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遍佈全身。29禪那之喜是最後一種喜。喜禪支制伏瞋恨蓋(vyàpàda)。
樂(sukha):此禪支是心的樂受;它即是悅受(somanassa),不是與善果報身識俱行的身樂受(sukha)。此樂是脫離欲樂而後生,所以稱為精神之樂或非世俗之樂(niràmisasukha)。它對治掉舉(散亂心)與惡作(uddhacca… kukkucca)。
雖然喜與樂的關係非常密切,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心所;喜屬於行蘊(sa?khàrakkhandha),樂則屬於受蘊(vedanàkkhandha)。喜有如疲憊的旅人見到綠洲時所體驗的歡喜;樂則有如該旅人沐浴飲水時的快樂。30
一境性(ekaggatà):直譯此巴利文即是「一」(eka)「專」(agga)之「境」(tà)。此心所是所有五禪與定的主要成份。一境性暫時制伏欲欲;它是每一種禪定的必要因素。一境性的作用是緊密地觀察目標,這是禪那的特徵。但它並不能獨自地執行其作用,它須要其他四禪支配合咦鳎鲌绦衅渥饔茫簩ぐ严鄳ㄍ度肽繕耍凰艅t維持它們於目標;喜激起對目標的歡喜;樂體驗禪那之樂。
第二禪善心等等:通過逐一地捨棄較粗顯的禪支,及增強定力以提昇較微細的禪支,即能證得更高層次的禪那。在經教裡,佛陀以四分法說示禪那:從初禪進修第二禪時,同時棄除尋伺兩個禪支。論教裡的禪那則分為五個,即多了一個只棄除尋而保存伺的禪那。這是論教的第二禪。
在第三禪裡,伺亦被棄除;在第四禪裡則再棄除喜;在第五禪裡,捨受替代了樂受。由此,首四禪與悅受相應(somanassasahita);第五禪則與捨受相應(upekkhàsahita)。
經教色禪四分法的初禪在各方面皆與論教(色禪五分法)的初禪一致。然而,經教的第二禪是通過同時棄除尋與伺而證得,因此只餘下喜、樂、一境性三禪支,即是論教的第三禪。經教的第三禪有樂與一境性兩個禪支,第四禪則有捨與一境性兩個禪支;此二禪各與論教的第四禪和第五禪相等。
雖然諸經洠в忻鞔_地說示禪那五分法,但有給與暗示;這是指佛陀所說的三種定:尋伺兩者相應之定、尋不相應伺相應之定、尋伺兩者皆不相應之定(savitakka savicàra samàdhi; avitakka vicàramatta samàdhi; avitakka avicàra samàdhi: M。128/iii;162)。明顯地,第一種定是禪那四分法與五分法兩者裡的初禪;第三種定是經教裡的第二至第四禪,或是論教裡的第三至第五禪。然而,第二種定在經教本身裡卻洠в忻魇荆挥性谡摻萄e才說明是五分法的第二禪。
節廿一:色界心之總結
Pa¤cadhà jhànabhedena r?pàvacaramànasa§
Pu¤¤apàkakriyàbhedà ta§ pa¤cadasadhà bhave。
依禪那而分,色界心有五,
更依善、果報、唯作,則成一十五。
節廿一之助讀說明
五禪皆可生起為善心、果報心及唯作心,因而有十五種。不論是善、果報還是唯作,皆依相同的禪支組合分類每一層次的禪心。一切色界心都與智相應(¤à?a… sampayutta);但由於智並非禪支,所以在其分類法裡並洠в刑峒啊H缡且磺猩缧慕杂腥颍簾o貪、無瞋、無痴。
應注意到,與欲界善心和不善心相反地,色界心並洠в小赣行小古c「無行」之分(sasa?khàrika…asa?khàrika)。對於無色界心和出世間心也無此分別。這省略的原因是,當禪修者在修習以證得禪那、道、或果時,只要他還依靠他人或自己的激勵,其心即還未適於獲得該成就。有行與無行之分只適用於修行的基礎階段;在證得禪那或道果時,則不可能涉及「慫恿」或「鼓動」。如是,由於有行禪那或有行出世間成就是不可能存在,有行與無行之分即不適用於這些心。
我們在此所表達的見解,與人們普遍上接受的《阿毗達摩義廣釋》之見解不同。《阿毗達摩義廣釋》認為,由於一切禪那之成就都須要某種程度的前行(pubbàbhi… sa?khàra,初步的努力),所以禪那心不可能稱為無行,而只能稱為有行。此見解看來並站不住腳,因為導向禪那的前行不應被視為是與禪那心本身相應的「慫恿」。因此,儘管《阿毗達摩義廣釋》極具威信,看來還是視有行無行之分與高層次的心無關更為恰當。
然而,列迪長老認為可依拢渲兴龅膫人進展(pa?ipadà)差異,而分別禪那與出世間法為有行或無行。《法聚論》(Dhammasa?ga??)把達至成就的進展分為兩種:一、若只在極盡其力奮鬥之下才能鎮伏煩惱,那即是「進展艱難」(dukkhapa?ipadà,苦行道);二、若能輕易地鎮伏煩惱,那即是「進展輕易」(sukhapa?ipadà,易行道)。列迪長老的見解是:進展艱難者所證得的禪那心或出世間心與欲界的有行心相符;反之,進展輕易者所證得的禪那心或出世間心則與無行心相符。
然而,儘管列迪長老的見解值得參考,事實依舊是:一、《法聚論》並洠в幸罁M展的差異分別禪那心與出世間心;二、在《法聚論》分別種種進展的篇章裡,它並洠в袚朔謩e不同的禪那心與出世間心。因此看來,關於禪那心、道心與果心,還是把有行無行之分省略較為恰當。
十二無色界心
(ar?pàvacaracittàni)
節廿二:無色界善心(ar?pàvacarakusalacittàni)
1。 ?kàsàna¤càyatana…kusalacitta§。
2。 Vi¤¤à?a¤càyatana…kusalacitta§。
3。 ?ki¤ca¤¤àyatana…kusalacitta§。
4。 N'evasa¤¤àn'àsa¤¤àyatana…kusalacitta¤ cà ti。
Imàni cattàri pi ar?pàvacara…kusalacittàni nàma。
1。 空無邊處善心。
2。 識無邊處善心。
3。 無所有處善心。
4。 非想非非想處善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善心。
節廿三:無色界果報心(ar?pàvacaravipàkacittàni)
5。 ?kàsàna¤càyatana…vipàkacitta§。
6。 Vi¤¤à?a¤càyatana…vipàkacitta§。
7。 ?ki¤ca¤¤àyatana…vipàkacitta§。
8。 N'evasa¤¤àn'àsa¤¤àyatana…vipàkacitta¤ cà ti。
Imàni cattàri pi ar?pàvacara…vipàkacittàni nàma。
5。 空無邊處果報心。
6。 識無邊處果報心。
7。 無所有處果報心。
8。 非想非非想處果報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果報心。
節廿四:無色界唯作心(ar?pàvacarakriyàcittàni)
9。 ?kàsàna¤càyatana…kriyàcitta§。
10。 Vi¤¤à?a¤càyatana…kriyàcitta§。
11。 ?ki¤ca¤¤àyatana…kriyàcitta§。
12。 N'evasa¤¤àn'àsa¤¤àyatana…kriyàcitta¤ cà ti。
Imàni cattàri pi ar?pàvacara…kriyàcittàni nàma。
Icc'eva§ sabbathà pi dvàdasa ar?pàvacara…kusala…vipàka… kriyàcittàni samattàni。
9。 空無邊處唯作心。
10。 識無邊處唯作心。
11。 無所有處唯作心。
12。 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唯作心。
如是總結所有十二無色界心:善、果報及唯作。
節廿二至廿四之助讀說明
無色界善心(ar?pàvacara…kusalacittàni):此界之心屬於無色地(ar?pabh?mi);無色地(無色界天)共有四層,其處已完全超越色法,而只剩下心與心所。通過證得超越五色界禪的無色禪(ar?pajjhàna),即能投生至這四無色界天。無色界共有十二心:證得無色禪的凡夫與有學拢咚w驗的四善心;投生至無色界天時生起的四果報心;以及證得無色禪的阿羅漢所體驗的四唯作心。
空無邊處(àkàsàna¤càyatana):第一個無色禪是空無邊處禪。為了證得此禪,已熟練於遍處第五色禪的禪修者必須把遍處似相擴大至無邊宇宙,然後注意該遍處似相所佔有的空間為「空無邊、空無邊」,直至去除了整個遍相。31如此重眩貙Wⅲ罱K即會生起取無邊空間概念(àkàsa… pa¤¤atti)為目標(所緣)的禪心。嚴格而言,「空無邊處」是指作為第一無色禪心的目標的無邊空間之概念。在此的巴利文àyatana(處)意為禪心的住處或住所。然而「空無邊處」本身也用以代表該禪那。
識無邊處(vi¤¤à?a¤càyatana):在此稱為無邊的識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