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ammàdi??hi ca sa?kappo vàyàmo viratittaya§
Sammàsati samàdh? ti cuddas'ete sabhàvato
Sattati§sappabhedena sattadhà tattha sa?gaho。
依自性,三十七分裡的七組包含了十四法:欲、心、捨、信、輕安、喜、正見、思惟、精進、三離、正念與定。
節卅三:依出現之處
Sa?kappa…passaddhi ca p?t'upekkhà
Chando ca citta§ viratittaya¤ ca
Nav'eka??hànà viriya§ nav'a??ha
Sat? samàdh? catu pa¤ca pa¤¤à
Saddhà du??hàn'uttamasattati§sa
Dhammànam eso pavaro vibhàgo。
Sabbe lokuttare honti na và sa§kappap?tiyo
Lokiye pi yathàyoga§ chabbisuddhippavattiya§。
對這三十七殊勝法的分析如下:思惟、輕安、喜、捨、欲、心與三離九法只現於一處;精進現於九處;念八處;定四處;慧五處及信兩處。
在出世間(心)裡,這一切都會出現,但有時候則會除去思惟與喜。在世間心裡,它們也會根據情況出現在六清淨裡。
節卅二至卅三之助讀說明
在節卅二裡,三十七菩提分被縮小成十四各別法,其中之一是心,其餘十三個是心所。節卅三總計了該些各別法在諸菩提分裡出現的次數。
精進出現九次為:四正勤、成就之法、根、力、覺支與道分。
念出現八次為:四念處、根、力、覺支與道分。
定出現四次為:根、力、覺支與道分。
慧出現五次為:成就之法、根、力、覺支與道分。
信出現兩次為:根與力。
其餘的只出現一次。
屬於第二禪層次及以上的出世間心裡並洠в兴嘉驗檎嘉┦菍ば乃鴮凫兜诙U層次及以上的出世間道心與果心是無尋的。同樣地,在屬於第四及第五禪層次的出世間心裡也洠в邢病
六清淨(chabbisuddhi):在七清淨當中,首六清淨是屬於世間的階段,第七清淨是屬於出世間的階段(見第九章、節廿二)。這六清淨是把戒定慧三學擴大之後而成的分類。第七階段是證悟出世間道。
一切之概要
(sabbasa?gaha)
節卅四:五蘊
Sabbasa?gahe pa¤cakkhandhà: r?pakkhandho; vedanàk… khandho; sa¤¤àkkhandho; sa?khàrakkhandho; vi¤¤à?ak… khandho。
在一切之概要裡的五蘊是: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
節卅四之助讀說明
一切之概要:在這一篇裡,作者的目的是收集在《阿毗達摩論》裡包含了一切各別法的分類法。列出這些分類法並不是為了發展抽象的本體學,而是為了顯示觀智觀照範圍之內的諸法。這符合了佛陀所說的:「若不實知一切、不遍知一切,人們絕對無法滅盡苦。」(《相應部》35:26/iii;47)
五蘊:巴利文khandha(蘊)的意思是「組」、「堆」或「聚集」(ràsi)。佛陀把有情分析為這五蘊。在諸經裡他說道:「無論是那一類色,是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或近,這一切都稱為色蘊。」對於其他四蘊也是如此。(《相應部》22:48/iii;47)在前文已解釋了五蘊與四究竟法之間的關係(見第一章、節二)。
節卅五:五取蘊
Pa¤c'upàdànakkhandhà: r?pupàdànakkhandho; vedanupà… dànakkhandho; sa¤¤upàdànakkhandho; sa?khàrupàdànakkhandho; vi¤¤à?upàdànakkhandho。
五取蘊: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節卅五之助讀說明
五取蘊:這五法稱為upàdànakkhandha(取蘊),因為它們組成了執取的目標。佛陀說:「無論是那一類與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是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都稱為色取蘊。」再次,對於其他四取蘊的定義也是如此。(《相應部》22:48/iii;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見節七)所執取的五蘊成份皆名為取蘊。這包括了所有色蘊及屬於世間的四名蘊。出世間的四名蘊並不屬於取蘊,因為它們完全超越了執取的範圍,也就是說它們不會成為貪或邪見的目標。99
節卅六:十二處
Dvàdas'àyatanàni: cakkhàyatana§; sotàyatana§; ghànàyatana§; jivhàyatana§; kàyàyatana§; manàyatana§; r?pàyatana§; saddàyatana§; gandhàyatana§; rasàyatana§; pho??habbàyatana§; dhammàyatana§。
十二處:一、眼處;二、耳處;三、鼻處;四、舌處;五、身處;六、意處;七、顏色處;八、聲處;九、香處;十、味處;十一、樱帲皇⒎ㄌ帯
節卅六之助讀說明
十二處是另一個整體的分類法。這分類法從門與識的所緣分析一切各別法。首五處與五淨色相同;第七至第十一處則與五根所緣相同。然而,屬於第六項的意處的範圍則比意門更為廣泛;它相等於整個識蘊,即包括了所有的八十九種心。法處並不相等於法所緣(dhammàramma?a);它只包括不屬於其他十一處的各別法。如此,它不包括五根所緣、五淨色、及相等於意處的諸心。它也不包括概念法(pa¤¤atti),因為處(àyatana)所辨識的只是究竟法,即擁有自性而存在之法,並不包括由概念組成而存在之法。法處包括了五十二心所、十六微細色及涅槃(見節卅九)。100
節卅七:十八界
A??hàrasa dhàtuyo: cakkhudhàtu; sotadhàtu; ghànadhàtu; jivhàdhàtu; kàyadhàtu; r?padhàtu; saddadhàtu; gandhadhàtu; rasadhàtu; pho??habbadhàtu; cakkhuvi¤¤à?adhàtu; sotavi¤¤à?a… dhàtu; ghànavi¤¤à?adhàtu; jivhàvi¤¤à?adhàtu; kàyavi¤¤à?adhàtu; manodhàtu; dhammadhàtu; manovi¤¤à?adhàtu。
十八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六、顏色界;七、聲界;八、香界;九、味界;十、樱纾皇弧⒀圩R界;十二、耳識界;十三、鼻識界;十四、舌識界;十五、身識界;十六、意界;十七、法界;十八、意識界。
節卅七之助讀說明
(上述諸法)稱為dhàtu(界)是因為它們「持有」或「背負」(dhàrenti)自己的自性。把十二處的意處分成七個識界,即得十八界(見第三章、節廿一)。在其他方面,處與界是相同的。對於諸蘊、處及界和四究竟法之間的關係,見表7…3。
節卅八:四拢B
Cattàri ariyasaccàni: dukkha§ ariyasacca§; dukkha… samudaya§ ariyasacca§; dukkhanirodha§ ariyasacca§; dukkhanirodhagàmin?pa?ipadà ariyasacca§。
四拢B:一、苦拢B;二、苦因拢B;三、苦滅拢B;四、趣向滅苦之道拢B。
表7…3:對照四究竟法與蘊、處及界
四究竟法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二十八色
色蘊
眼處
眼界
耳處
耳界
鼻處
鼻界
舌處
舌界
身處
身界
顏色處
顏色界
聲處
聲界
香處
香界
味處
味界
樱
樱
法處
(微細色+
心所+
涅槃)
法界
(微細色+
心所+
涅槃)
五十二心所
受蘊
想蘊
行蘊
涅槃
(無)
八十九心
識蘊
意處
眼識界
耳識界
鼻識界
舌識界
身識界
意界
意識界
節卅八之助讀說明
四拢B是佛陀的根本教法,由他在證悟之夜發現,且在他(四十五年)漫長的弘化期間不斷地重眩_示。這四拢B稱為「拢梗╝riya)是因為它們由拢叨匆姟⒁驗樗鼈兪侵辽下}者佛陀所教之諦、因為發現它們能夠導向拢咧场⒁约耙驗樗鼈兪钦鎸崱o可變更、絕不虛假之諦。
苦拢B可分為兩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離別、所求不得及五取蘊之苦。簡要來說則是除了渴愛之外,三世間地的一切法都屬於苦拢B之內。
苦因拢B只有一法,即相等於貪心所的渴愛(ta?hà)。然而渴愛有三個方面:欲愛(kàmata?hà)、有愛(bhavata?hà,渴愛生存)及無有愛(vibhavata?hà,渴愛斷滅)。
苦滅拢B也只有一法,即通過去除渴愛而證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