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策略与安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让我找到了自己,还学到很多东西,变得更加优秀。 
  印象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在云南和西藏的4个月。 
  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如梦幻般的美景,还有26个民族。我最爱的是云南的边境地区和横断山区。云南的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华夏民族与邻国人民和谐相处,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我在西双版纳的吊脚楼里住了一个月,学会了借助棒槌浆洗衣服,知道了怎样与大象相处,还学会了跳孔雀舞,并能做一桌丰盛的传统傣家菜。带着傣家朋友的祝福,我又踏上去古城大理的旅途。在大理时,为了维持生活,我在大理酒吧一条街打了一个月零工,老板是意大利人,约60岁,去过许多地方,从西印度群岛来到中国大理后,就被大理独特美丽的古城风貌吸引,开了一个酒吧,我去的时候,他已在这座洁白的石头城里待了三年。刚开始他并不愿意收我为店员,因为我年龄太小,不满16岁,他说雇佣我是犯法的。但是禁不住我连续两天喋喋不休的唠叨,终于同意了,因为我说你可以把这当作善意的收留而不是雇佣童工。我的要求不高,他只需为我提供三餐并让我住在店里就行。 
  认识了许多朋友,很幸福。中午的时候,我咬着蛋糕,扛着相机四处闲逛,去了许多精美的小店,穿过如织的游人爬上山去看大理城。那儿周围的山都不怎么高。下午三点左右回店里帮忙,学会了做意大利面。总之,大理的日子过得比较闲适,在这期间我学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关爱遇见的人。那时有一个三十多岁的阿姨每天下午都到店里来吃东西,她十分挑剔,点的甜点上慢了就会骂人,看起来十分骄傲,似乎永不妥协。可是在我连续7天给她端去糕点时,她却蜷缩在椅子上哭得很伤心。我在她身边坐下来,刚开始她并不说话,过了半个多小时才和我聊起来。她是白族人,在大理做生意,儿子在老家上学,八个月前她的儿子因为贩毒入狱。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是每天给她端甜点,眯着眼睛,抿着嘴角笑。我称赞她看起来年轻漂亮有气质,给她讲我学校里的趣事,和她玩抓小石子的游戏,拿一把小棍子趴在桌子上比赛谁挑起的木棍多,送她中午在山上采的野花……我走之前,她露出少见的,温和的笑容说谢谢,告诉我这是八个多月来最让她温暖的日子。是的,我明白,虽然八个多月很长,但儿子的事情仍让她难以释怀。时间虽是疗伤大师,但不是所有的创伤都可以用时间治愈。是爱,是自己,而不是时间,能治愈所有的创伤。我决定以后要多关心身边的人,每个人坚强的外表下都有一颗需要欣赏和爱的心。每一个遇见的人都值得微笑欣赏,也都需要心灵的帮忙。离开大理的时候我很不舍,同时痛苦地发现我的英语也隐约带了那么一点意大利口音,苦练很久才又踏回正途。 
  之后,我去了缅甸,运气极好地遇见一个在金三角有朋友,并且金三角的一个军阀还同意让他上山的摄影记者。我早就想去金三角看看,但苦于没有军阀中的朋友而不敢上山,害怕一不小心踏错界就做了枪下亡魂。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当然不能放过,软磨硬泡了三天,天天去记者先生的旅馆门口守着,才被允许可以一起去看看,但是我上山当天就必须下山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买了几瓶酒和两包糖,背好相机和笔记本,屁颠屁颠地跟着记者去了金三角。一个会说云南话的,黝黑干瘦的男人在山脚处接我们,他有枪。那男人瞪着眼睛警告我必须跟着他,不能乱跑,不然我死了他不会管的。我赶紧点头并送给他一瓶酒,他立刻和颜悦色了不少。看来资料上说去金三角必须送礼,才能多交朋友的话果然不错。爬了两个小时,终于看到满山满谷盛开的罂粟,来的真是时候。来到第一户人家门前时我心里一惊。只见一个小孩趴在木门前的泥土上,混身只有一块又脏又破的烂布,头耷拉在门槛上,身上、身边有好多苍蝇,好像死了一般,那领路的男人却见惯不怪,他目不斜视地跨过门槛,领着我们进入了昏暗的屋内。我走过那个小孩时才确定他还活着,本想把他抱起来,却被记者制止了。进到屋里拐了个弯,撩起一个破门帘,我立刻被呛得咳嗽起来。只见小屋烟雾缭绕,地上横七竖八地躺了六个人,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可能才十三四岁。他们都在吸大烟!领我们来的男人在一个老婆子耳边讲了几句,就留下我带着记者走了。记者拍拍我的肩,叫我早点回去。我在里屋站了十几分钟,门帘才又被掀起,里面的人陆续走了出来,我递上酒和糖,他们就裂开嘴对我笑,站在罂粟地里让我拍照。据说他们再过些时候就不能种罂粟了。实在很难想象,那么美丽的罂粟花竟然是邪恶之花。为了找一个好一点的拍摄角度,我躺在罂粟花地里,当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告诉我不久后他们必须下山种庄稼时,三只大老鼠从我腹部飞速蹿过。天啊,这个画面我至今仍记得极为清晰。   
  第一章 独特型(4)   
  在云南我还跟随一个科考队到过横断山区。我不想说那些耳熟能详的资料,什么最大最丰富的生物物种宝库之类的,我不是生物学家,我不懂这些。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西藏。刚到西藏时我还兴奋异常。可下了飞机,出了拉萨城不到半小时,我就被强烈的高原反应折磨得撕心裂肺。还好当时我已在一家藏民家住下。三天的时间里我忍受着头痛、出血、晕眩、呕吐等病痛,差点死在西藏。16岁的我从最初的害怕和恐惧中逐渐挣脱出来,书上不是说要有求生的意志吗?我拼命地想自己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做。我的理想还没有实现,我怎么能死去?我的父母还在家中等我,我怎么能死去?我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有学,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去,我当然不能就此死去!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默念我想做的事,一次一次地鼓励自己撑下去,一碗一碗地喝难咽的草药,欣喜地发现病情在一点一点的减轻。第四天早上醒来,阳光明媚。楼下的藏族阿妈在院子里拍灰,看见我在阳台上看她,扬起晒得黑红的脸,眯着眼睛,笑得鱼尾纹全部皱起来,她问我:“今天好了吧?”我点点头,随即蹲下身子大哭起来。这是几天以来我第一次哭,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活过来了呀!之后冲出去给父母打电话。爸问我在哪里,我说拉萨附近;妈问我还好吧,我答没有问题。就听见爸在电话那头笑,说那么大的孩子了,知道自己照顾自己,叫妈别太担心。挂上电话,我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一直笑,一直笑:我是大孩子了呢。通过了高原反应的考验,我接下来的日子可以说是美妙的:去藏包里吃烤羊;在炉火边喝酥油茶;去学骑马,结果摔了两跤;赶场时买了许多特产;还交了五个藏族朋友。最后我去了纳木错。“空穴来风,纳木错啊,如镜在水中……”我和一个藏族导游,两个外国朋友,一对青岛来的年轻夫妇一起组了一个自助旅游团。我们包的车可以按我们的意愿走走停停,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通往纳木错的公路上有许多朝圣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常说的“五体投地”。他们先跪下来,再俯下身子,伸开手臂,把头碰在地上,然后站起来走几步,再做同样的动作。这些朝圣者就这样摇着转经筒,一路走,一路跪,匍匐前进。据说从离纳木错较远的地区出发的人,要走好多年才能到达他们心中的“圣湖”。他们衣衫褴褛,穿破了许多双鞋,却因为心中的信仰,整个人都发现圣洁的光芒,投下伟大的身影。 
  讲完她的故事后,伊莲问我,这有用吗?“当然有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助手小杨会向我报告发现新星了,伊莲的经历确实令人着迷,该如何评价伊莲呢?我想到了雪莲,顽强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雪莲——美丽而生命力顽强。于是我告诉伊莲,你第二篇长Essay的题材有了,就是你的旅游经历,并且我建议你题目可以叫做Travel with the Wind,灵感来自于《乱世佳人》的英文题目Gone with the Wind! 
  最后我问伊莲想申请哪些学校,她说:“我想申请哈佛看看,我知道这个没有把握,但是我想试试。”又一个哈佛情结患者!我毫不客气地打击了她的“野心”,告诉她,哈佛你可以试,但是呢,可试而不可求!还是多听听我的选校意见吧。 
  一波三折-打破常规 
  伊莲采纳了我的意见,可是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