
作的热点。如朱琦的 《朱副将战殁他镇遂溃诗以哀之》、《关将军挽歌》等
诗,都是悼念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的。他的《老兵叹》写厦门之役中的下级
军官:
独有把总人姓林,广额大颡又多髯,自称漳州好男子,当关一呼百
鬼喑。可惜众寡太不敌,一矢洞胸肠穿出。转战转厉刀尽折,寸脔至死
骂不绝。
他还有一首《感事》诗,斥责无功受禄的将领,赞扬忠心卫国的民众:
夜觅檄夷书,疾声恣丑诋。忠义乃在民,苟禄亦可耻。
过去文人很少在诗中讴歌人民群众武装起来进行反侵略斗争,但鸦片战
争时期这样的诗歌却大量出现。如表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诗,著名的除
了张维屏的《三元里》外,还有梁信芳的《牛栏冈》、何玉成的《团练乡勇
驻扎四方炮台等处纪事》等优秀诗篇。江浙、福建等地人民的抗英斗争在当
时诗中也有生动反映。如顾翰的七古长诗《俞家庄歌》描写浙东沿海农民、
渔民机智地痛歼敌船,打击侵略军,使“夷人自此心怯恇,不敢扰害来兹方”。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歌在艺术上也有许多开拓性的尝试。它以丰富多
样的创作手法、语言风格乃至诗歌体制,改变了诗坛长期存在的因袭、模拟、
僵化的衰颓状态,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特别是爱国诗歌大都写得活泼、通俗,
昭示了晚清诗歌发展的新趋势。
虽然当时的诗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缺乏本质的认识,还常常流露
出封建正统观念,在艺术上也还比较粗糙,缺少提炼和概括,缺少富有形象
的刻划,但是它们却是以真挚、深厚的爱国感情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它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它们在题
材、内容上和艺术表现上都为晚清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Page 91…
3。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和“桐城派”的中兴
(1)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
发生于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一次伟大
的农民革命运动,也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的
领袖们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同时,十分重视思想文化斗争。在戎
马倥偬的紧张岁月中,他们发布文告、诏书等,提出革命的文艺主张,制定
完整的文艺政策;在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怪鞒肿床湫辛恕度敖洹
士子文》、《戒浮文巧言谕》、《钦定敬避字样》等告谕,在总结太平天国
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革命文学理论。
太平天国坚决禁绝封建文学艺术的传播。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公开发布
各种“条禁”,其中规定:“凡一切妖物、妖文书,一概焚化,如有私留者,
搜出斩首不留。”“凡歌馆书士,如有编造歌谣及以凡情歪例编成诗文,迷
朦兄弟者,斩首不留。”“凡邪歌、邪戏一概停止,如有聚人演戏者,全行
斩首。”定都南京后,即成立删书衙,洪秀全亲自主持删改“四书”、“五
经”等书,并下诏说:“将其中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
只留真话、正话……”按照太平天国的革命需要,重新清理封建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强调文学艺术要为太平天国的政治服务,与现实
革命斗争紧密结合。《劝戒士子文》要求文学创作“一字一句之末,要必绝
乎邪说淫词,而确切于天教真理,以阐发乎新天新地之大观。”洪秀全本人
孜孜不倦地写诗作文以为示范。
为此,他们提倡“文以纪实,浮文在所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
反对“吟花咏柳”、“空言无补”。同时提倡“语句不加藻饰,只取明白晓
畅,以便人人易解”,形式大众化、通俗化;反对运用古奥生僻的词语、典
故和“八股六韵”等种种清规戒律。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努力实践革命文学主张。他们的诗文充满革命激情,
讨伐清王朝的罪行,抒发改天换地的壮志,动员群众起来进行斗争,成为革
命的有力武器;写得朴实浅显,通俗易懂,便于群众的接受和流传。如洪秀
全的《吟剑歌》: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为地网,收残奸宄落
天蜀。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
乐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革命者的豪迈理想、博大胸怀,气势恢宏而语言通俗。
再如他的《诛妖歌》是在1851年秋驻军广西桂平县时,因军中缺粮又多
伤病而作,用以鼓舞士气。诗前有个小序,说:“天王诏令各军各营兵将,
方旦欢喜踊跃,同心同力同向前,万事皆有天父主张,天兄担当,千祈莫慌。”
诗云:
真神能造山河海,任那妖魔一面来;天罗地网重围住,尔们兵将把
心开。日夜巡逻严预备,运筹设策夜衔枚。岳飞五百破十万,何况妖魔
灭绝该!
这首歌完全是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其中有宗教的外衣,但充满着乐观
主义精神,很适用于农民革命的需要。
太平天国另外一些领袖也都能写诗作文。如东王杨秀清的诗 《果然英
雄》:
… Page 92…
拔地参天皆勇将,安邦定国尽忠臣;冲锋恐后常虞我,遇事争先讵
让人?
另一首《果然忠勇》:
我们弟妹果然忠,胜比常山赵子龙;起义破关千百万,至到天京最
英雄。
这些诗文都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浅显易懂,很能为有着革命愿
望的广大群众所接受。
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主要是过于强调文学为现
实政治斗争服务,忽视文学其他社会作用和审美价值,对文学的艺术性更不
重视,许多诗文也就成为宣传品,题材狭窄,形式单调,缺乏艺术魅力。在
反对封建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时也存在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简单化的观点
和做法,不利于文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但是,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活动,毕竟是对封建思想文化的一次大扫荡、
大清算,对封建正统文学的一次大冲击、大批判,不但对太平天国革命政权
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揭开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
动的序幕。
(2)宋诗运动和桐城派古文的中兴
这一时期,在传统文学的诗坛上出现了学习宋诗的潮流,形成所谓的宋
诗运动,散文方面则出现了桐城派古文的中兴。
清初就有宋诗派崛起,但至19世纪中期何绍基、曾国藩等人出来,声势
才煊赫起来。何绍基 (1799—1873)是宋诗派的主要理论家。他是个恪守传
统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对封建末世的社会风气和诗风、学风很不满,
另一方面奉儒家诗教为正统,认为写诗要“温柔敦厚”,“要扶持纲常,涵
抱名理”,决不越雷池一步,于“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
皆所不喜,亦不敢也”。在创作上,他反对唐诗派的拟古陋习,主张“自为
生气”,同时又强调以才学入诗,以考据入诗,以议论入诗。他的诗取法宋
代的苏轼、黄庭坚,但大都描写山水景物或为书画题跋和官场应酬之作,缺
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和进步的思想倾向,而对形式、技巧很讲究。有些山水诗
清新可读,表现出名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