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央视国际解说词-南少林之谜 作者:蔡佳利(编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西山杂志》中的记载,泉州的清源山上有座少林寺,而且寺中的僧人精通少林拳法。陈泗东依此断定,泉州少林寺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

  1990年,泉州华侨大学的林少川在进行华侨祖谱研究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蔡氏家族的祖谱,名为《西山杂志》。并看到了祖谱中对泉州少林寺的描写。于是,他便给陈泗东打了一个电话。

  林少川:《西山杂志》里面一共有九条写到了少林寺,从嵩山少林寺来派出了一个和尚,在唐朝的时候就来到了闽中,在清源山建立了一个少林寺,少林寺当时的规模很大,有十三进,然后范围有千层,还有僧有分成十类,范围有多大,掩映在丛林之中。

  罗炤:西山杂志这本书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书,它里面有一些记载是奇怪的准确。厦门大学的历史学家已经做了很好的研究。比如在海外交通史上,华侨史上,它的记载是出奇的,其他书根本没有记载,但是它又是准确的。而这本书在关于南少林的记载,很多都是依据像万年青这样的小说来做的

  《西山杂志》中记载,隋末少林寺长老“济慈” 和“十三棍僧”的名字,这都与北少林寺的有关碑记不符。另外,书中所写:十三空死于郑王之兵祸者七人。然而,在其他正史上并无这样的记载。

  更有,书中描绘“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然而,中国佛教寺院,规模大者一般不超过五进,特殊情况的有六进,但决不会有十三进的寺庙。封建时代的建筑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天子之居九重“。任何建筑也不能超过皇宫的规制。“周墙三丈”,指的是围墙的高度,泉州城墙历代的最高点,也只是达二丈六尺。

  罗炤:我觉得这个西山杂志是应该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然后再找旁证来印证,它的有关史料才能使用。而关于泉州少林寺的史料,应该说都是传说,没有根据。

  莆田林泉院的“僧兵”石槽被有关专家否定;而泉州的东禅少林寺似乎充满着神话的色彩;然而,究竟谁能揭开这神秘的南少林之谜呢?

  1993年6月4日,陈华光等人依据民国三十二年版,的《福清县全图》中所标注少林的位置,来到福清东张镇。

  俞达珠:一到东张镇,当时的东张镇党委书记陈立齐,一说有,我们这里有个少林村,也有一个破庙,很破烂的庙,群众说是少林寺。

  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不但有座少林寺,而且还有少林桥、少林溪。

  俞达珠:当时的遗址里面看到了一些倒塌庙宇的断墙,还有一些好像是放生池,看到一些遗址的东西,确认是说古庙,看了一个上午,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有少林两个字的石刻。

  眼看着中午到了,饥肠辘辘的专家只得回到村委会吃饭,席间,无意中遇到了村中的小学校长。小学校长说,自己曾在一座石板桥上看到有许多古代的刻字,其中似乎写有“少林”的汉字。

  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到小学校长所指之处,果然,专家们看到石桥板上镌刻有:“少林院“等汉字。

  俞达珠:那种心情呀,真是,我们三个说过去都说,什么叫一字值千金,没有深切的感受,今天才感受到了。确实一字值千金。

  紧接着,人们在村西口处,又发现了一口大石盂。石盂上同样刻有“少林当山僧”的铭文。

  谜底似乎揭开了,专家们有点不相信眼前的发现。海内外众多学者,争论多年的南少林遗址,难道就这么轻易找到了?为了更为科学的论证,人们决定申请探方考古。 


《南少林之谜》第三集解说词

  相传,康熙十三年,清王朝突然下令火烧福建南少林寺。自此,千年古寺燃为灰烬。然而,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少林寺究竟在哪里呢?

  方金辉:林泉院就是历史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南少林寺。

  林少川:从民间世代相传下来的它就说南少林在泉州。

  罗炤:泉州少林寺的史料,应该说都是传说,没有根据。

  1995年7月,福建省和福州市考古队来到了福清少林院的遗址。他们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进行了,为时一年半的艰苦发掘工作。林果是此次考古领队队长。

  林果:还一个是 瓷器墨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应该就是说大寺院里面的,比如少林会司、少林天王、这些东西,应该来讲,它当时是在内部组织上有点区别。那你想,如果是说一个很小的寺院,就一个几个十来个的人;它就不需要比较严密的组织,越是大的寺院,组织阶层就比较清楚,等级制比较清楚。

  此时,从出土文物的考证,史料的记载等方面来看,福清少林寺,无疑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专家们感到了万分的欣喜,他们以为找到了那座神秘的南少林遗址。然而,故事并未结束。

  一篇《少林学者说“南少林”》的文章,却对福清少林院提出了疑义。杭州的一位大学教授…周伟良认为:他在福清并没有看到武术爱好者深入民间的现象,同时,也没有材料说明福清少林寺与武术的关系,现有的证据不足于证明,福清少林院就是“武艺出在少林中”的“闽中少林”。

  诚然,少林寺能完全等同于“南少林”吗?南少林是以少林武功为核心内涵的,这也是南北少林与其他的禅宗寺院的根本区别。而福清这座少林寺里,究竟体现了多少“南少林”的内涵?

  吴昌安:有寺无拳,那么也不成南少林寺,所以我们就基于这个工作,我以个人为首2001年就自己花钱,跑遍整个县每个角落,去拜访老拳师,那么经过这几年拜访发现这个高手的老拳师,几乎百分九十都逝世了。我们以为他们逝世没有留下武术,结果经过我们深入去采访,去拜师去调查研究,那么发现原来在农村里面各个乡镇里面偷偷摸摸习武的非常多,但是就不敢公开。

  其实,福清的民间,并非没有习武之风。 只是由于解放前,许多练武之人为了生存,成为当地恶霸的打手。解放后,人们不在以武功高强为荣耀,自然,乡村之间的武术文化日渐衰落。如今,由于众多专家对南少林遗址之谜的热衷研究,引起福清民间一些武术的兴起。

  96岁高龄的老拳师,张本利的出现无疑给福清的武术界带来意外的惊喜。

  张本利生于1909年;7岁习武。1937年;福清举办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张本利获得个人总优胜。相传,张本利的师父傅昇华,则是南少林高僧林如的嫡传弟子。

  那么,假如福清拥有一个既有“寺”又有“拳”的少林院,是不是就意味着,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呢?

  罗炤:福清这个少林院是在明朝前期就没有了,弘治的福州府志,已经明确地记载,已经没有福清的少林院了。福清这个少林院、少林寺和天地会,可以说没有关系,因为天地会是在清初,最早也是在明末才出现的,所以福清这个是没有什么关系。

  林果:从年代上来可以确定,少林寺的兴废年代是宋代一直到明代。因为明代的遗址实际上很少,它是否延续到清初,从考古上没有太多的证据。由于,南少林居于南禅宗与南派武术中心的地位,这无疑促使那些热爱家乡的人们,希望把历史的传说和现实的发现结合起来。然而,福建三地的南少林遗址之争,究竟谁是谁非?罗炤断言南少林必定和天地会有关系的依据又是什么?

  由于,南少林居于南禅宗与南派武术中心的地位,这无疑促使那些热爱家乡的人们,希望把历史的传说和现实的发现结合起来。然而,福建三地的南少林遗址之争,究竟谁是谁非?罗炤断言南少林必定和天地会有关系的依据又是什么?

  罗炤:南少林是因为随着天地会的传播、发展,南少林才传播发展出来的。而南少林为什么会随着天地会的传播发展而传播呢,第一,天地会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武术。第二,天地会传播发展,它和西鲁传说,和会簿有密切的关系,西鲁传说是一个火烧少林寺,这么一个复仇的仇恨和复仇的故事。所以一个是武术的原因,一个是复仇的原因,所以南少林跟天地会是密不可分的。

  其实,在天地会内部之间,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来管理会众和发布指令,会员之间全凭一本秘密的“会簿”,进行联络和发展新的成员。而这本秘密“会簿”中主要的内容,是在讲述一个西鲁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