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帮助。”
我对叶亮的景仰立刻“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终于知道,为什么当时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校园里把我们研究生和民工、校卫队一起戏称为“三害”。后两害姑且不去讨论,但是这“首害”却是我们研究生,记得当时我和几个研究生同学一起复习备考托福和GRE,结果都考得很烂,我那点羞涩的分数居然还在几个同学中位居首位。尽管我们也有理由――要做科研项目同时还要打电脑游戏,但人家叶亮才花了两周时间复习托福!我们这些研究生比本科生多吃了那么多饭,最后考托福、GRE往往比那些本科生差一大截,被列为三害之首也就不奇怪了,就连认识到自己为什么是三害之首也是依赖叶亮这位本科生的帮助。
北大物理学院已经是学习物理学的圣殿了,叶亮为什么还要离开这里?叶亮的回答又让我着实自卑了一回。
“作为一流的学生,我就应该去世界一流的大学深造。首先,国内的教育方式偏向传统,以灌输方式为主。学生忙于各种考试,难以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发挥创造力。第二,从教学研究资源来看,国外一流大学无论从资金、设备还是学术环境方面都优于国内学校。另外,出国留学可以让我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物理学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在我的心目中,这些奥赛金牌的得主统统属于书呆子类型,还会喜欢艺术、文化?还谈什么综合素质?我决心要找出他的破绽,巧妙地羞辱他一番,为自己挣回一点点面子。毕竟,我比他多吃了那么多的饭,姜还是老的辣嘛。
“我小学参加过全国‘小百花杯’少年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并获得优秀奖。中学继续参加全国‘小百花杯’少年儿童书法绘画摄影大赛,获少儿组摄影二等奖、少儿组绘画三等奖、书画少儿组‘六段’段位证书。在北京大学参加吉他协会,每日练习古典吉他。”
叶亮同学说完这些我就傻眼了,我小时候根本没有机会接受任何书法、绘画、音乐等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我是不可能羞辱他不懂艺术的了,更何况他一提“古典”两个字,我打心里认为那就是艺术了。
“我认为物理学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基本法则的科学,用严格的数学工具,可以解释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的各种对象。其理论正在不断深化,其成果已被广泛地应用,进一步为人类的美好生活造福。物理学影响着人的世界观和日常生活,物理灵感与数学技术同样地激发我的兴趣。在物理定律产生的曲折过程中,理论和实验大师们的各种研究方法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这些都是艺术。”叶亮继续侃侃而谈,而我则彻底崩溃在他对艺术的高谈阔论中。我从想羞辱他不懂艺术转变为开始崇拜他,于是想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第二章 显著学术成就型(7)
儿时物理情
“你想学习物理,就是因为获得了国际奥赛金牌和亚洲奥赛金牌吗?”我问道。
“我小时候读过一些科普读物,收看科普电视节目,对自然科学十分好奇。例如《十万个为什么》《从小爱科学》《少年自然百科辞典》等等,那时我就立志做一名科学家。后来我读过Kip。S。Thorne的《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 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其中对于黑洞物理的生动介绍让我十分感兴趣,尤其是书中还谈到了许多物理学家发现理论、否定错误理论的探索过程及作者的亲自评述,使我领略到前人的智慧与执着。读过类似的书还有Stephen W。 Hawking的《A Brief History of Time》等。事实上,在高中阶段我的自主学习时间远远多于应付考试时间,我喜欢读《费曼物理学讲义》(Feynman’s Lectures on Physics)《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导论》(MIT Introductory Physics Series)等经典的、有启发性的教材,因此就迷上了物理。”
这家伙,高中就读《费曼物理学讲义》和《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导论》,真是“变态”啊,我在心理咬牙切齿地想,怪不得高中的时候我参加物理竞赛最多在市里获奖,而到了省里、全国就啥也不是了。眼前这个脖子上挂着国际奥赛金牌的家伙,到底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叶亮小学期间参加过上海市闸北区“芷新杯”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二等奖,还获得过“国际科学与和平”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二等奖。小学三年级时,流行感冒爆发,由于拖延,叶亮患了肺炎。当时他正参加一个市级的“方阵棋”数学智力游戏比赛,是学校的代表队员之一,所以情况紧急。但叶亮没有放弃,抓紧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医治、休息、练习同步进行。就连在医院里挂盐水时都在研究用更少的步数完成棋局的方法,有时太累就睡着了。在一个月内叶亮战胜了肺炎,并在后来的比赛中表现出色,帮助他的学校夺得团体冠军。在他读小学四年级时,爸爸因胃出血住院,不久,祖母心脏病复发送医院抢救,原本幸福的生活一下子被疾病扰乱了。叶亮的妈妈整天奔波于两家医院,对叶亮无奈地说:“儿子,你长大了,得自己照顾自己,好让妈妈集中精力照顾家里病人。”这样,叶亮试着料理自己,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久而久之,他逐渐学会了很多,变得勤劳、坚强了。难怪眼前这位80后的独生子女丝毫不显娇惯之气呢。叶亮对自己小学期间的总结是:小学时候,我对数字、算术、运算的感觉就比较超群,并且十分喜欢数学。
中学崭露头角
到了初中,开始学习物理,叶亮读了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认识到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并有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下决心学好物理,并且开始在物理和数学方面崭露才华,先后获得了一系列重大奖项,包括“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一级组上海赛区第一名、“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组金牌、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一等奖、上海市初三数学竞赛一等奖。叶亮认为初中阶段最大的成功,是他以全国前十名的成绩在全国理科试验班招生考试中,被华东师大二附中全国三年制理科试验班录取,该班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录取后可免试进入名牌大学,旨在探索培养有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让他们在没有高考压力的环境下自由发展。叶亮一直不是书呆子,初中期间他参加英语小品的实验项目研究,并自行组织、设计、编排 “百万英镑”英语小品和同学一起演出,参加“青云杯”中小学英语能力展示活动并荣获一等奖。此外,看到校友患重病,他还带头捐款献爱心。看来叶亮从小就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倘若将来他在科研领域作出重大突破,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高中阶段,叶亮在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全国三年制理科试验班中成绩总评名列第一,他还经常去复旦大学听一些物理课和物理讲座及参观实验室,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的广阔天地。这期间他获得的学术类奖项更令人侧目。
第二章 显著学术成就型(8)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IPhO主席颁奖;
亚洲物理奥林匹克金牌、实验成绩最佳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一等奖、总成绩最佳奖;
连续两年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CASIO杯)一等奖;
上海市优秀中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第十三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金牌。
全国理科试验班的学习生活是和普通高中不一样的。叶亮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综合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在复旦大学教授的指导下锻炼动手动脑能力,每周去实验室做一两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回家完成实验报告和讨论题目,下周交给老师,老师提出意见后,再做必要的实验测量和修改报告。该过程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性,叶亮收获较大,也为他后来在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实验成绩最佳奖奠定了基础。此外,叶亮还参加其他很多课外活动,担任理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班级代表;担任班文体委员,多次组织节日班会;担任副班长职务,负责班委会工作,还获得华东师大二附中全国理科班“校园先锋”的称号。
最得意的两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