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讽刺时政,表现了愤世疾俗的精神。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他的一虚一实墓茔,仿佛也是一首诗,极耐后人嚼味。
  李白早年游踪甚广。41 岁由道士吴筠推荐,在长安翰林院供奉,参与政事。安史之乱后退出政坛,四处飘泊,晚年穷困潦倒。唐上元二年(761 年)秋天,他抱病投奔族叔、时为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次年病重,慎重地将一生全部著作交给李阳冰。当年11 月,李白病势日剧,每日咳痰不止,自知将要离开人世,便写下了《笑歌行》、《悲歌行》。临终前赋有《临路歌》(即《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推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终以“腐肋疾”(胸肺脓穿孔),病死在当涂,终年61 岁。李白死后,李阳冰精心将李白诗稿编成《草堂集》10 卷,并为其撰写了序(这本集子现已散佚)。又将李白葬于当涂县城南5 公里的龙山东麓。与龙山隔河相望的青山,是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常游之地,李白生前酷爱谢朓的人品与诗歌。李阳冰以为将李白葬于龙山,对李白在天之灵也算有了个很好的交代。
  李白死后55 年,即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时为宣歙观察使,因念与李白有通家之情,经过几年的明察暗访,得知李白儿子李伯禽虽然定居当涂,曾为其父守孝,但已于25 年前离开人世。李白孙子离家出走,不知所终,唯有两个孙女,也已“一为陈云之室,一乃刘劝之妻。”她们告诉范传正:“先祖志在青山,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范传正得知此事,立即前往青山勘察。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7。5 公里处,亦名青林山(今当涂县太白乡太白村前),高372 米,北临姑溪河,东傍丹阳湖,西隔青山河与龙山对峙,南视平野。方圆30 公里的青山,又名谢公山,环顾四周群峦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树,景色清幽。南朝齐著名诗人、宣城太守谢朓游历至此,被青山景色陶醉,遂于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处(今谢公祠)。在《草堂集》中,李白对青山情有独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脱骨”。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祠)。
  青山李白墓经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一方面受到历代诗人的祭拜,如白居易、贾岛、杜荀鹤。。直到清代的刘大櫆、姚鼐,都在此留下踪迹。特别是唐诗人64 岁的贾岛千里迢迢来此,不幸客死当涂,葬于当涂李白墓不远处(一说在四川安岳县城南1。5 公里的安泉山麓),巧应了范传正“异代诗流同此路”的谶语。另一方面,李白墓也历经沧桑。自墓建成到清光诸四年(1878),共修葺了12 次。1938 年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轰炸,太白祠焚塌,祠后李白墓基被毁,范传正所撰刻的墓志铭石碑也难幸免,墓地杂草从生,成为一片废墟。文革期间,红卫兵曾要挖墓掘尸,经当地农民奋力保护,才留下了这座名冢。
  1979 年以来,安徽省文物局和马鞍山市、当涂县政府先后拨款100 多万元,将李白墓、太白祠及其它遗迹重新修葺一新。祠堂中央有李白晚年塑像,四壁镶嵌了十余通碑刻,其中有按范传正撰文的墓志铭拓片新刻的石碑,有李白的《临终歌》全文,还有历代文士所作墓志诗文画像的石刻。李白墓前所立石碑“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为杜甫手书,石碑为清代所立。顺太白祠而下,可达“十咏亭”。亭中刻有李白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十首诗。亭前有石桥、荷塘,整个墓地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每年前来凭吊、游览、寻幽的文人骚客、旅游观光者数以万计,成为当涂引以自豪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
  在离青山李白墓20 公里的采石矶上,还有一座李白衣冠冢。传说李白晚年常来江边的矶头上,饮酒赏月,对江吟诗。在一个皓月当空之夜,醉时跳江捉月,沉于江中。尸体漂于青山,葬于青山,其衣冠被江上渔夫捞起,葬于采石镇内。1972 年被迁葬于采石矶上。墓前碑刻“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几个大字,既苍劲有力,又隐飘逸脱俗之气,为现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手书。山下有太白楼一座,初为唐代纪念李白常游采石矶而建。李白衣冠冢与太白楼,吸引了历代游人。许多诗人骚客游此,常将李白投江捉月的传说故事加以发挥,仿佛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之死,只有按传说故事的结局才符合李白的归宿。最具代表性的要算宋代诗人梅尧臣诗:“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采石矶上的李白衣冠冢,太白楼和青山的李白墓、太白祠构成了一实一虚相互映衬的独特的墓葬人文景观,共属李白墓所引发的墓葬文化组成部分,是无可非议的,也为历代所认可的。

  一抔黄土埋诗圣——杜甫墓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以其真实感人的诗作,反映了唐代从开元盛世转入衰弱的历史进程,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荒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对后世影响极大。杜甫早年过着“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入仕途后屡遭坎坷,于45 岁弃官举家迁入四川成都。他的晚年是在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贫病潦倒中的“诗圣”,万万想不到,当他59 岁溘然长逝后,不仅在他故世之地湖南耒阳,在他故乡河南巩县,就连湖北、陕西,甚至四川等地,相竟出现了八座杜甫墓,真是“一抔黄土世人尊”,杜甫九泉之下,该当欣慰了。
  随着时间推移,杜甫墓孰真孰伪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且有激烈之势。其中以湖南省耒阳、湖南省平江、河南省巩县争论尤烈,各说各的理,广征博引,凿凿有据。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墓葬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入土为安”的思想,反映了各地人民对伟大诗人的追思之情,还反映了中国墓葬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持湖南省耒阳一说者认为:杜甫于唐大历五年(770)四月,乘船下郴州,投奔当时在郴州做代理刺史的舅父崔伟,因遇洪水,在耒阳的方田驿(今耒阳市高炉乡龙王庙)困居五日之久。耒阳县令闻讯派人赠以酒食,不久,杜甫客死耒阳。聂县令便令人建墓立碑,以示对杜甫的纪念,不仅有县志为凭,还有戎昱诗可佐证。戎昱与杜甫同时代,与杜甫素来交好,在杜甫死后二年,戎昱漫游湖湘经过耒阳时,留下了《耒阳溪夜行·为伤杜甫作》(《全唐诗》第四册卷二第3026 页)。《旧唐书》、《新唐书》等典籍均有文字记载。近人郭沫若亦持此说。
  持河南巩县一说者认为:杜甫受困耒阳,得其县令所赠酒食后,因水势不退,便掉转船头,顺流直下衡州。在衡州稍事逗留后,又沿江而下,在洞庭湖附近的船中与世长辞。死后因杜家家境贫困,无力安葬故里巩县,故暂葬湖南平江县南30 华里的小田村。直到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其孙杜嗣业遵先人之嘱,将灵柩由平江县迁葬于巩县故乡邙山岭上(今康店乡康店村西、山头村东)。当嗣业扶灵柩路过荆州时,拜请当时著名诗人、荆州刺史元稹为其祖父撰下墓志。墓志写道:“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四十余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难矣。”意思是杜甫死时,次子宗武,因贫病交加,无力将父亲灵柩运回故里,宗武便让儿子杜嗣业选择适当时候迁葬。嗣业不料也贫困交加,直到杜甫死后四十多年才完成宗武的嘱托,真不容易啊。《耒阳县志》有文载道:“元和中(813),其孙嗣业迁葬巩县,元微之(元稹)为志。”
  至于湖南平江县小田村的杜甫墓,则有清李元度《杜墓考》为证,认为是“旅殡岳阳”。《中国名胜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10 月版)将杜甫墓的条目,列入了湖南平江县。
  杜甫“诗骨”究竟埋于何处?何时能解开这个谜?恐怕还需时日,也许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