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师、美24师残部和南朝鲜军,占领洛东江以北以西广大地区,将联合国军逼入洛东江以内的南朝鲜东南部这块面积只占全南朝鲜百分之十的弹丸之地,并抢渡洛东江,为最后胜利做准备。为了指挥战斗,金胖的指挥部再次南移,从汉城搬到了忠州。北朝鲜军队于7月21日开始,发动攻势。
这次战役,金胖使用了一个杀手涧。这是一个大包围战术,并早在7月8日时就开始酝酿,堪称巧妙。在洛东江北岸的联合国军防线正面,北朝鲜军集中了主力部队和105坦克旅发动进攻,从而将刚刚到达的美骑兵1师和美25师都吸引到了正面防线上。而在正面进攻的同时,金胖在联合国军的两翼布置了两支奇兵:方虎山的第6师原本是在第4师身后跟进的。但是在北朝鲜军占领平泽后,该师突然向西一转,进入了南朝鲜西海岸地区,在联合国军的视野里消失了。由于前线压力重大,联合国军没有给予北朝鲜第6师的失踪给予多大的关注,该师得以沿海岸线一路南下,长驱直入,路上只遭遇了小股的南朝鲜警察。到了7月下旬,第6师已经深入到南朝鲜最西南端,来到了联合国军的后方。与此同时,北朝鲜第5师和766独立支队沿东海岸前进,准备直抄到联合国军深后,彻底动摇联合国军在洛东江一线的防御。然而由于第5师在推进途中一直不够果断,常常对周围的山进行经过仔细侦察后才缓慢前进,浪费了大量时间——这种侦察完全是没必要的,因为这些山中人迹罕至,几乎没可能有什么敌人。因此在7月17日,北朝鲜第5师才走到盈德。此时,南朝鲜军3师在东海岸的防御已经加强,北朝鲜军在东海岸的突破失去了突然性。惨烈的盈德攻防战开始,一直到大田失陷,双方还没有分出胜负。
可以看出来,这种战略部署和北朝鲜军在战斗中的方式有惊人的相似:以强大的坦克部队从正面进攻,而步兵则迂回到两侧抄后路,将敌人彻底击溃。然而,这种布置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两翼迂回的兵力太少,很容易被挡住。这样就导致其侧翼事实上非常空虚,为正面作战的主力带来了危险。
其实,北朝鲜军一开始的战略思想就是正面大举进攻,两翼迂回包抄。这一点从其在西路集中了大多数T34坦克部队就可以看出。然而由于其侧翼兵力过于单薄,大部分部队还是集中在正面,再加上美韩军队“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这样就会呈现出一种平推之势。中部战线的北朝鲜军在不断地猛烈进攻太白山脉上的险隘闻庆关和丹阳,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6个师和独立装甲团。前面的章节已经说过,一旦这里被突破,大邱就会危在旦夕。这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在洛东江北岸集中主力,以与北朝鲜军主攻箭头进行一次直接的碰撞。
美第八集团军于7月19日下令南朝鲜军在内的大量兵力,确保永同——咸昌——安东——盈德这条位于洛东江北岸的东西向防线(长140公里)。其中骑兵1师防守防线最西端,即位于大田东面的永同;25师防守咸昌以南,永同东北面的尚州。这两个美军师构成了防线的西面。而从咸昌——盈德一线的防守任务,则落在了南朝鲜军的头上。各部在不得以的时候,可以撤过洛东江。洛东江两岸和东海岸的盈德,将是联合国军不能退却的阵地。这道防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釜山防御圈”。
此时,南朝鲜军的情况非常糟糕,8个师(首都师、1——3师、5——8师)的减员几乎都在一半或者一半以上。其中死守盈德的南朝鲜第3师的作战部队只有一个23团,而负责防御丹阳重地的南朝鲜第8师也只剩下百分之五十的兵力。7月17日,南朝鲜军的指挥权经李承晚的建议归入了沃克将军的手中,美韩军对开始了真正的协同作战。然而对于这样的部队能否守住防线,没有一个人心里有底。
十 两个美军师的失败——缺乏骑士精神的“骑兵”和“Stand or die。”
美军骑兵1师,到达朝鲜战场时拥有兵力10027人。该师拥有悠久的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到太平洋血战,都有骑兵1师在战场上活跃的身影。美骑兵1师的第5团和第8团于7月18日在南朝鲜东海岸登陆。受台风影响,第7团直到22日才得以上岸。师长霍巴特?盖依少将,曾作过巴顿将军的参谋长,以善于使用装甲部队著称。7月19日,沃克将军向盖依下达了死命令:“坚守永同,要记住你们的身后没有援兵。没有部队为你们防守补给线,你们的后门敞开着。如果补给线切断,你们的弹药将很快用尽……”
根据盖依的计划,骑兵1师将集中起来,在永同东面的高地上建立防线。然而沃克认为,应当派兵防守大田——永同公路和茂朱——永同公路。盖依表示反对,说这会分散兵力。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盖依最终只得照办,将骑兵8团1营、2营派遣到永同西面和南面构筑防线,其中1营在永同西北的松川河南岸,2营在1营以南。
7月22日,经过短暂休整后的北朝鲜第3师16团配属106坦克团从大田出发,开始向永同推进与美骑兵8团1营发生交战。从23日早上开始,北朝鲜军以坦克为先导向该营发动猛攻击。该营在77炮兵营和92高炮营的支援下进行了顽强抵抗,并用“超级火箭筒”摧毁了3辆T34坦克。美军炮兵在此战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一连两日用猛烈的炮火击退了北朝鲜军的一次次进攻。但北朝鲜步兵也曾一度突入美军阵地,与美军进行了肉搏战。直到7月25日早上,北朝鲜军才成功迂回到该营的背后。面对这种情况,该营只好撤退。
在北朝鲜第3师向1营发动进攻的同时,也以主力包围了布置在1营南面2营。美军虽然派出骑兵5团1营和坦克部队前往救援,但被击退。23日当天,2营营长尤甘?非尔德在战斗中负伤。24日,2营在弹药就要耗尽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支持了一整天。7月25日凌晨4点半,美骑兵5团在师主力炮火的掩护下再次前往救援该营,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该营沿着公路向永同方向撤退,在大部分撤出后,有一辆军车被北朝鲜军击毁,堵塞了道路,形成“路障”。结果留在“路障”后面的美军一个坦克排突围,而F连和16侦察连则将8辆坦克抛弃,四散逃入山中,大部分于两天后回到美军阵线。在救援之中,骑兵5团2营F连走错了路,误入一个北朝鲜军的集结地,结果立刻遭到猛烈攻击,只有26人活了下来。
在这天夜里,美骑兵7团2营也经历了一场大溃败。该营和团部原本部署在师主阵地的北部通往报恩的公路上,再往北就是美25师27团的防线。不知为何,该营中突然传播开了25师的阵地已被突破的消息。团长赛西尔?休尼上校认为部队经验不足,无法进行夜战,因此下令2营撤出阵地。但是撤退刚一开始,部队就乱了,许多人四散逃去,遗失了大量装备,并令人难以置信地失踪了119人。有一个“勇敢”的中士在26日早上开车回到阵地,居然回收了一个连的装备。
盖依将军见此情景,只好下令该团防守主阵地中央的师部所在地黄涧。
尽管美国人在永同西面的防线崩溃,损失惨重;北朝鲜军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美军的炮兵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铺天盖地的炮火让北朝鲜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北朝鲜军于7月25日夜晚占领无人防守的永同市区,准备向城东面高地上的美骑兵1师主阵地发动进攻。
7月26日拂晓,大批难民从美军阵地前涌过——当时有成千上万的南朝鲜难民正集中在永同,向东面逃去。有的北朝鲜便衣就趁此机会混在难民里,频繁出击。于是朝鲜战争中一起著名的屠杀平民案件发生了:美骑兵5团向在他们面前通过的难民进行疯狂的无差别攻击。这种作法一直持续到28日,共有400名南朝鲜平民被美军残酷杀害。由于大部分难民都死于老根里的一个铁路桥下,因此此案被称为“老根里大屠杀”。关于骑兵5团为何如此残酷地对待平民,一直以来都有不同说法。有人说,这种做法和美军高层直接有关,是沃克将军下达的对平民开火的命令。还有的说法是,美军士兵由于内心的恐惧作祟,因此把难民当成了北朝鲜军队,疯狂射击。不管如何,“老根里大屠杀”都是战争时期的一场人性的悲剧。这些刚刚来到战场,才经历了几天战争的美骑兵1师的青年们因为战争成了杀人魔王,北朝鲜士兵也利用难民作为掩护,频频出击。在这场爆发于金家王朝和李家王朝之间,后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