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15日黄昏时分,伴随着11辆T34坦克和炮兵的炮击,北朝鲜第3师对大坪里的进攻拉开了序幕。晚上7点45分,两架美军战斗机飞临战场上空,向北朝鲜坦克发动攻击。T34坦克立刻躲进一片树林,只有一辆被击毁,起火燃烧。当天晚上,北朝鲜军对美军C连驻守的200高地进行了几次小规模进攻,都被击退。有小股北朝鲜军乘坐木筏过江,在美军阵地附近活动。
  7月16日凌晨3点,一架北朝鲜雅克战斗机飞来,投下了一颗照明弹,标志着北朝鲜第3师的总攻正式开始。T34坦克,SU76自行火炮和炮兵进行了极其猛烈的炮火轰炸,将美军压得抬不起头。19团团长梅尔说:“:“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没有受到过如此猛烈的射击。”。在如此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北朝鲜军有的乘舟,有的游泳,开始大规模渡江。美军向江中猛烈开火,情景十分壮观。
  在步兵阵地上的美军炮兵观察员要求炮兵营发射向北朝鲜军渡江的位置照明弹。第11炮兵营的一门155榴弹炮执行了这个任务,却将照明弹发错了位置。结果大批北朝鲜军就这样在黑暗中顺利到达了江南岸的美军阵地前。
  北朝鲜军的主攻击方向是200高地,C连承受着巨大压力。凌晨4点,C连连长亨利?麦吉尔和1排长(该排位于C连右翼)托马斯?马厄通了一次电话。马厄说:“我们打得不错,正在吃掉敌人。”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30秒后,一颗子弹就将他“暴头”,马厄当场死亡。C连1排崩溃了,只有十几人活了下来。麦吉尔连长只得收缩兵力,在山顶建立了环形防线,准备撑到天亮。
  越来越多的北朝鲜士兵在美军主阵地东面的缺口渡过锦江,加强对200高地的进攻,并向C连南面的美军迫击炮阵地逼近,炮手见敌人攻来,便撤走了。
  在美军主阵地的左翼,即B连对面,有三四百名北朝鲜军在拂晓跳入江水中,将武器举过头顶淌过了锦江。美军炮兵对其进行了攻击,但效果不大。到了天亮的时候,B连士兵看到在他们阵地附近,已经有大量北朝鲜士兵成功渡江,并向南运动。此外,大量北朝鲜军于上午6点30分从大坪里正北面过江,突破了美军A连在那条东西向河堤上的防线,冲过大坪里,一边大喊着一边开火,占领了佳洞里,打退了1营营部。同时,B连陷入苦战。B连的一个排长威廉?霍奇斯基中尉阵亡,另一个排长带领14名士兵逃离了阵地。梅尔团长得到佳洞里失守的消息,意识到事态严重,他立刻召集了团部和1营营部所有能动的人,包括厨子、司机、文书、会计在内组成了一支临时部队向佳洞里反击。由于美军突然冲击,北朝鲜军惊慌失措,竟然被这帮乌合之众打败,于上午9点纷纷向北岸逃去。在这次有些搞笑的反攻中,美19团1营主任参谋约翰?库克少校和参谋艾伦?库哈特上尉战死。
  尽管美军成功地夺回了佳洞里,但左翼的威胁仍然很大。上午10点,北朝鲜军同时向F连和52炮兵营发动了进攻。52炮兵营营长佩里中校继乌山之后又一次身先士卒,将进攻打退。被击退的北朝鲜军在中午时分上了美52炮兵营南面的凤岩里高地,居高临下地向着下面的公路射击。这条公路是美军的补给线,北朝鲜军将公路上过往的车辆打得起火燃烧,将这条补给线彻底封锁。(这种用燃烧车辆堵塞公路的方法在朝鲜战争中被中朝军队广泛使用,美国人称之为“路障”)
  南朝鲜夏天的气温已经达到38摄氏度,酷热难耐。双方士兵还在艰苦地战斗着。整个上午,空军都在进行全力支援,但因为北朝鲜军已经渗透到四面八方并改变了战术,所以效果并不太大。到中午11点多的时候,美军炮兵营的炮弹已经基本用完。为了打通补给线,梅尔团长命令主阵地西面的“麦格雷尔特遣队”返回,并亲自率领F连从北面向凤岩里高地进攻。F连遭到了北朝鲜军队的猛烈射击,梅尔团长脚部中弹负伤,只好把指挥权交给了1营营长温斯特德上校。此时,19团的两翼和后方都是北朝鲜军,美军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因为美军的弱点之一,就是一断了补给线就无法战斗。12点左右,A连、B连和C连开始后撤。C连在撤下200高地的时候由麦吉尔连长亲自殿后。后来麦吉尔一直没有回到部队,估计已经战死。下午1点,19团和迪安师长通了电话。迪安说,虽然援兵已经派出,但要到3点半才可能到达。19团应该立刻向南撤退。迪安的话刚说完,无线电车便被飞来的子弹击毁,19团因而和师部断了联系。
  温斯特德上校来到凤岩里高地附近查看了一番,然后吩咐团作战参谋组长罗甘少校想办法把退路打通。随后,温斯特德返回北面,在半路上被北朝鲜军击毙。罗甘指挥高地附近的所有美军发动了一次进攻,结果遭到屡教不改的美国空军的误射(可以理解的,现在伊拉克还有英国兵被美国飞机炸没了),因而失败。
  不久,“麦格雷尔特遣队”到达凤岩里高低南面的美第13炮兵营阵地。迪安将军也从大田来到了这里,亲自督战。特遣队以一辆M24坦克打头阵,步兵坐在中间的M16自行高炮中,殿后的还是一辆M24。这次进攻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北朝鲜军用反坦克炮从高地上向特遣队猛烈开火,美军步兵从车上跳下来,躲进了路边的沟中。M16防空高炮被一辆不剩地摧毁,两辆M24坦克在打光了所有弹药后只好跟着步兵无奈地撤了回去。在撤退过程中,包括麦格蕾尔营长在内的所有步兵都是靠爬着才逃出了高地守军的火力。
  到了黄昏时分,凤岩里高地北面的美军已经溃不成军,一片混乱。许多人都聚集在“路障”边上,想办法逃脱。在7月16日这一天和7月17日子夜,美军第19团各部在突围过程中上演了一幕幕惊险的故事,都堪称经典。各种逃生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不能一一详表。在此,还是讲一讲梅尔团长的逃生经历:下午6点时,几名19团团部的参谋决定用仅有的最后一辆M24坦克,把梅尔上校带上,一同逃离。他们准备用坦克撞开公路上由汽车残骸构成的“路障”突围出去。M24开到那堆残骸前做了四次尝试,终于撞开了一个缺口,夺路而出。后面跟着的20台车辆也鱼贯而出,包括一辆拉着52炮兵营的一门105榴弹炮的卡车。车队向南走了几公里,M24坦克因为故障停了。但是后面的20几辆车的人根本没有理他们的团长,而是纷纷绕过去,抛弃了他继续向南开。最后,撤出来的G连官兵发现了他。团长命令炸毁那辆故障的M24,然后搭上一名军官强行征用的卡车,终于到达了安全地带。
  另一方面,在7月16日晚上9点左右,500名美军士兵和100多台美国军车在团部参谋休斯特马哈上尉的指挥下聚集在“路障”的北面。上尉下令烧毁这些车辆,然后所有人越野逃离。士兵们在汽车上浇上汽油,燃起冲天大火。然而紧接着,上尉被一颗流弹打中脖子,当场死亡。500名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立刻一哄而散。
  与此同时,在“路障”东面的山地,有100多名美军带着30几名伤兵正在逃命。这些人逃到一座山顶,说不能带着重伤员走了,因为这带来了很大不便。必须把伤员六下来。随军牧师贺尔曼?费尔赫尔特提出,他要和伤兵一起留下。最后,伤兵和牧师都被冲上来的北朝鲜军杀死了。(战争中,有很多人都能形成鲜明对比。这些人里大部分为了生存都要抛弃伤员,可是这个不知名的牧师却留了下来。人最真实的一面在这种时刻才能暴露出来。呵呵,MS跑题了~~~~~~~~~)
  大坪里之战,美军参加战斗的3401人中,损失650人。其中伤亡特别大的有防守200高地的C连,该连成189人中只有55人回到了美军阵线。团部191人中也伤亡了57人。美19团1营的装备几乎全部丢失。第52炮兵营继乌山后再受创伤,393人中战死55人,损失8门大炮。
  从公州之战和大坪里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朝鲜军的一些战术改良。朝鲜人民军已不再将T34愚蠢无比地整齐排列,而是疏松布置,在空袭中只有一辆被击毁。此外,朝鲜人民军在大坪里之战中使用夜战的方式,利用美军的缺口广泛渗透,战术灵活,在敌人飞机无法出动的夜间大规模渡过锦江,也非常值得称赞。而北朝鲜军这样一种两面包抄,断敌后路,围点打援的战术,正是中国GCD军队所广泛采用的战术。这种灵活的战术抓住了美军过度依赖补给线的弱点,扬己之长,避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