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怎奈山路崎岖,易进难退,一时情急失措,竟致自相蹴踏, 
伤毙甚多。再经燕兵大刀阔斧,当头乱劈,就使铜头铁骨,也 
被斫伤。何况是血肉身躯,怎禁得这番横暴?当下赵兵三万人, 
约死了二万有余。单剩得几千残兵,保秋还奔。秋马已受伤, 
下马急跑,才得幸免。阳裕已被燕兵擒去。赵将单于亮失马被 
围,冲突不出,索性倚石危坐 。燕兵叱令起来,亮厉声道: 
 “我是大赵上将;怎肯受屈小人?汝等若能杀我;尽可下手,否 
则让开走路,听我自归 。”燕兵见他状貌伟岸,声气雄壮,倒 
也不敢进逼,但遣人走报慕容皝。皝用马迎亮,召与叙谈,大 
加器重,遂授为左常侍。亮见皝厚礼相待,也即受命。从前平 
州刺史崔毖东遁,妻女没入燕庭。崔毖事见前回。皝命将毖女 
妻亮,且释出阳裕,使为郎中令,遂载辽俱归,待若上宾。越 
年,辽复谋叛,乃把辽杀死,并辽党数十人。又遣长史刘翔, 
参军鞠运,至晋报捷,并乞册封,晋廷未许,惟闻赵为燕败, 
也不禁跃跃思逞,倡出北伐的议论来了。也想出些风头,其实 
可以不必。 
      看官道何人首倡此议?原来是征西将军庾亮。出诸彼口, 
尤属不符。咸康四年,成帝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郗鉴为太尉, 
庾亮为司空。导性宽厚,委任诸将赵胤贾宁等,多不奉法,朝 
臣多引以为忧。亮不服王导,挟嫌尤深,尝与太尉郗鉴书道: 

… Page 425…

两晋演义                                                             ·419· 

 “人主春秋既盛,尚不稽首归政,究竟怀着何意?况身为师傅, 
豢养无赖,更属非宜。公与下官,并受顾命,朝廷有此大奸, 
不能扫除,他日到了地下,如何对得住先帝?现拟与公同日起 
事,廓清君侧,公作内应,亮为外援,不患无成,愿公勿疑!” 
鉴览书后,付诸一笑,并不答复。有人探悉此事,报知王导, 
劝导密为防备。导叹息道 :“我与元规谊同休戚,当无异心, 
果如君言,我便角巾还第,有什么畏惧呢?”话虽如此,但因 
亮在外藩,却要来干预内政,心下总未免不平。尝遇西风尘起, 
举扇自蔽,慢慢地说道 :“元规尘污人。”晋臣多半矫情。晋 
廷诸臣,统因导老成宿望,为帝师傅,格外推重,且拟降礼相 
见。太常冯怀,商诸光禄勋颜含,含正色道 :“王公虽为傅相, 
究竟是个人臣,礼无偏敬,诸君如要降礼,可请自便。鄙人年 
老,未识时务,但知遵守古礼呢 。”及冯怀别去,转告亲友道: 
 “我闻伐国不问仁人,冯祖思怀字祖思 。意欲谄人,偏来问 
我,莫非我有邪德不成?”随即上表辞官,退归琅琊故里;再 
历二十余年,安殁家中。表明高尚。 
      惟庾亮既反对王导,又欲窃名邀誉,借着北伐的虚声,张 
皇中外。因特援举不避亲的古义,把两弟登诸荐牍,一是临川 
太守庾怿,谓可监督梁雍二州军事,使领梁州刺史,镇守魏兴; 
一是西阳太守庾翼,谓可充任南蛮校尉,使领南郡太守,镇守 
江陵。再请授征虏将军毛宝,监督扬州及江西诸军事,与豫州 
刺史樊峻,同率精骑万人,出戍邾城。然后调集大兵十万,分 
布江淝,由自己移镇石城,此非江南之石头城,乃在淝水左近。 
规复中原,乘机伐赵。表文上面,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有运筹 
帷幄,决胜疆场的状态。这叫做画饼充饥。成帝览到亮表,也 
不禁怦然心动,便将表文颁示廷臣,令他议复。太傅王导,是 
朝中领袖,且又得成帝诏命,升任丞相。这番军国大事,当然 

… Page 426…

两晋演义                                                             ·420· 

要他首先裁决,导看了表文,掀髯微笑道 :“庾元规能行此事, 
还有何说,不妨请旨施行 。”言下有不满意,实是请君入瓮。 
太尉郗鉴接口道 :“我看是行不得的,现在军粮未备,兵械尚 
虚,如何大举?”忠厚人口吻。此外百官,亦多赞成鉴议。太 
常蔡谟,更发出一篇大议论,作为议案,由小子录述如下: 
      盖闻时有否泰,道有屈伸。暴逆之寇,虽终灭亡,然当其 
强盛,皆屈而避之,是以高祖受屈于巴汉,忍辱于平城也。若 
争强于鸿门,则亡不终日,故萧何曰 :“百战百败,不死何待 
也 。”原始要终,归于大济而已,岂与当亡之寇,争迟速之间 
哉?夫惟鸿门之不争,故垓下莫能与之争。文王身圮于羑里, 
故道泰于牧野,勾践见屈于会稽,故威申于强吴。今日之事, 
亦犹是耳。贼假息之命垂尽,而豺狼之力尚强,为吾国计,莫 
若养威以待时。时之可否,系于胡之强弱,胡之强弱,系于石 
虎之能否。自石勒举事,虎常为爪牙,百战百胜,遂定中原, 
所据之地,同于魏世,及勒死之日,将相欲诛虎,虎独起于众 
异之中,杀嗣主,诛宠臣,内难既定,千里远出,一举而拔金 
墉,再举而擒石生、诛石聪,如拾遗,取郭权,如振槁,还据 
根本,内外平定,四方镇守,不失尺土。以是观之,虎为能乎, 
抑不能也?假令不能者为之,其将济乎,抑不济也?贼前攻襄 
阳而不能拔,诚有之矣,但不信百战之效,而徒执一攻之验, 
譬诸射者百发而一不中,即可谓之拙乎?且不拔襄阳者,非虎 
 自至,乃石遇之边师也。桓平北桓宣为平北将军,见前。守边 
之将耳,遇攻襄阳,所争者疆场之土,利则进,否取退,非所 
急也。今征西指庾亮。以重镇名贤,自将大军,欲席卷河南, 
虎必自率一国之众,来决胜负,岂得以襄阳为比哉?今征西欲 
与之战,何如石生?若欲守城,何如金墉?欲阻淝水,何如大 
江?欲拒石虎,何如苏峻?凡此数者,宜详较之。石生猛将关 

… Page 427…

两晋演义                                                              ·421· 

中精兵,征西之战,殆不能胜也。金墉险固,刘曜十万众所不 
能拔,今征西之守,殆不能胜也。又当是时洛阳关中,皆举兵 
击虎,今此三镇,反为其用,方之于前,倍半之势也。石生不 
能敌其半,而征西欲当其倍,愚所疑也。苏峻之强,不及石虎, 
淝水之险,不及大江,大江不能御苏峻,而欲以淝水御石虎, 
又愚所疑也。昔祖士稚在谯,田于城北,虑贼来攻,预置军屯 
以御其外。谷将熟,贼果至,丁夫战于外,老弱获于内,多持 
炬火,急则烧谷而走,如此数年,竟不得其利。是时贼唯据淝 
北,方之于今,四分之一耳。士稚不能捍其一,而征西欲御其 
四,又愚所疑也。或云贼若多来,则必无粮。然致粮之难,莫 
过崤函,而石虎首涉此险,深入敌国,平关中而后还。今至襄 
阳,路既无险。又行其国内,自相供给,方之于前,难易百倍, 
前已经至难,而谓今不能济其易,又愚所疑也。然此所论,但 
说征西既至之后耳,尚未论道路之虏也。自淝以西,水急岸高, 
鱼贯泝流,首尾百里,若贼无宋襄之义,及我未阵而击之,将 
如之何?今王师与贼,水陆异势,便习不同,寇若送死,虽开 
江延敌,以一当千,犹吞之有余,宜诱而致之,以保万全。若 
弃江远进,以我所短,击彼所长,惧非庙胜之算也。鄙议如此, 
伏乞明鉴?这篇大文,表示大众,没一人敢与他批驳,就是呈 
入御览,成帝亦一目了然,料知北伐是一种难事,乃诏亮停止 
北伐,不必移镇。会太尉郗鉴得疾,上疏逊位,疏中有云: 
      臣疾弥留,遂至沈笃,自忖气力,不能再起,有生有死, 
 自然之分。但忝位过才,曾无以报,上惭先帝,下愧日月,伏 
枕哀叹,抱恨黄泉。臣今虚乏,危在旦夕,因以府事付长史刘 
遐,乞骸骨归丘园,惟愿陛下崇山海之量,弘济大猷,任贤使 
能,事从简易,使康哉之歌,复兴于今,则臣虽死,犹生之日 
耳。臣所统错杂,率多北人,或逼迁徙,或是新附,百姓怀土, 

… Page 428…

两晋演义                                                              ·422· 

皆有归本之心。臣宣国恩,示以好恶,处以田宅,渐得少安。 
闻臣疾笃,众情骇动,若当北渡,必启寇心。太常臣谟,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