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怒吼吧!……”(《哦,白昼哟,从无底深渊中浮起》)他斗志昂扬:“我
要热血奔腾,意气风发,喜气洋洋地唱出这首歌儿;/尔后打开闸门,冲上前
去,投入战斗,/伴着那旗帜和长旗飘个不停。”(《黎明的旗帜之歌》)惠
特曼还从平等的信念出发,在 《草叶集》中向普通劳动人民献上了深情的颂
歌。他推崇劳动,推崇劳动人民,将千千万万辛苦劳动的人们视为美国新兴
文明的代表者,视为新大陆的真正主人。他写下了《职业之歌》,开宗明义
便宣告:“我发现一切进步寓于各种机器之中和商业的劳苦之中,寓于田间
… Page 83…
的劳苦之中,/我发现永恒的意义寓于其中。”同时还强调:“白宫那儿的总
统为你而设,并非这儿的你为他而设,/各局的秘书为你工作,并非这里的你
为他们工作……”他那《我听见美州在歌唱》,以各种平凡的劳动者的歌声,
汇集成了生机勃发的美洲大陆的最动人的音响。他那《从巴门诺克开始》,
则以“农人们在耕田”,“矿工在开矿”,“机器工在车床上忙着制造器具”
的画面,组合成了美利坚合众国最壮丽的景象。他所高唱的《斧头之歌》,
通过最普通的工具——斧头,象征了所有富于开拓性的劳动创造。内容的鲜
明的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进步性,是《草叶集》突出的特征。就诗歌
的形式而言,惠特曼挣脱了英语诗歌的长期因循的格律形式,汪洋恣肆,大
开大阖,奔放自如,创造了新的自由诗体。他反对语言的典雅雕琢,于是尽
可能地朴实、平凡、粗犷;他不能忍受固定音律的羁勒,于是抛开了音步、
音节和韵脚,以近乎散文的长句来倾诉激荡奔腾的诗情。他重视内在的情感
涌动的节奏,并时常用重叠句或平行句来加以强化,结果整首诗歌便犹如大
海的波涛,一浪盖过一浪,自由流畅而又节律鲜明。
惠特曼牢牢扎根于19世纪中期美国的特殊土壤之中,却通过他的诗歌为
人类文明做出了世界性的永恒的贡献。他对人类进步所抱的乐观态度和坚定
信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他所开创的自由诗风,也吹遍了地球的
各个角落。六、中国晚清文学
1。中国晚清文学的特点和分期
(1)中国晚清文学的特点
19世纪初期,中国还是一个以“天朝”自居的封建大帝国。但是,1840
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被卷进了世界资
本主义的潮流,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和
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
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先进分子寻找着救国富强的道路,
人民群众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终于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王
朝的统治。虽然这次革命并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
是它结束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
在这样的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产生的晚清文学,呈现了既和中国传统的
古代文学不同、又和以后的现代文学不同的特点。
首先,从鸦片战争时期起,进步文学就密切地与现实政治斗争相结合,
自觉地运用文学来表达社会政治主张,反帝爱国、呼吁变革成为基本主题。
中国的近代史是备受帝国主义侵略、凌辱的苦难史,又是封建统治最为腐败、
黑暗的衰亡史。中国古代文学中虽然也有许许多多反对外族侵略的爱国作
品,但是,爱国和忠君往往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晚清文学的反侵略爱国
作品,不只是古代爱国主义文学的延续,而且反对世界范围的殖民主义、帝
国主义,具有近代爱国主义的新特征;同时,它又和反对腐朽、黑暗的封建
专制统治结合在一起,和追求民主、革新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其次,晚清文学的题材大大开拓,所表现的对象远比古代文学广阔得多。
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宣传维新变法、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描写外国生活风
俗、歌咏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都是过去从来没有的题材。晚清文学相当广
泛地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自朝廷到市井的各种社会生活画面,皇帝、皇太后、
… Page 84…
官吏、洋人、买办、师爷、文人、商人、华侨、地主、兵勇、妓女、地痞、
工人、农民、维新分子、革命家……各色人等都是晚清文学描写的对象,其
中有些人物是古代文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第三,晚清文学的艺术形式自由多样,不仅有传统的诗文,而且又有了
新派诗、白话诗、浅近的文言文、新文体散文、白话散文,小说、戏曲也越
来越受到重视,还有译诗、翻译小说、从外国引进的话剧等等。文学语言趋
于通俗化,艺术风格也有所变化,西方的文学观和创作手法开始被汲取到中
国文学创作之中。
第四,晚清文学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态。社会政治急剧动荡,中西文化
碰撞交融,新旧思潮回环交错,不仅使进步文学和旧文学的斗争异常激烈,
就是同属进步文学家,也有着错综复杂的情况,甚至同一个作家、同一部作
品,先进、落后的思想并存,精华和糟粕共处。有不少文学家前期进步,后
期落伍;并且,在进步时期存在着落后、消极的因素;在落伍的情况下依然
有着对社会的独特贡献。
第五,晚清文学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表现出过渡性
和不彻底性。进步文学所具有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不很深广,缺乏和人民大众
的广泛紧密的联系;艺术形式比较粗糙,没有完全摆脱旧文学的窠臼,缺乏
感人的典型形象。晚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重要环节,它
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为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准备。
(2)中国晚清文学的分期
中国晚清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文学:鸦片战争前后,面对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和清王朝的腐败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先进的思想家、文学家便呼吁
变革,并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龚自珍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最早
冲破清中叶以来的沉闷气氛,首开晚清文学风气。鸦片战争期间,全国涌现
了反帝爱国诗潮。太平天国革命文学更是打破封建正统文学的束缚,主张以
通俗易懂的纪实文学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但是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曾国藩等人大力宣扬封建正统文学,提倡“宋诗运动”和桐城派古文。小说
也渗透着封建伦理的说教,处于衰落之中。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学
的发生期,文学创作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是封建正统文学仍占据着主导
地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文学:1884年中法战争和1894年中日战
争的失败,使中国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
动,企求在不从根本上变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在文学上,他
们也倡导改良,鼓吹“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要求
文学为改良运动服务。由于文学改良的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学自身发展
的需要,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以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以梁启
超为代表的新文体散文,以及以李宝嘉、吴沃尧、刘鹗等人为代表的谴责小
说。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形成期,新的文学观和新的文学内容、文学
形式终于动摇了封建正统文学的根基,得到了一个飞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文学: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进一步加重了民
族危机,资产阶级出现分化。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到来。革命派的文学创作大抵如他们自己所主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