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滅拢B也只有一法,即通過去除渴愛而證悟的涅槃。
  趣向滅苦之道拢B是八拢婪帧T谒闹B的教法裡,這是在四出世間道心裡生起的八道分心所。當知在菩提分一篇裡的八道分可以是屬於世間或出世間法,但在四拢B教法裡,它們則純粹屬於出世間法。101
節卅九:說明
  Ettha pana cetasika…sukhumar?pa…nibbànavasena ek?na… sattati dhammà dhammàyatana§ dhammadhàt? ti sa?kha§ gacchanti。 Manàyatanam eva sattavi¤¤à?adhàtuvasena bhijjati。
  於此,包括(五十二)心所、(十六)微細色及涅槃的六十九法屬於法處與法界。意處本身分為七識界。
節四十:總結
  R?pa¤ ca vedanà sa¤¤à sesà cetasikà tathà
  Vi¤¤à?am iti pa¤c'ete pa¤cakkhandhà ti bhàsità。
  Pa¤c'upàdànakkhandhà ti tathà tebh?makà matà
  Bhedàbhàvena nibbàna§ khandhasa?gahanissa?a§。
  Dvàràlambanabhedena bhavant'àyatanàni ca
  Dvàràlambataduppannapariyàyena dhàtuyo。
  Dukkha§ tebh?maka§ va??a§ ta?hàsamudayo bhave
  Nirodho nàma nibbàna§ maggo lokuttaro mato。
  Maggayuttà phalà c'eva catusaccavinissatà
  Iti pa¤cappabhedena pavutto sabbasa?gaho。
  色、受、想、其餘的心所及識五者被稱為五蘊。
  屬於三(世間)地的相同之法被稱為五取蘊。
  由於涅槃無可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等),所以不包括在蘊類之內。
  由於門與所緣之間的差別,而有(十二)處。依門、所緣及相符的識,則生起(十八)界。
  三地輪迴苦,渴愛是其因,涅槃名為滅,道是出世間。
  與道及果相應的心所不包括在四諦之內。
  如是已依五種方法解釋了一切之概要。
節四十之助讀說明
  與道及果相應的心所:除了相等於八道分的八個心所之外,道心裡的其他名法,即心本身及其他相應心所都不屬於八道分,因此不被視為拢B。四果也被置於四拢B之外。
  
Iti Abhidhammatthasa?gahe
Samuccayasa?gahavibhàgo nàma
sattam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類別之概要」的
第七章至此完畢。


第八章:緣之概要
(Paccayasa?gahavibhàga)

節一:序文
  Yesa§ sa?khatadhammàna§ ye dhammà paccayà yathà
  Ta§ vibhàgam ih'edàni pavakkhàmi yathàraha§。
  於此我應適當地詳細解釋諸有為法之分析、屬於它們諸緣之法,以及(它們)如何(互相牽連)。
節一之助讀說明
  於此我應適當地詳細解釋:在解釋了四種究竟法及它們的類別之後,如今阿耨樓陀尊者在此章「緣之概要」裡,再進一步解釋它們之間的關係,即由緣力(paccayasatti)所連繫的緣法(paccayadhammà)及緣生法(paccayuppanna… dhammà)。
  諸有為法(yesa§ sa?khatadhammàna§):有為法是依靠諸緣而生起之法,即:一切心、心所及色法(除了四種相色──見第六章、節十五)。
  屬於它們諸緣之法(ye dhammà paccayà):緣是對其他法的生起及住立有資助(upakàraka)之法。這即是說當緣在咦鲿r,將會導致其他與它有關連而還未生起之法生起,及已生起之法得以久住。一切有為法及涅槃與概念都包括在緣法這一組之內。102
  以及(它們)如何(互相牽連)(yathà):這是指在諸緣法及有為法之間咦鞯亩木壛Α_@些也將(在此章)分析。
節二:簡說:兩種方法
  Pa?iccasamuppàdanayo pa??hànanayo cà ti paccaya… sa?gaho duvidho veditabbo。
  Tattha tabbhàvabhàv?bhàvàkàramattopalakkhito pa?icca… samuppàdanayo。 Pa??hànayo pana àhaccapaccaya??hitim àrabbha pavuccati。 Ubhaya§ pana vomissitvà papa¤centi àcariyà。
  緣之概要有兩個部份:
  一、緣起法;
  二、發趣法。
  當中,緣起法的特性是一法依靠其他法而純粹只是發生。發趣法則依諸緣的特有資助力而說。諸導師則把此二法混合一起解釋。
節二之助讀說明
  緣起法:「緣起」這一詞是由pa?icca(緣於)及samuppàda(生起)兩個字組成的眩献帧Mǔ_@一詞是指在節三裡所解釋及常見於諸經的十二因緣。
  此緣起法的法則可通過以下常見的格言來形容:「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imasmi§ sati ida§ hoti; imass'uppàdà ida§ uppajjati)。在此書裡,該法則則被形容為:「一法依靠其他法而純粹只是發生」(tabbhàvabhàv?bhàvàkàramatta)。在此tabbhàva「其他法」是指緣的生起,bhàv?(一法)是指有為法,而bhàvàkàramatta「純粹只是發生」是指有為法只是發生。
  哂么朔▌t於經中的十二因緣時,它是指當無明等任何緣存在時,那麼,依靠該些緣法,行等諸緣生法也都存在。
  發趣法:這是記載於《阿毗達摩論》第七部《發趣論》(Pa??hàna)的方法。有別於只是解釋緣法如何造成緣生法生起的緣起法,發趣法也解釋「緣力」(paccayasatti)。力(satti)是有能力帶來或完成某種效果之法。就有如辣椒之辣是潛藏在辣椒之內,不能不依靠它們而存在;同樣地,緣力是潛藏在緣法裡,不能不依靠它們而存在。一切緣法都具有各自特有的緣力,而即是此緣力使它們能夠造成緣生法生起。
  諸緣的特有資助力:這是對晦澀難懂的巴利片語àhaccapaccaya??hiti的嘗試性譯文。列迪長老解釋該片語為「諸緣的特力,即它們在各種不同方面的資助力」,而他說有別於只舉出緣法的緣起法,發趣法則全面地舉出諸緣的特有資助力。
  諸導師則把此二法混合一起解釋:《清淨道論》第十七章裡記載了混合解釋法,其中哂昧硕木墎黻U明十二緣起支每一對之間的關係。
緣起法
(pa?iccasamuppàdanaya)
節三:基本程式
  Tattha (1) avijjàpaccayà sa?khàrà; (2) sa?khàrapaccayà vi¤¤à?a§; (3) vi¤¤à?apaccayà nàmar?pa§; (4) nàmar?pa… paccayà sa?àyatana§; (5) sa?àyatanapaccayà phasso; (6) phassa… paccayà vedanà; (7) vedanàpaccayà ta?hà; (8) ta?hàpaccaya upàdàna§; (9) upàdànapaccayà bhavo; (10) bhavapaccayà jàti; (11) jàtipaccayà jaràmara?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 upàyasà sambhavanti。 Evam 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 dhassa samudayo hot? ti。 Ayam ettha pa?iccasamuppàdanayo。
  
  於此,一、緣於無明,行生起;二、緣於行,識生起;三、緣於識,名色生起;四、緣於名色,六處生起;五、緣於六處,樱穑涣⒕夓队|,受生起;七、緣於受,愛生起;八、緣於愛,取生起;九、緣於取,有生起;十、緣於有,生生起;十一、緣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是生起了這整堆苦。於此,這是緣起法。
節三之助讀說明
  緣起法:緣起法基本上是解釋生死輪轉(va??a)的因緣結構,開顯維持生死輪轉及令它從一世轉到另一世的諸緣。在裕柩e,緣起被定義為:諸果同等地依靠諸緣的聚合而生起(paccayasàmaggi§ pa?icca sama§ phalàna§ uppàdo)。這顯示了洠в袉为毜囊蚰軌虍a生單獨的果,也洠в袉为毜墓軌蚓夓秵为毜囊蚨稹7粗肋h都是一組的緣產生一組的果。在十二因緣裡只有說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緣,這麼說是為了指出在一組緣當中最為主要的緣,以及指出它與一組果當中最為主要的果之間的關係。103
  (一)緣於無明,行生起:無明(avijjà)是痴心所,覆蓋了對諸法真實性的覺知能力,就有如白內障阻礙看色所緣的視力。根據經教法的解釋,無明是洠в兴穆}諦的智慧。根據論教法,無明是洠в袑σ韵掳耸碌闹腔郏核穆}諦、過去世、未來世、過去世與未來世、緣起。
  行(sa?khàra)是與二十九世間善及不善心相應的思心所。八大善心及五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