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佛教寺院名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仁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唐大历年间(766—779)由白云端禅师重建。元代遭兵燹。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后改名能仁寺清咸丰三年(1853)又遭兵毁,同治九年(1870)重建。现在的能仁寺,主体建筑仍保持同治年间的规模。 
  全寺分前、中、后三个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双阳桥、大雄宝殿、铁佛殿、禅房、方丈室、藏经楼、祖堂、法堂等。 
  能仁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建于寺东的大胜宝塔。1983年,能仁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东林寺
  位于江西庐山,是净土宗的发祥地。 
  东林寺始建于东晋,为著名高僧慧远所建。一千多年来,迭废迭修。在唐代,以藏经多而闻名。宋代一度圮废。明代重建。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又两次重修。咸丰时遭毁坏,遗留的少数建筑物在“文革”期间又遭破坏。近年来逐渐修复。 
  慧远一直以东林寺为中心,潜心佛学,著述佛书,弘扬“弥陀净土法门”,创立净土一宗,并使之广为流传,声震遐迩。他还邀集名士高僧凿池种莲,建“白莲社”,故净土宗又称“莲宗”,慧远被尊为净土宗初祖。现今寺中仍有莲池。 
  其时佛教从印度传来不久,尚未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慧远以佛学为主,辅以儒学、玄学,熔佛、儒、道于一炉,开佛教中国化之先河,得到上层人士的支持,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 
  东林寺胜迹如林,著名的有“六朝松”(相传为慧远亲手所植)、“三笑堂”、虎溪桥、“聪明泉”、上方塔(据说供奉着佛驮跋陀罗带来的五粒佛舍利)、下方塔(又称雁门塔,即慧远墓塔)。 
  东林寺现在的建筑,多系“文革”后重建。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真如寺
  又名云居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云居山。 
  唐宪宗元和初年(806),高僧道容在云居山创建“云居禅院”,此即真如寺的前身。唐禧宗中和三年(883),豫章南平钟王邀请高僧道膺禅师由庐陵转锡云居,从此寺名远播,声震天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书赐“真如禅院”匾额。元明时期,真如寺迭兴迭废。明末遭兵燹。清代又行重修。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真如寺又趋衰败。抗战时,寺遭日本侵略军焚劫,殿宇坍塌,片瓦不存。 
  1953年当代高僧虚云长老驻锡云居山,化募重建真如寺,先后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藏经楼等数十座殿宇,并塑佛、菩萨像百余尊。同时按照禅宗传统,召集僧众开垦田地,躬耕自食。虚老于1959年圆寂。 
  “文革”期间,真如寺遭受严重破环。1982年起,逐渐修复。寺僧仍坚持“农禅并重”的传统,经营山林土地三千六百余亩。 
  1983年,云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净居寺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青原山安隐岭下,是禅宗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寺院。 
  净居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因背靠安隐岭,初名安隐寺。北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赐额,改名为净居寺。一千多年来,该寺虽屡经兴废,如今的净居寺,仍基本上保持了当时的格局。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 
  唐开元二年(714),禅僧行思于六祖慧能处得法后,即回净居寺,广弘佛法,名闻遐迩,世称“青原行思”,被后人尊为禅宗七祖。行思其后形成了法眼、云门、曹洞三宗。这些宗派名僧辈出,影响深远。其中曹洞宗于南宋时还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佛教的大宗派,净居寺也被日本曹洞宗奉为祖庭。 
  1983年,净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辽宁佛教名刹一览
般若寺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内。 
  般若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宣统元年(1909)重修,后逐渐荒废。民国十三年(1924),由高僧亻炎虚法师重修。1958年,该寺改由尼僧居住。“文革”时期,寺院遭到破坏。1980年后修复。 
  般若寺,占地二千二百八十九平方米,殿堂四十五间。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堂、斋堂、僧舍等。 
  1983年,般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慈恩寺
  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里一号,为辽宁省很有影响的净土宗寺院。 
  慈恩寺始建于唐代,清天聪二年(1628)重建。顺治元年(1644)再次重修大殿、韦驮殿、两廊,后荒废。民国元年(1912)重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寺院建筑得到维护。 
  慈恩寺占地一万二千六百九十三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室等。寺内还设有慈恩佛学院和佛经研究室。1983年,慈恩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内蒙佛教名刹一览
大召
  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旧城玉泉井北端。它与呼和浩特旧城都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七年(1579)兴建的,由万历皇帝(朱翊钧)赐名为“弘慈寺”。后人为纪念建庙人,又称其为阿拉坦召。万历十三年(1585),阿拉坦汗长子僧格都仍汗,邀请三世达赖来寺主持了银佛开光法会,故又称“银佛寺”。崇德五年(1640),清太宗皇太极命对大召经堂和菩提过殿进行扩建,并亲赐蒙、满、汉三种文字寺额,汉文叫“无量寺”,蒙文称“齐拉西乖苏木”。同时,清廷建造“皇帝万寿无疆”牌位,设“皇帝宝座”,交给大召供奉。因此,大召被尊为“帝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寺内进行参拜。平时官吏路经大召,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康熙四十五年(1707)进行修饰,将殿顶改换成黄色琉璃瓦及团龙瓦当。1983年5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对大召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 
  全寺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平方米,是呼和浩特规模最大,最为著名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院建筑风格综合了藏、汉民族形式,又具有典型的蒙古民族特色。主要建筑有山门、东仓、西仓、天王殿、大殿等。 
   
席力图召
  席力图,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石头巷。席力图召是明万历十二年(1584)由土默特部僧格都仍汗兴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康熙皇帝又赐名为延寿寺。此后二百多年,席力图召一直处于受钦命、得钦宠的崇高地位,成了全国有名的寺院。 
  席力图召的建筑采用中原传统布局,牌楼、天王殿、钟鼓二楼、御碑亭、大殿、汉白玉双耳白塔等。 
  在寺院的西边有一座古佛殿,称甘珠尔庙,相传建于明代以前,可能就是当时席力图召的前身。它的西北角有一小院,是佛爷府,为历代席力图活佛的居所。 
  1979年以来,人民政府拨巨款对席力图召进行了全面修葺。 
   
五当召
  五当召又名广觉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九十公里的吉忽伦图山谷,是内蒙古西部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五当召的藏语名字叫巴达格勒,意为白莲花。据史料记载,五当召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1749)曾大规模扩建,二十一年(1756)赐名“广觉寺”。 
  五当召主要建筑有:苏古沁独宫、却伊拉独宫、洞阔尔独宫、当坎希德独宫、日木伦独宫、阿会独宫六座大殿和东科尔府、甘珠尔府、章嘉府三座活佛府、苏卜盖陵陵堂、僧寮六十余栋及塔院等。
宁夏佛教名刹一览
海宝塔寺
  位于银川市北郊,为宁夏著名的汉传佛教寺院。 
  海宝塔寺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相传魏晋南北朝时大夏国君主赫连勃勃(407-419)曾重修。寺内建有砖塔,名赫宝塔、黑宝塔,又称海宝塔,故寺以塔名。明《朔方新志》载:黑宝塔“赫连勃勃重修”。又据清康熙《重修海宝塔记》载:“旧有海宝塔,挺然插天,岁月年湮,而咸莫知所自始。惟相传赫连勃勃曾为重修,遂讹传为赫宝塔者”。一千多年间,寺、塔因受战乱和地震的破坏,几度重修。 
  海宝塔高十一层,仿楼阁式建筑,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整体呈方形,南、西、北三面正中置拱券壁龛,东面正中设券门,券门前置券棚歇山顶抱厦一间,突出了入塔口。塔内九级,每层都设一个拱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