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ctv发现之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在有些朝代,诸葛亮之所以被朝廷当作偶像,还有另外的原因。
  在宋代,由于长年与北方草原民族作战,宋朝统治者格外推崇那些既忠君爱国,又能富国强兵的古代将相。特别是南宋朝廷沦为偏居东南的小朝廷后,其地位与当年的蜀国极其相似。但是南宋朝廷以正统自居,曾经发动过北伐。所以无论诸葛亮的忠诚,还是他为了维护蜀汉正统地位而不懈北伐的精神都非常适合宋王朝的胃口。因此,宋朝封诸葛亮为“忠惠仁济显应王”。长长的封号后面,体现了宋王朝的多种期待。
  南宋覆灭后,元朝建立。中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元朝政府看成是代表正统地位的政权。所以,在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和后来的北伐战争中,起义军将领出身的罗贯中就根据民间早已流传的三国故事,写作了著名小说《三国演义》。在这部小说中,罗贯中极力尊崇蜀汉的正统地位,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神仙般人物。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一个代表着正义、正统和胜利的偶像人物,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后来,随着《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诸葛亮的故事逐渐深入民间。 在民间,人们对他的崇拜主要是仰慕他的道德风范。
  或许,民间对诸葛亮的崇拜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中国古代,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理想中的社会是这样的:土地得到大量开垦,人与人之间没有贫富差距,社会比较安定。官员们很守规矩,不欺负老百姓,等等。
  可能蜀国并不完全像陈寿描述的那样尽善尽美,但是它也足以让普通老百姓十分的怀念。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六十多年了,但是陈寿发现,益州的老百姓仍然非常怀念那位已故的蜀汉丞相,他们经常在郊野之地自发地祭奠他。
  时至今日,中国西南地区还大量流传着有关诸葛亮爱民如子的动人故事,依旧延续着人们对他的怀念。
  当然,中国其他地区的老百姓对诸葛亮的崇拜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民间,《三国演义》的影响极其深远,普通百姓可能不知道孔子、孟子这些文化巨匠,但没有人不知道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特别是诸葛亮,连中国最偏僻的山沟里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随口说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来。这说明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偶像。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做人的理想。
  说到诸葛亮的智慧,不能不提到神秘的“木牛流马”。
  在北伐中,蜀军经常穿行在秦岭陡峭的峡谷之中,这里有蜀军架设的栈道。为了适应山区以栈道为主的道路,诸葛亮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就失传了,从而成为他一生中最神秘的东西。
  “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一种能够自动行走、像马和牛一样的机器,这对民间的研究者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陆续有一些人声称自己研制出了这样的“木牛流马”。其中做的最好的,是陕西汉中地区的农民徐明德。
  徐明德是当地一位能工巧匠,他经过多年研究琢磨,制造出了一部能够行走的“木牛流马”。
  徐明德把他制作的“木牛流马”捐献给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为这里重要的馆藏文物。出于研制者保密的要求,我们无法看到“木牛流马”内部的构造,但徐明德透露说,它主要是借助了杠杆的原理。
  大约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在南方一些地方,这种古老的独轮车至今还使用着。“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的说法,在今天的史学界,还有很多支持者。他们的理由主要是,这种车子载重量比较大,适合山区道路。但是,独轮车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出现,如果“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的话,它既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谈不上是诸葛亮的发明。再说史书上明明记载它有四个车轮,而不是一个轮子。
  于是,有些学者就从史书上对“木牛流马”的具体记载着手,探究其真实面目。
  如果“木牛流马”就是一种四轮车的话,那么它就非常适合在栈道上行驶了。在“褒斜古道”上,当年曾有一半以上的路程是在悬崖上搭建的栈道。他们由粗大的原木架设而成,十分坚固、平坦,起宽度足以容纳两辆车并排而行。
  对于什么是“流马”,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能在山中小河里行驶的小木船。因为褒斜道有很大一段是沿着秦岭中的河谷逆流而上的,所以“流马”很有可能是蜀军在沿着河边的栈道行军时,用拉纤的方式拉着小船逆流而上。所以,它的载重量可能不但不比“木牛”小,反而要比它要大得多。
  但是,上述说法都无法解决一个疑问,那就是,无论四轮车还是小木船,它们都很平常,而当时所有的史书都说“木牛流马”是一种奇妙的运输工具,是诸葛亮的一大发明。所以,“木牛流马”究竟是怎么回事,至今仍然是个谜。
  可惜的是,对于中华民族这位偶像级的人物,《三国演义》却很少提到他的家人。似乎他真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
  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两侧,一般都会供奉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
  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
  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学者: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
  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国以后,兰溪的中医药业逐渐衰退。目前,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业为主。 



 新搜神记·武圣关羽 上集



  关羽,在生前的官职是亭侯;是最低一级的爵位,然而在他身死后,却步步高升。到了民国;他已经成为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